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忆《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
2、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4、培养观察想象力和探究分析、归纳、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从我国农俗端午节引入对屈原的简介
2、介绍司马迁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2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本情况:成绩的好、中、差较为鲜明;所以要突出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欣欣向荣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共同去了解战国到东汉时期我国文学、史学和宗教等文化内容的发展状况。 21教育网
2、引导:大家都知道,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这一天,人们要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而据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的一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屈原。
3、简介屈原及《离骚》、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
二、司马迁与《史记》
1、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屈原的故事,那么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纸的战国时期,这些故事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它们不同于传说,因为像武王伐纣、陈胜、吴广起义等等历史画面,被一部书生动记载了,这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21cnjy.com
2、组织学生预习这部分内容,结合辅栏介绍,初步了解司马迁及其所著的《史记》。
3、简介司马迁的生平,并出示其头像图。
4、讲解:《史记》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几种形式,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新体例。史学界对《史记》的评价,认为它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鲁迅先生对《史记》也给了很高的评价,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充分肯定了《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不朽的文学著作。 21·cn·jy·com
5、继续引导:正因为司马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中国史学作出如此大的贡献,后人为了纪念司马迁,在他的故乡韩城修建了太史祠,用于纪念这位伟大的史学家的不朽功绩。从阅读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司马迁是在受了宫刑以后,坚韧完成了这部历史著作的,那么,我们要向司马迁学些什么呢?
6、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司马迁取得成功的原因
三、佛教和道教
1、引入:我国古代文化真是异彩分呈,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讲了思想、文学、史学,接下来,我们将要了解宗教。在我国的西汉、东汉时期有两大宗教,一种是由国外传入的佛教,另外一种是土生土长的道教。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设问:为什么这两大宗教能很快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盛起来,佛教是怎样传入我国的,道教是怎样产生的,两教的教义一样吗?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www.21-cn-jy.com
3、讲解佛教和道教的教义,在中国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播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了解到佛教教义是慈悲为怀,主张忍耐、顺从,生死轮回有报应;道教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佛教和道教在中国传播的原因,一方面是统治者提倡,因为迎合了统治者麻痹人民、加强统治的需要。另外一个方面,饱受 困苦的人民在心理上得以安慰。宗教的传播麻痹了人民的反抗意识,成为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也带来了愚昧和迷信,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赞成部分。 2·1·c·n·j·y
4、展示我国佛教、道教场所的组图,让学生感受宗教文化在我国的兴盛。 5、小结本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