第7课 战国争雄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及地理位置;理解战国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了解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和著名军事家;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和外交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制作历史图表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战国战争史的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通过孙膑、张仪等人的事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21cnjy.com
2学情分析
中学生对于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是非常喜欢的,对于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军事策略有很大的兴趣。所以这一堂课,应该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堂生动有趣的课。
3重点难点
重点:“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和著名军事家。
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战国争雄
师:这个器物是战国时期的铜壶,它价值非常高,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壶身上的刻画,我们截取铜壶上的一组刻画来欣赏。从这组刻画中我们能看出,是什么样的场面?生:战争。师:对,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人拿着弓和矛之类的武器,他们站在城墙上,那这几个人在攀登云梯,向城墙上攀爬,其中一个人已经掉了下来,身首异处。这边是陆战。我们看另一边,应该是水战,两船已经开始交战,有的人已经掉了下去。大家根据壶上的刻画想象一下,当时的战争场面应该是怎样的?师:是非常激烈的,是惊心动魄的。铜壶上的刻画,就是战国社会风貌的生动写照,战国因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入第7课:战国争雄,来探索中国古代军事、战争的规律21教育网
活动2【讲授】战国争雄
师:我们之前讲到周朝分为两半:西周和东周,西周是约公元前1046
年到公元前711年,东周又分为两半:春秋和战国,春秋是公元前710年到公元前476年,那这节课要学的战国是哪一年到哪一年啊?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师:我们在上一课讲到,春秋时周王室王权衰落,那到了战国时,周王的权力又有什么变化,老师这里有一则材料,大家看一下。21·cn·jy·com
师:“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就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仍称周天子为周王,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不提“周王”这个称呼了。这表示,战国时期的周王已经无足轻重了。www.21-cn-jy.com
师:除了周王无足轻重,战国还有怎样的变化?这里有两幅图,一幅是春秋形势图,一幅是战国形势图,大家从图中能看出什么变化?2·1·c·n·j·y
师:首先,有的同学看到,诸侯国减少了,诸侯国从春秋时的140多个减少到战国时期的20多个。
师: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西周有,春秋有,战国没有,蔡一个诸侯国?晋国的卿大夫赵、魏、韩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所以我们看到赵、魏、韩三国。总结一下,战国七雄出现的背景就是三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3【活动】战国争雄
苏秦的剧本
秦王:(高兴激动的语气)如今我已称“西帝”,我派人送齐王你“东帝”的称号,这样,我们一起攻打赵国,就天下无敌了,哈哈哈。21·世纪*教育网
齐王:(痛快的语气)好好,我们一言为定。
旁白:苏秦听说此事,感觉不妙,马上赶来劝说齐王。
苏秦:(焦急的口气)齐王,请您放弃帝号,秦国是在利用你,离间你与其他诸侯国。齐国、秦国并立为帝,秦国的实力比我们齐国强很多,你认为天下人是更尊齐国还是尊秦国?
齐王:(肯定的语气)当然是更尊秦国。
苏秦:(紧迫的语气)那么齐放弃帝号,天下是爱齐国呢,还是爱秦国?
齐王:当然是爱齐国了!
苏秦:(深沉的语气)如果我们同秦一起称帝,天下只尊秦国,
如果我们放弃帝号,天下就爱戴齐国而认为秦国很强势。所以,
我主张放弃帝号,与韩赵魏联合攻打秦国。
旁白:于是齐王与秦王断交,联合韩赵魏燕一起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