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科举制度创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习科举制度,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统治者统治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21教育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举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考试改革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1·世纪
教育网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第3课,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历史学习,对历史已经有了基本认识,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和学习能力。www-2-1-cnjy-com
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校学生大部分人来自农村,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源于课本,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材料,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各方面制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是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影响更加的深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难点:科举制度的发展及作用
4教学过程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昔日的穷困失意不值谈,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志得意满马儿快,一天之内看完长安的花。前两句写作者在京城骑快马的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后两句写他科举及第后参加游名花园,摘名花的风俗活动的情况。)21·cn·jy·com
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考中科举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二,讲授新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1,背景
指导学生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概括科举制度创立的背景。
原有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存在弊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不适应当时的需要,而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之初需要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隋朝的统治者为了缓和这一矛盾,同时也为了大批的招揽人才,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于是就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
2,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3,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
隋朝科举制度属于初创阶段,在一定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上还存在着前代选官制度的痕迹,但是隋朝改革了封建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2·1·c·n·j·y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下面问题的答案。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
明经”好考,“进士”难考。
3,唐代的科举考试考场有哪些规定?
见课本小字部分了解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师生根据教材共同归纳出基础知识
常科
明经科
重在考察对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
唐朝科举制度
进士科
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
制举
选拔“非常之人”
科目繁多,及第者可直接做官
唐朝的科举考试也有固定的程序:生徒—州试—省试—殿试。考试管理也非常严格。
那么我们想一想科举制度的实施和唐朝的繁荣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小组发表。
教师总结。
要认识到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举制度的实施,缓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地主阶级参政的愿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二,和九品中正制比较,国家掌握了选拔官员的权力,选出了一批优秀人才。三,刺激了教育的发展,四,促成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学生结合唐朝环境,言之有理即可。21cnjy.com
那么我们结合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来比较讨论一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今考试制度”的区别,说说古今考试的联系,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当前考试制度改革提出建议。学生讨论,反馈,老师做出总结。活动讨论参见活动1.www.21-cn-jy.com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学生自由学习,教师概括总结。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补充一些阅读材料或者图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使学生正确辩证的认识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制度。要看到科举制度在当时的进步性的同时,认识到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其弊端和危害较突出,为以后讲八股取士的危害打下基础。
三,课堂小结
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小结,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举制度在它创立后在国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内,一大批平民知识分子有了参政的机会,在国外,日本大化改新后一度仿行唐朝的科举制度。它还传到欧美,影响了西方国家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由此可见,科举制度不愧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又一大贡献。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