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反比例函数应用 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3 反比例函数应用 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3 21:3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课题 第3节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158-159
教学目标 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模型思想,发展应用意识。 2.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几何直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经历应用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某科技小组进行野外考察,途中遇到一片十几米宽的烂泥湿地。为了安全、迅速通过这片湿地,他们沿着前进的路线铺垫了若干块木板,构筑成一条临时通道,从而顺利完成了任务。 教师提问:你能解释他们这样做的道理吗? 学生活动: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说一说。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师板书课题: 第3节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先让学生把所学习的有关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1】 当人和木板对湿地的压力一定时,随着木板面积S(m2)的变化,人和木板对底面的压强p(Pa)将如何变化? 如果任和木板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合计为600 N,那么 (1)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p,p是S的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2)当木板面积为0.2 m2时,压强是多少? (3)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 Pa,木板面积至少要多大?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函数图象。 (5)请利用图象对(2)和(3)作出直观解释,并与同伴交流。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展示的时间。在(4)中,要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只需在第一象限作函数图象?此外,还要注意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数值。在(5)中,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交流,领会实际问题的数学意义及反比例函数模型的应用,体会数与形的统一。 预设:(1)由p=得p=,p是S的反比例函数。 (2)当S=0.2 m2时,p==3 000(Pa)。因此,当木板面积为0.2 m2时,压强是3 000 Pa。 (3)当p=6 000 Pa时,S==0.1(m2)。因此,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 000 Pa,木板面积至少要0.1 m2。 (4)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5)(2)是已知图象上某点的横坐标为0.2,求该点的纵坐标;(3)是已知图象上点的纵坐标不大于6 000,求这些点所处的位置及它们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教师活动:教师肯定同学们的回答后提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两支曲线,它们要么位于第一、三象限,要么位于第二、四象限,为什么(4)只画一支曲线,是不是另一支曲线丢掉了呢?还是因为题中只给出了第一象限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第三象限的曲线不存在,因为这是实际问题,S不可能取负数,所以第三象限的曲线不存在。 【探究2】 做一做: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刚刚讲解的内容,完成以下的题目。(出示多媒体课件) 问题1: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用电器的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蓄电池的电压是多少?你能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吗? (2)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 A,那么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教师活动:教师可以进行问题引导:①从图形来看,I和R之间可能是哪种函数关系?②如何求函数表达式?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提示问题思考并解答,小组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预设:(1)∵电流I与电压U之间的关系为IR=U(U为定值), 把图象上的点A的坐标(9,4)代入,得U=36。 ∴蓄电池的电压U=36 V。 ∴这一函数的表达式为 (2)当I≤10 A时,解得R≥3.6(Ω)。 所以可变电阻应不小于3.6 Ω。 问题2:如图,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2)。 (1)分别写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你能求出点B的坐标吗?你是怎样求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活动:教师可以进行问题引导:①点A的坐标对于求两个函数的表达式有什么帮助?②如何利用两个函数的表达式求点B的坐标?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提示问题思考并解答,小组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预设:(1)把点A坐标(,2)分别代入y=k1x和y=中,解得k1=2,k2=6。 所以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y=2x,y=。 (2)点B的坐标是两个函数组成的方程组的另一个解。 解得。 ∴B(-,-2)。 教师提问:在求点B的坐标时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点B与点A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点B与点A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因此,它们的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由于点A的坐标为(,2),所以点B的坐标为(-,-2)。 先让学生把所有学习的有关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与纯函数问题的不同之处即应注意的问题。在处理时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回答不全面时教师再加以指点,尤其是在画函数图象时,学生可能会把两只曲线圈画出来,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其注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S>0,进而加深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这两个题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1的处理使学生感受由图形给出条件的问题的求解方法;问题2是一个综合题,通过对问题2的求解,让学生能够掌握几种函数图象相结合的题目的求解方法,了解综合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思路,进而使学生能够掌握综合性较强的函数题。