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故乡明》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月是故乡明》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11:0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五年级上册 《桂花雨》
花是故乡香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作者简介

季羡林
季羡林(字希逋、齐奘,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中共党员,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他早年留学国外,精通多国语言(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初步感知

烟波浩
miǎo
gōu
méng
chéng chè
yǐ nǐ






风光旖旎
ruì


pái huái
徘徊

拼音闯关
lái

芒湖
y n
无边无

qǐng
碧波万

é

雄奇
yān

园胜地
zhuì



拼音闯关
燕园胜地
燕园是北京大学校园的别称。 现北京大学燕园校区是在原燕京大学校园的基础上逐步向周边拓展形成的,故名“燕园”。北京大学校本部坐落在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北大校园在“九大园林”的基础上建造的。 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校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镇东北部,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由于这里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外有西山可借,内有泉水可引,早在金代就成了京郊著名的风景区,同时又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的“赐园”。北京大学于一九五二年迁此园后,充分利用了这些古典园林基础,保持传统,适当改造,适应了内外园林区的风貌,营建了园林化校园环境.北大校园既有北方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园林的秀丽特色,可谓集江南山水园林精神之大成而自成一格。
初读课文
结合课文提示,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
故乡月亮
外国月亮
燕园月亮
走进故乡月

再读课文
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童年往事?
数星星
捉知了
点篝火
看月亮
梦月亮
那在那样美丽的夜晚,作者还可能做些什么?回忆那些好玩的事情,作者内心有什么感受?哪句话直接让我们读到了他的心情?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向往
快乐
作者明明是在回忆故乡的月亮,为什么写这些童年趣事呢?
借典型的往事(童年生活)
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走进他乡月

再读课文
默读第5、6自然段,思考:每次经历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感受?作者为什么写这些经历?
故乡的月亮
对家乡月亮的喜爱和对家乡思念
对家乡月亮的喜爱
作者用“小”字来修饰月亮,使家乡的月亮显得更平凡、可爱,“我”故意拿故乡的“小月亮”和见过的他乡的那些壮阔的、美妙绝伦的月亮作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更加强烈而真挚地表达出“我”对故乡深厚而独特的情感:故乡平凡,但故乡永远是“我”的最爱。
作者为什么多次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读到这样的称呼,你有什么感受?
1911年出生
1917年济南求学
1930年赴京读书
1934年回济教书
1935年出国留学
1946年北大教书
作者辗转一生,中始终放不下故乡的月亮。
月亮就是游子的故乡,作者就是通过月亮来寄托他的思乡、思亲。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作者以“ ”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 ,抒发了离乡后的 之情。

童年生活
思念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延伸积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和月亮有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美妙绝伦 波澜壮阔
层峦叠嶂 蔚为壮观 波涛汹涌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