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10:4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背景下,餐饮浪费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立节约新“食”尚,责任连着你我他。
①有的学生“眼大肚子小”,拿得多,最终吃不完,造成浪费
②对这些浪费粮食的行为说“不”,是我们中学生应有的觉悟
③还有的学生对饭菜挑三拣四,稍不合胃口,就扔掉、倒掉
④然而不可否认,浪费粮食的现象在一些中学生身上依然存在
⑤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
A.④①②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④①③②⑤ D.①②⑤③④
2.为了劝勉同学们珍惜光阴、勤奋学习,学校图书馆计划张贴一张内容为颜真卿《劝学诗》的书法作品,要求结构端庄阔大,笔画骨力刚劲。请你从以下书法作品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
A. B. C. D.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河畔(pàn)的连翘又开花了。
连翘开花极快,昨夜东风才刚吹过,今晨便已灼灼其华。远远望去,但见一丛丛的明黄缀在河岸上。远看连翘与迎春花长得极像,细看却有_________。别的花花瓣多为五瓣、六瓣,连翘却是四瓣。连翘的花瓣极薄,阳光透过,仿佛能看见脉络里流倘的春意。
伫立于一株连翘前细看,这灌木的枝干如同粗糙变形的指节般扭曲,却又从那些嶙峋处迸(bèng)出串串金铃。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见过的村里老农的指节——粗糙、坚硬、关节膨大,指甲缝里似乎总是嵌着一痕黑泥。这样的手,其貌不扬,握锄头时却格外有力,割草时也格外_________。连翘的枝干亦如是,看似粗野、质朴,却藏着令人惊叹的生命力。
在风的吹拂下,让那些黄色的“小铃铛”微颤起来。风稍微大些,连翘花便 地飘落。花瓣落在泥里便成了泥,落在水面上便随水流去,率性得很。
连翘的好,正在于它的“率性”。牡丹要人培土,樱花要人赏玩,偏是这连翘,生在乱石堆里也开得欢喜,长在小水沟旁也照样明艳。连翘生命力很_______________,对环境要求也不高,耐寒、耐旱、耐瘠薄,给点阳光就灿烂(làn),给点雨水就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连翘一样能长得枝繁叶茂。
连翘花看起来普通,但在花园中,它挨着牡丹、芍药站着,黄得明晃晃的,竟也不显得寒碜。到了乡下人家的篱笆边上,与鸡冠花、指甲花杂处,它那黄色依然不改其鲜亮。画国画时,如果点缀(zuì)上两丛金灿灿的连翘,画面似乎就会变得生动起来。
3.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畔(pàn) B.迸(bèng) C.烂(làn) D.缀(zuì)
4.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流倘 B.伫立 C.质朴 D.枝繁叶茂
5.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区分 巧妙 纷纷扬扬 顽强 B.区别 灵巧 纷纷扬扬 顽强
C.区分 巧妙 沸沸扬扬 顽固 D.区别 灵巧 沸沸扬扬 顽固
6.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搭配不当 B.重复啰唆 C.缺少主语 D.语序不当
三、名句名篇默写
7.名篇名句默写
(1)你的朋友小云即将前往远方求学,但你无法送行,只能以“ , ”两句(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你对他的牵挂之情。
(2)生物课上,张老师引用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 , ”给同学们讲解生命中的物质循环。
(3)小雄登泰山途中,见山色神奇秀丽,山势巍峨耸立,脑海中浮现出杜甫《望岳》中“ , ”。
四、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传承家风·弘扬美德”宣传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如同一个人有气质、一个国家有性格,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习和风貌。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
材料二:如下图。
8.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给同学们解释什么是家风。
9.小云想用材料二的图片倡导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但她不确定是否合适。请结合图片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五、名著阅读
七年级开展“阅读伴我成长”读书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乙】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