在处理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交流讨论,以便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与掌握。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考点1 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例1 某学校要种植一块面积为100 m2的长方形草坪,要求两边长均不小于5 m,则草坪的一边长为y(单位:m)随另一边长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变式训练 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kPa)是气体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20 kPa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球的体积应( ) A. 不大于 m3 B. 小于 m3 C. 不小于 m3 D. 大于 m3 答案:C 考点2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例2 如图,已知直线y=mx与双曲线y=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3),则它们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 ) A. (1,3) B. (3,1) C. (1,-3) D. (-1,3) 答案:C 变式训练 如图,已知点A(-4,2),B(n,-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点B坐标; (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 解:(1)将A(-4,2)代入反比例函数y=中,得m=-4×2=-8,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n=-8÷(-4)=2。 故B(2,-4)。 (2)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为-42。 通过例题的讲解,巩固学生解决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一方面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差缺补漏。 通过例题的讲解,巩固学生解决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一方面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差缺补漏。
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1. 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为定值,电流I(A)与电阻R(Ω)成反比例。如图表示的是该电路中电流I与电阻R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则用电阻R表示电流I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I= B. I= C. I= D. I=- 答案:C 2. 如图所示,正比例函数y=k1x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若点A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坐标是( ) A. (1,2) B. (-2,1) C. (-1,-2) D. (-2,-1) 答案:D 3. 密闭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当容器的体积V(单位:m3)变化时,气体的密度ρ(单位:kg/m)随之变化。已知密度ρ与体积V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当V=5 m3时,ρ=1.98 kg/m3。 若3≤V≤9,二氧化碳密度ρ的变化范围_______。 答案:1.1≤ρ≤3.3 4. 某医药企业几年前研制并上市一种新的特效药,销售部门根据该药品过去几年的销售数据、同类特效药的销售数据以及对市场的分析、预估,绘制了该药品年销售量y(单位:万盒)随价格x(单位:元/盒)变化的大致图象(图象由部分双曲线AB与线段BC组成),如图所示。该药品2021年价格为60元/盒,经国家医保局与该医药企业谈判,将该药纳入医保,2022年价格下调至30元/盒.但在制药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当年销售该药品的利润还是与2021年相同,根据已知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求2022年该药品的年销售量; (2)该企业2023年将使用新研发的制药技术,使制药成本降低40%。为惠及更多患者,该企业计划在2023年继续下调该药品的价格,并希望当年销售该药品的利润比2022年至少增加2 500万元用于制药技术的研发,请你为该企业设定该药品价格的范围,并说明理由. 解:(1)设双曲线AB的表达式为(k≠0), 由图可知,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28,750), 可得k=28×750=21 000, ∴(0≤x≤30), ∴当x=30时,。 答:2022年该药品的年销售量是700万盒。 (2)设2021年的制药成本为a元/盒, 由图象可知,价格为60元/盒时,该药品的年销售量为100万盒。 ∵2022年销售该药品的利润与2021年相同, 可得700(30-a)=100(60-a)。 化简得7(30-a)=60-a。 解得a=25。 ∵2023年继续下调该药品的价格, ∴2023年该药品的价格x≤30, 则年销售量为万盒。 依题意得, , 化简得。 ∵x>0,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正数x,可得x≥21, ∴21≤x<30。 答:该药品价格x满足21≤x<30。 5. 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两点A(1,n),B(-2,-1),与y轴相交于点C。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 (2)直接写出:不等式kx+b>的解集是_______; (3)依据相关数据求△AOB的面积。 解:(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B(-2,-1), ∴m=(-2)×(-1)=2。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点A(1,n)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1×n=2。 ∴n=2。 ∴点A的坐标为(1,2)。 将点A,B的坐标分别代入一次函数y=kx+b中, 得 解得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1。 (2)根据图象可知,不等式kx+b>的解集是x>1或-21或-2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6.布置作业 课本P159-160习题6.4中的T1、T2、T3。 课后练习巩固,让所学知识得以运用,提高计算能力和做题效率。
板书设计 第3节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2.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提纲掣领,重点突出。
教后反思 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源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