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分式的加减
第1课时 分式的加减法
课题 第1课时 分式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并会运用它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通分. 3.渗透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1.回顾复习,引入课题 老师:你还记得分数的加减运算吗? 学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直接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后,再加减. 2.类比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 一起探究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 老师:下面我们先观察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说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法则. 计算:,-. 学生计算,并说出分数的加减法法则. 教师根据情况板演:,-. 【探究】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完成下面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1)= ; = ; (2)—= ;-= . 答案:(1) ; (2); 老师: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相同,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吗 学生同桌之间互说,再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同分母的两个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用式子表示为:. 【教材例题】 例1 计算下列各式: (1)-; (2); (3). 分析:(1)和(2)可直接应用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3)中的第2个分母与其他两个分母互为相反数,可提取“—"号变成相同的. 解:(1)—. (2). (3) =. 活动二 观察与思考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 老师:我们研究了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之后,现在来看一下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 观察与思考: (1)异分母两个分数相加减,是将其化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来进行的.如: . (2)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应当怎样进行呢 (3)试计算:. 小组讨论后得出:与异分母分数加减类似,异分母分式相加减也应该先通分,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然后按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关键是如何通分. 像这样,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分别化为与它们相等的同分母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这个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几个分式的公分母不止一个,通分时一般选取最简公分母. 如ac,mac(m为非0整式)都是分式,的公分母,但ac是最简公分母. 【知识拓展】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 (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的系数; (2)取各分母中相同因数的最高次幂作为公分母的因式; (3)各分母中出现的因式都必须出现在公分母中. ------------------------------------ 老师:请你根据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总结一下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学生归纳: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 语言表述:异分母的两个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相加(减). 字母表示为:. 【教材例题】 例2 计算下列各式: (1)-; (2).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分式的分母是单项式,能直接看出最简公分母是多少.通分,然后进行加减就可以.待学生做完后,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若分式的分母是多项式,该怎么办. 请2名学生上讲台板书演示. 解:(1)——. (2). 老师点评:两位同学做的都很正确. 注意在开始学习分式的加减法时,通分的过程不能省略.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考点1 同分母分式的加减 【例1】计算下列各式: 解: 考点2 分式的通分 【例2】 求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解:,,的分母分别是2x+2=2(x+1),x2+x=x(x+1),x2+1,故最简公分母是2x(x+1)(x2+1). 考点2 通分 【例3】 解:(1)最简公分母是, , . (2)最简公分母是. , . 考点3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例4】计算下列各式: (1)-x-1; (2)-. 解:(1)-x-1=-=; (2)-=- = =. 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1)通分: ①,; ②,; ③,. 解:①最简公分母是2b2d,=,=; ②最简公分母是2a(a+1)(a-1), =, =; ③最简公分母是(2m+3)(2m-3)2, =, =. (2)计算下列各式: ①-; ②-; ③—x—1. 解:①—=—. ②---. ③—x-1=—. 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1)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2)①分式加减时,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②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分式是否为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 ③对于整式与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分母为1的代数式,以便通分. 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6.布置作业 课本P4练习1-3题,习题1-4题. 回顾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为分式的加减学习做准备. 要化简成,这也为分式加减运算的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铺垫.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 教师在解题时强调分式计算的结果必须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最简分式的有关知识,可与最简分数相类比.引导学生总结:(1)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此时分数线还具有括号的作用;(2)最后结果应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通过例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认识,为熟练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打下基础. 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 分式的通分同样可以根据分数的通分迁移获得. 讲解时,可引导学生类比异分母分数通分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分式通分的最小公倍式,从而引出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教学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或数学符号)进行表述,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引导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讨论并解决分式的通分,使学生掌握把异分母分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方法,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式的通分和异分母分式加减的方法. 通过做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为下一课时分式的混合运算及下一节解分式方程奠定基础. 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到分式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类比习惯和思想方法. 【强调】 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的这个整式不能等于0. 通过例题让学生加强对分式概念的理解. 分式加减法则,教材中通过给出分数的(同分母、异分母)加减,让学生回顾旧知,并结合本节学习的分式的通分,类比得出用字母表示的同分母(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渗透类比思想. 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板书设计 12.3 分式的加减 提纲掣领,重点突出.
教后反思 1.从分数加减法引入,结合分式的通分,类比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本节的重点是分式加减法则的运用;易错点是分母互为相反数,要化成同分母分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变号.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2.本节课还学习了分式的通分,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通分.总结分式的通分.在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学会确定最简公分母,再让学生学习通分.确定公分母时,可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分数的最简公分母、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在此基础上直接借用类比得出分式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不必做过多说明. 学生对于同分母的分式的加减运算掌握较好,但对于异分母的分式加减就掌握得不很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还很不熟练,仍要强调计算结果应该为最简分式或整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