…………
哦,原来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葛也出来了。
10.在《朝花夕拾》读书分享会上,小华给同学们分享了以上文段,但他忘了文段中提到的两个书名,请你帮他将书名写在下面横线上。
11.班级准备创办《榜样伴我成长》班刊,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在栏目“致敬榜样”中写下你想对保尔说的话,以感谢他带给你的前行力量。
六、字词书写
12.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意境清新。
B.首联中的“足”字描绘出待客菜肴的丰盛,尽显农家的热情好客与淳朴厚道。
C.颈联展现了热闹的春社祭祀场景,“简朴”二字写出了山西村民生活的困苦。
D.全诗围绕“游”字展开,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4.这首诗中的哪两句被后人反复引用?衍生出的新意义是什么?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人皆以予自上国①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②,安而乐之。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③以居予。予因而翳④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⑥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节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
【注释】①上国:国都。②旬:十日为一旬。“旬月”指很长一段时间。③轩:窗户和门,这里指房子。④翳:遮蔽。⑤莳(shì):栽种。⑥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名: (2)可以调素琴 调:
(3)予尝圃于丛棘之右 尝: (4)若观于通都焉 若: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7.音韵美是《陋室铭》的一大特点。请从韵律和句式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8.甲乙两文都体现了“陋室不陋”,其具体表现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时光麦田
郭军平
①这是经一场春雨滋润过的麦田。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在阳光的照耀下,麦田焕发出养眼的葱绿和葳蕤。啊!久违了,可爱可亲的麦子,我可是伴随着你长大成人的,你的存在,让我对家乡有了更深厚的感情。
②记忆里的麦田,简直是气候与时令的阴晴表。那时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周末到野外玩耍。只有到了田野里,我们才会发现麦子有了明显的变化,它们的个头儿仿佛吃了生长素一样呼呼向上蹿。
③你看,也许麦子上半月还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焕发出浓浓的绿意;到了下半月,它们似乎又长了一筷子高,挺拔翠绿,仿佛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到了清明节时,它们似乎又长了一截,那高大茂密的株秆几乎要淹没我们的双膝。谷雨以后,麦子便渐渐扬花,那些散发着阵阵清香的小黄米粒般的花朵便是田间最美的风景。
④立夏以后,气温更是逐日升高,太阳仿佛离我们更近了,它散发出来的炽热光芒热诚得让我们简直受不了。无奈,我们只好脱去保暖的春衣,换上凉快的衬衫。这个时候,麦子的花期已经结束,它们的根系在五月雨水的滋润下长得更加牢固,株秆更加坚挺,仿佛一排排站岗的哨兵。每当稍大一点的夏风吹来,麦子便像波浪一样缓缓摆动,发出沙沙沙的声音,这声音仿佛是一曲动人的小提琴曲。
⑤这个时候,走在广袤的田野里,满眼是麦子,满眼是麦浪。也许,诗人们看到这样的绿浪会纵情放歌。它们深密的行间里,可是藏了不少鬼头鬼脑的小家伙,它们似乎在和我们捉迷藏。当我们走近了,它们就嗖地钻进了地洞里;而当我们走远后,它们便又一个一个大摇大摆地钻了出来,还探头探脑地对着我们张望,仿佛我们是一个个不速之客。
⑥博大的麦田是包容的,不仅养育了我们,还养育了像我们一样四处撒野的小动物,如活蹦乱跳的野兔,发出嘎嘎长鸣的漂亮野鸡,还有在田间地头蹲着呱呱歌唱的青蛙等。阳历的五月是饱满的五月,麦子不是孤独的,在它们的旁边也许还有正在开着金黄花朵的油菜花,还有结着饱满豆荚的豌豆苗,西瓜已经拉蔓,红薯已经扩张蔓延。
⑦真是一场雨水一场变化啊!伴随着它们的旺盛生长,我们也切身感觉到气温一天比一天高,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它们成长的速度令我们感到时光的匆匆与宝贵。当然,在与它们的竞赛里,我们自然是落了下风。
⑧虽然,我们没有它们长得那么快,但我们的心灵和思想也在慢慢成长。我们渐渐懂得了许多道理,懂得了人要像麦子一样学会厚积薄发,要像麦子一样能够扛得住各种碾压与风浪。扛住了,才能茁壮成长,长成一株株饱满的穗粒,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拥抱。
