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分式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5 分式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3 19:3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5 分式方程的应用
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应用(2)
课题 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应用(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式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正确地确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求解. 3.通过对分式方程应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审明题意设未知数,列分式方程. 教学难点:等量关系的确定与解答.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1.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引导学生集体回答,复习旧知)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审(审题、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设(设未知数)-----列(列方程)-----解(解方程)-----验(检验)-----答(作答). 2.探索新知,归纳知识 活动一 一起探究 (分式方程的应用) 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5年后父亲的年龄与儿子的年龄的比是22∶9.求父亲和儿子今年的年龄各是多少. 老师:上述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题目中有两个等量关系: (1)今年父亲的年龄=今年儿子的年龄×3; (2). 老师:如果设今年儿子的年龄是x岁,那么今年父亲的年龄是    . 请你完成解答过程. 解:设今年儿子的年龄是x岁,则今年父亲的年龄是3x岁,根据题意,有: , 解得x=13,3x=39. 经检验x=13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今年儿子的年龄是13岁,父亲的年龄是39岁。 归纳:刚才“一起探究”的问题中存在两个等量关系,我们根据其中一个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另一个等量关系列分式方程求解,这与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某些问题是类似的。 活动二 例题讲解 【教材例题】 例2 某服装店销售一种服装.若按原价销售,则每月销售额为10000元;若按八五折销售,则每月多卖出20件,且月销售额还增加1900元.每件服装的原价为多少元? 分析: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 按八五折销售这种服装的数量-按原价销售这种服装的数量=20件. 解:设每件服装原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20, 解这个方程,得x=200. 经检验,x=200是原方程的解. 答:每件服装的原价为200元. 【拓展】对于本例,你还能找到其他的等量关系吗 引导学生找到另一组等量关系:每件服装的原价×85%=每件服装打折后的价格. 解:设每月原价销售这种服装x件,根据题意,得85%=, 解这个方程,得x=50. 经检验,x=50是原方程的解.此时,=200. 答:每件服装的原价为200元.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考点 分式方程的应用(2) 【例1】销售购物问题 小明和同学去书店买书,他们先用15元买了一种科普书,又用15元买了一种文学书。科普书的价格比文学书高出一半,他们所买的科普书比文学书少1本。这种科普书和这种文学书的价格各是多少? 解:设文学书的价格是本x元/本,则科普书1.5x元/本. 根据题意,得1,解得x = 5. 检验:x = 5是所列方程的根. 此时1.5x=1.5×5=7.5. 答:文学书的价格是每本5元,科普书每本7.5元. 【例2】销售盈亏问题 佳佳果品店在批发市场购买某种水果销售,第一次用1 200元购进若干千克,并以每千克8元出售,很快售完.由于水果畅销,第二次购买时,每千克的进价比第一次提高了10%,用1 452元所购买的数量比第一次多20 kg,以每千克9元售出100 kg后,因出现高温天气,水果不易保鲜,为减少损失,便降价50%售完剩余的水果. (1)求第一次水果的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 (2)该果品店在这两次销售中,总体上是盈利还是亏损?盈利或亏损了多少元? 解:(1)设第一次购买的单价为x元,则第二次的单价为1.1x元,根据题意,得-=20,解得x=6. 检验:x=6是原方程的解. 答:第一次水果的进价是每千克6元. (2)第一次购买水果1200÷6=200(kg). 第二次购买水果200+20=220(kg). 第一次赚钱为200×(8-6)=400(元), 第二次赚钱为100×(9-6.6)+120×(9×0.5-6.6)=-12(元). 所以两次共赚钱400-12=388(元). 答:该果品店在这两次销售中,总体上赚钱了,共赚了388元. 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1)某市从今年1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水费涨价1/3.小丽家去年12月份的水费15元,而今年7月份的水费是30元.已知小丽家今年7月份的用水量比去年12月份的用水量多5立方米,求该市今年居民用水的价格. 解:设去年用水的价格为元/m3,则今年的水价为元/m3.由题意,得,解得=1.5. 检验:x=1.5是所列方程的根. 此时 答:该市今年居民用水的价格为2元/m3. (2)在“母亲节”前夕,某花店用16000元购进第一批礼盒鲜花,上市后很快预售一空.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该花店又用7500元购进第二批礼盒鲜花.已知第二批所购鲜花的盒数是第一批所购鲜花的,且每盒鲜花的进价比第一批的进价少10元。则第二批鲜花每盒的进价是多少元? 分析:可设第二批鲜花每盒的进价是x元,根据等量关系:第二批所购鲜花的盒数是第一批所购鲜花的,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设第二批鲜花每盒的进价是x元, 依题意有, 解得x=150, 经检验,x=150是原方程的解. 故第二批鲜花每盒的进价是150元。 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审清题意,分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 设:设出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和语言的完整性; 列: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 解:解所列分式方程; 验:一验是否是分式方程的根,二验是否符合题意; 答:写出答案. 6.布置作业 课本P24练习题,习题A,B组. 复习用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步骤,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本节课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1)上述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2)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并写出问题的答案. 有了上一课时的经验,这个过程也可以由学生独立或小组探究完成. 若有必要,可告知学生“八五折"指的是什么? (八五折指的就是原价的85%) 让学生初步体会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例题,规范学生对解题步骤的书写,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回顾实际问题的几种模型.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了解学习效果,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 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板书设计 12.5 分式方程的应用 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应用(2) 提纲掣领,重点突出.
教后反思 本节课仍为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采用提问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以及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找重点语句、探寻等量关系等,使学生充分地动口、动脑,参与教学全过程.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营销问题、数字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