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9《论教养》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9《论教养》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09:5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做有教养的人。

掌握论证方法,探究文章写作特色。
新课导入
当你在电影院听到有人高谈阔论的时候,当你在校园里听到同学污言秽语的时候,当你在街头看到有人随地吐痰的时候……
那么,在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眼里,怎样才能算是有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论教养》这篇文章,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善与美书简》是利哈乔夫的著作,这本书包含了利哈乔夫写给青少年的几十封书信。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是高尚导师的倾心话语。作者循循善诱,跟读者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这本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涉及青少年成长所需知识的方方面面,尤以美育、德育方面的知识为重,让人从中受益。
检查预习
贸然(mào) 疲惫不堪(kān) 大发雷霆(tíng)
涵养(hán) 恕我直言(shù) 自吹自擂(lěi)
恪守(kè) 允诺(nuò) 汲取(jí)
矫揉造作(jiǎo) 扭捏(niē) 箴言(zhēn)
嚼(jué) 絮絮叨叨(xù) 尴尬(gān)
1
读准字音
检查预习
漠不关心: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
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交结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形势。
2
词语释义
合作探究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1
明确: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2
明确:
第一部分(1、2段):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说什么是“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段):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整体感知
明确:
第5—10段主要从反方面论述了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的表现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的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才算有教养。
合作探究
突破重难点
1

研读分析
(1)我们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从文章中筛选关键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关心家庭、亲人;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
(2)第5—10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合作探究
(1)明确各句段之间的关系。
(2)判定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运用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3)作者在论说“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
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
方法点拨:
合作探究
第1段: 提出教养来自何处。
第2-12段: 真正的教养是什么。
第13-18段:优雅风度——教养的重要表现。
严谨的结构
缜密的逻辑
合作探究
风度、优雅与教养有怎样的关系?
更多指的是外在表现
更强调一个人的内在气质
尊重加上智慧,一个人就有了风度,而优雅举止即成了一个人自然而然的外在表现。
本文循着教养——风度——优雅举止这一线索娓娓道来,叙议结合,层层深入地阐发了对教养的深刻认识。
合作探究
明确:
①举例论证。本文的5—10段,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
论述。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17段集中列
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
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②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4)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合作探究
写法探究
2

研读分析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有哪些?
明确:
(1)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本文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
(2)方法多样,论证有力。举例论证:本文的5—10段,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合作探究
突破重难点
1

研读分析
(1)我们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从文章中筛选关键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关心家庭、亲人;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
(2)第5—10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
第5—10段主要从反方面论述了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的表现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的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才算有教养。
合作探究
突破重难点
1

研读分析
(4)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明确:
①举例论证。本文的5—10段,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②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合作探究
1.不帮妻子做家务。
2.常对妻女大发雷霆。
3.漠视亲人的心理和愿望。
4.忽视父母需要。
5.在家里随心所欲。
6.不顾及家人的自尊心。
无教养的表现
1.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2.礼貌待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
3.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
4.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
5.允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
6.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有教养的表现
对比论证
具体而又普遍的生活现象
课文精读
写法探究
2

研读分析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有哪些?
明确:
(1)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
本文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
课文精读
写法探究
2

研读分析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有哪些?
明确:
(2)方法多样,论证有力。
举例论证:本文的5—10段,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课堂小结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又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
布置作业
围绕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选取适当的事实论据对它进行相应的补充,写的时候可以用上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
板书设计
教养的来源
教养的核心
教养的表现
做一个
有教养的人
教养的本质
——家庭、学校、自身
无教养的表现
有教养的表现
——优雅风度
——尊重他人
论教养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