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教学设计 (7)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教学设计 (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20:2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走向,中欧开始交往的时间;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认识“汉委奴金印”的历史价值。21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张骞出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域的有关史实导入新课;通过读丝绸之路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通过问题引导、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www.21-cn-jy.com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方频繁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通过中朝、中日文化交流,一方面培养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从朝日向中国的学习中理解民族的开放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2·1·c·n·j·y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系统的学习历史,学习能力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限,而且大部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但是,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可以用好奇之心点燃思维的火炬。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以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由浅入深的引导可以推动部分学生在理性认识上有所升华。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方法的引导,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丝绸之路和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
难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在中西方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提问,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
教师补充:不止西北地区,由于两汉国力强盛,对外有广泛的交流,本课我就去探寻汉朝与欧洲、朝鲜、日本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板书本课标题)
活动2【讲授】丝绸之路
出示《学习目标》小黑板(要点:“丝绸之路”的线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是在什么时候?)
板书本课知识框架21·世纪
教育网
一、“丝绸之路”
提问:什么是丝绸之路?为什么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怎么走?
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丝绸之路(结合地图并把课后收集的沿途重要遗迹和文物贯穿其中)
教师在最后总结:丝绸之路不仅是把丝绸运到了西方,也把其他的商品及大量饱含中国文化传统的物品传到了西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提问,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四个组。
拓展延伸——丝路的启示。围绕西部大开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对外开放政策两个热点问题的讨论。小黑板出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创造奇迹的数据,使学生认识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树立开放包容的理念。21cnjy.com
(过渡:汉朝对外交流的方式除了丝绸之路这种贸易往来之外,还有使者的友好往来)
活动3【讲授】汉与欧洲的往来
教师讲述: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虽然没有到达大秦(古罗马),但他了解了大秦和欧洲更多的情况,为以后双方的交往准备了条件。
提出问题:欧洲与中国第一次交往是什么时间?处于哪一世纪?交往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教师板书知识要点)
活动4【讲授】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对朝鲜的文化传播,主要体现中朝两国源远流长、唇齿相依,不是教材重点,采取教师讲述的方法。
中日交流这一主题,指导学生看“东汉疆域图”和“汉倭奴国王金印“,以此做为主题来展开内容。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
提问:归纳两汉曾与哪些地区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 并谈谈你的认识。
教师总结: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与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域的交流增多了,丝绸之路开始形成。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东西方交流的足迹,它是古代文明传播的道路,它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彼此的发展,它的存在反映了两汉时的对外交流十分繁荣。两汉与近邻、朝鲜和日本有着密切的交流,与欧洲同样友好交往。正是由于实行了这种开放的政策,两汉时的经济文化也十分繁荣。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