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20:2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及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及原因。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引导学生识读历史低谷,能够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比较,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是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主客观条件。21·cn·jy·com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特征表现为抽象思维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绝对的特点,在教学中,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同时,学生对三国时的历史人物
及主要故事情节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很容易进入历史情景,学习兴趣会很高。2·1·c·n·j·y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用诗引入新课
谈话引导: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西汉之后东汉建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史实。在东汉,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她姓曹名操,字孟德。曹操写过这样一首诗《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其中两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脍炙人口。www.21-cn-jy.com
活动2【讲授】二、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
1、出示曹操头像投影,简介曹操其人以及她为统一北方所作出的努力和为后来魏国的建立所奠定的基础。
学生要了解曹操个人才能,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她知人善任,但手段残忍,她为统一北方,大力发展生产、整顿军队,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力量逐渐强大,有了统一北方的实力。
2、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官渡之战的介绍,了解官渡之战。(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争。几年后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21教育网
3、讲解:官渡之战后北方继续发展,曹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势力不断扩大。为统一全国,曹操大举进攻南方。而在南方,占据江南之利的孙权和割据一方的刘备联合抗曹,有力地阻击了曹操的图谋。其中的赤壁之战尤为著名,她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争。具体是怎么一回事情呢,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了解。21cnjy.com
4、出示赤壁之战示意图,向学生简介战争的形势与过程。
5、设疑,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异同。
学生:分析讨论两次战争的异同,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到官渡之战对曹操统一北方起到的关键作用,赤壁之战决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而两次战争都与曹操有关,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3【活动】小结本课及板书设计
三、简介魏蜀吴三国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的外交策略。
四、小结本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