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
2.能力与方法
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各种汉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和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还处在感性和形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须采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应注意有意识的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2·1·c·n·j·y
3重点难点
1.重点:甲骨文。
2.难点:小篆。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文字游戏,请大家看
投影并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文字:
1、山石____上古木____
此木是___。(岩、枯、柴)
2、____泉边____好____真妙。(白水、女子、少女)
3、____是柴山山____。(此木、出)
4、因火生____
夕夕____。(烟、多)
问:同学们,
讲授新课
投影:“想一想”
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读汉字排印的书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吗?21教育网
师:我国的汉字从她的出现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显示出了神奇的智慧。同学们你们对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多少呢?
一、甲骨文(板书)
1、汉字的演变(扳书)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j é)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21·cn·jy·com
投影:
从“鱼”字的演变可以推断汉字演变的过程。
(1)、汉字的起源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汉字的最初模样
投影:甲骨文骨片和“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师: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
同学们看一看有没有你认识的字?21·世纪
教育网
2、甲骨文:
投影:“甲骨文字举例”和“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
学生活动:试一试“给“甲骨文十二生肖”填上现代汉字。”
鼠
牛
虎
鸡
狗
猪
兔
羊
猴
龙
蛇
马
史海拾贝:
1899年,北京国子监
( http: / / www.21cnjy.com )祭酒王懿(yì)荣在审视中药中,发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www-2-1-cnjy-com
二、金文(板书)
(一).金文(又叫钟鼎文或铭文)(板书)
(投影:图为有铭文的西
周青铜器“散氏盘”)
教师讲: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青铜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青铜器。主要有乐器“钟”,食器“彝,尊,爵”,洗器“盘”
,兵器“戈,戟”等。金文的内容,最初只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后来基本上记功绩,受封赏,刻铸以传后代,来显其荣。因古代人用钟鼎作为铜器的总称。前人曾称这种文字为“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铭刻不忘,永作记念”,又称“铭文”。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脱了图画性。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金文,金文产生于西周,也叫钟鼎文,铜器铭文。它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特点: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2-1-c-n-j-y
(二)、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板书):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21
cnjy
com
投影材料:“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和“刻有秦国文字——大篆(zhuàn)的石鼓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因其带有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
大篆,也称籀(zhòu)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籀文”也叫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www.21-cn-jy.com
三.小篆和隶书(板书)
(一)
小篆---汉字的
统一(板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
投影:图为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
教师讲: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小篆,小篆又名秦篆,政权式推广于秦朝。【来源:21cnj
y.co
m】
投影: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
议一议:秦始皇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版权所有:21教育】
(二)隶书---监狱里造出的汉字: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mi o)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投影:“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和“汉隶。”
秦代有两次文字改革,一是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是使用了较小篆方便些的隶书。这是第二块里程碑——文字发展摆脱像形性。21
cnjy
com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板书)
(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和“钟繇作品《宣示表》”【出处:21教育名师】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产生于南北朝,也叫真书、正书。
(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
投影: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
今草是东汉(25--220)人张芝所创。
投影:张芝写的草书。
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张旭所创。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投影:《张旭狂草图》
行书,产生于东汉。特点:介于草楷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形灵活,书写便利。是现在人们常
用的一种字体。行书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220-420年)时开始流行。图为最擅长写行书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1cnjy.com
投影:《兰亭集序》
中国浙江的兰亭碑亭。当年,王羲之在这里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课堂小结(投影:“历史知识”图表)
1.组织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
活动:投影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按顺序填写)
楷书、大篆、小篆、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行书
2.对学生所总结的本课内容进行点评。
3.统计学生各组得分情况,表扬课堂积极发言的同学。
●
学习与探究
1、学习测评:
1.甲骨文是(
)。
A.我国最早的文字
B.比较成熟的文字
C.完全成熟的文字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2、学习活动:巩固知识:
1、简述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说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汉字有哪几种字体。
2、你能说说商朝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吗?
3、想一想秦始皇又是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