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朝的统一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朝的统一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20:1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秦朝的统一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及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2、知道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3、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及巩固统一各项措施的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评价秦始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动手制作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示意图,掌握历史图表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阅读课文插图,简述秦统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评价历史人物应当辩证地看,注意一分为二。2、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影响,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内容。度量衡的统一。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师:出示《战国形势》图指导学生识图并设问:“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是哪一国?为什么?”
生:“秦国”,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奴隶制被废除,军队的战斗力提高了,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过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长平之战,逐步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为其灭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秦是如何实现统一的呢?
现在我们一起来领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那段历史画卷吧。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秦王扫六合”
师提问:“统一是谁来完成的?怎样统一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下面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并根据课文,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找到就在课本上标出来。
学生看书,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示意图.并标注:嬴(yíng)政。
解决问题:师: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了,谁能先告诉老师和大家呢?
一生答: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重任。
另一生答:“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用10年的时间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师指导学生识读黑板《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示意图,并提问:哪位同学来演示一下秦灭六国的过程?其余的同学注意看他演示过程是否正确?
请学生到黑板前,按灭六国的顺序依次擦掉六国的名称:韩、赵、魏、楚、燕、齐。
师总结:秦国利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蚕食韩魏,利于东进,长平之战,伤赵元气,十年激战,统一完成。同学们可利用顺口溜来识记过程:“秦灭六国计谋精,远交近攻二步行;灭韩赵魏楚燕齐,前221年统一完成。”同时老师在学生完成的示意图上,把“秦”字放大,并标注:公元前221年。(指在加深学生对这个时间的印象)。
过渡: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重任,定都咸阳,那么秦的统一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呢?
生答: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师:强调其历史意义,并要求学生掌握。
过渡:秦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六国的历史使命呢?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师可点拨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原因来分析。(旨在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后习题)。
师: 1.由于商鞅变法,经济、军事得到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2.有一些雄心勃勃的国王(如嬴政)和贤人辅佐(如李斯、吕不韦等)。
4.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六国不团结,容易被各个击破。
5.秦统一六国,顺应了民心,人民渴望统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过渡:历史上总是缺少不了英雄人物,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统一六国,虎视何雄哉”的历史人物。
出示秦始皇画像,并在像下配以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请学生讲述对秦始皇画像的印象及感受,以及对李白诗的理解。
结合学生理解回答情况,秦王嬴政的相关资料。
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22岁(公元前238年)亲政后,平定了宦官发动的叛乱,免除了相国吕不韦的职务。任用李斯、王翦等进行统一战争。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都城定在了咸阳。李白的诗句描述了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雄资和气概。
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可以说从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怎么做才能够巩固统一呢?仿效西周的分封制是不是明智之举?请大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为秦王嬴政设计一个统治方案。(提醒学生注意:秦应该或者完成哪些方面的统一,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巩固这种统一局面?)下面我们秦王嬴政是怎么做的。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代统一政策新,始称皇帝后代承,集权中央置‘三公’,废分封制郡县行;文字统一为小篆,统一货币度量衡。”师提问:你从歌谣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生1:秦代实行新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生2:中央设置承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官。
生3:废分封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生4:统一文字为小篆。
生5:统一货币、度量衡。
……
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可进一步设问:“秦王嬴政为什么自称始皇帝?中央设置三官的职责各是什么?地方设置了多少郡县?这种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生答略)
师总结:
秦王嬴政认为他的功绩“功高三皇,德过五帝”,便把前人最尊贵称号“皇”和“帝”合起来,号称“皇帝”。他自称“始皇帝”。后人称其为秦始皇。并且指出秦国与秦王朝,秦王嬴政与秦始皇的区别:秦国是指春秋战国时间的诸侯国之一,秦王朝指的是秦王嬴政灭六国后建立的王朝。灭六国,称皇帝前称为秦王嬴政,称皇帝之后称为秦始皇。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他们都由皇帝任命,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
在地方,秦朝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秦始皇通过这一套专制集权制度,把全国一切大权控制到了皇帝手中,它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总之,这种君主专制,皇帝独裁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以及中央对地方政区管辖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自秦开创后,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下这种政治体制。
过渡:我们已知道秦始皇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的建立,那么请两位同学上来制作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示意图。其余同学自己在下面动手设计,看哪位同学设计的准确美观。(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竖式:
皇帝………………最高统治者
丞相
太尉
御史
大夫…… 中央政府
郡守
县令 ………… 地方政权
过渡: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巩固统一的经济文化措施
秦统一以前各国不同的货币、文字、度量衡图片。
提问:假设如果不统一度量衡、货币,给偌大的秦朝会带来哪些不便?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本目的第一段,分析归纳回答。(生答略)
师总结:货币、度量衡、文字的不统一,给秦的赋税征收、贸易、政令的推行带来不便,统一势在必行。
过渡:统一的情况如何?
统一后的文字为小篆、货币为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并投影度量衡相关的材料: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什么作用或影响呢?”(生答略)
师总结:文字的统一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后世各种文体都溯源于秦。圆形方孔钱与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有一定关系,我国历史依照秦钱的样式铸行,它通用了两千多年。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
过渡:统一的秦王朝地盘有多大呢?
要求学生识读课本52页的《秦朝疆域图》。
师提出要求:在图上标出秦朝的都城,找出秦朝的统一范围。
活动3【活动】小结
本课围绕一个中心人物:秦始皇,一条主线(统一)展开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前,秦灭六国,统一全国;(2)巩固统一:政治上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1.战国末年,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 ( )
A.齐国 B.燕国 C.楚国 D.秦国
2.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3.建议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的是( )
A.董仲舒 B.李斯 C.蒙恬 D.赵高 4.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是(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草书 5.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6.秦统一后,在全国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7.秦朝疆域广大,西到( )
A.东海 B.陇西 C.长城一带 D.南海
8.万里长城在秦始皇时期,其主要功能是( )
A. 旅游景点 B.军事防御工程
C. 划定国界 D.扩大秦朝在世界的影响
9.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灭六国,诸侯西来的顺序是 ( )
①韩国 ②赵国 ③魏国 ④楚国 ⑤燕国 ⑥齐国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 D. ④⑤①②③⑥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 ( )
A.夏朝 B.秦朝 C.周朝 D.汉朝
11. 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没有人认识。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语言
12.制作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示意图。(示意图应反映皇帝、中央政权、地方政权的地位及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