⑨在那如火如荼的收割期,我们似乎也懂了劳动的意义。成熟期的麦子,最怕暴雨,因而,夏收就像打仗一样,抢收、抢打、抢种,人们格外忙碌。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全家老小才真是一齐出动,这时候我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⑩现如今,走在这绿意盎然的麦田里,我似乎又回到了过去的岁月,看到了童年、少年时在麦田里打闹玩耍的情景。麦田真像一条裹挟着时间的河流,把我们的记忆带到了很远的远方。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4年第19期,有删改)
19.请阅读文章第②至④段,按要求概括麦子的生长状态。
时间 麦子的生长状态
清明时 (1)
谷雨后 渐渐扬花,小黄米粒般的花朵散发着清香
立夏后 (2)
2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每当稍大一点的夏风吹来,麦子便像波浪一样缓缓摆动,发出沙沙沙的声音,这声音仿佛是一曲动人的小提琴曲。
21.作者从麦田的生长中领悟到“人要像麦子一样学会厚积薄发,要像麦子一样能够扛得住各种碾压与风浪”。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生日礼物
靳雪明
①清晨,驻守新疆阿拉山口的二级上士赵斌,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一脸茫然。
②窗外,鹅毛大雪越下越大,转瞬,给不同的河流披上不同的围巾,给不同的石头戴上不同的帽子。看着漫天大雪,赵斌突然笑了。
③赵斌留在阿拉山口已经十年了,远远超过了陪伴父母妻女的时间。赵斌冲出房间,手拿铁锹,开始铲雪,他在雪地里铲出一个大大的圆形雪堆。他挥舞铁锹把圆形雪堆上的雪拍得瓷实光滑,在圆形雪堆上覆盖一层厚厚的雪,再拍出一个略小的瓷实光滑的圆形雪堆。漫天飞舞的雪花似乎在围着他跳舞。
④赵斌挥舞着铁锹。一朵一朵雪花落在他头上、身上,眉毛、眼睫毛挂上了清凉的雪花。他变成了一个雪人,寒冷沾到他身上融化了。他要赶在八点去边境线巡逻前把这个礼物做好,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七岁的女儿。
⑤“爸爸,爸爸,下周三是我的生日,你能回家陪我过生日吗?”一个星期前,视频电话里,七岁的女儿忽闪着大眼睛,渴盼着赵斌的肯定回答。
⑥“妞妞,对不起,爸爸不能回去陪你过生日了。不过爸爸在视频电话里陪你一起过生日,好吗?”赵斌歉疚地说。
⑦“爸爸,你是个坏爸爸!你都三年没有陪我过生日了,你都不想要妞妞了。”妞妞哭了起来,大颗的泪珠从她眼睛里滑落。一旁的妻子也忍不住擦着眼睛。赵斌的眼圈也红了。
⑧“妞妞,是爸爸不好。爸爸答应你明年一定陪你过生日,好吗?”赵斌跟女儿说着好话。终于,妞妞答应了。赵斌答应在妞妞生日那天送给她一个生日礼物。
⑨转瞬一个星期过去了,赵斌却没来得及给妞妞买生日礼物。每次他拿起手机,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让他耽搁了买礼物这件事情。
⑩今天,已经是周三,妞妞的生日。赵斌知道已经来不及给妞妞买礼物了。他心里的愧疚让他知道,这个礼物的制作必须由他一个人来完成。
赵斌只在妞妞刚出生和她第十八个月时与她共度过两个月时光,之后和妞妞接触最多的是通过手机视频聊天。在她小小的心里,爸爸住在手机里,每次妞妞吃自己喜欢的薯条时,就会对着手机说:“爸爸吃。”
赵斌清楚地记得几年前的那个早晨,是他十年戍边生涯中普通的一天,却是他做父亲以来最开心的一天。他和妻子视频时,被电话铃声吵醒的女儿,睁开眼睛看到手机里爸爸的头像,第一次主动喊:“爸爸!”平时都是妻子让妞妞叫爸爸的。这次妞妞自己叫,她认识他了。赵斌怎能不开心激动,怎能不刻骨铭心?
还差一点,礼物就要完成了。
“赵斌!有情况!”战友大声通知他后快速走了。赵斌心里一惊,丢下铁锹迅速赶到集合地点。
赵斌和战友们赶到出事的边境线上时,巡逻的战士们跟偷渡的人举枪对峙着。“砰!”枪响了。战斗结束了。赵斌躺在战友臂弯里。
“妞妞……生日礼物……”视频电话里,一个巨大的白雪做成的生日蛋糕,静静地呈现在妞妞和赵斌妻子面前,星星点点的蜡烛在寒风中摇曳。
手机屏幕两边,泣不成声。
(选自《橄榄绿》2024年6月13日,有删改)
22.赵斌给女儿准备生日礼物的过程历经波折,请阅读全文,将下面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赵斌答应女儿送生日礼物,但因事务繁忙耽搁买礼物——(1) ——(2) ——战斗结束后,赵斌受伤,通过视频电话让妻子和女儿看到了巨大的白雪生日蛋糕
23.将文中画线句子改为“赵斌很开心激动,很刻骨铭心”好不好?为什么?
24.第 段插叙的内容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5.你认为本文可以编入下面哪个单元作为拓展阅读篇目?请结合单元导读和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单元导读一: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单元导读二:家国情怀,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情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这个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十、作文
26.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它可能是生日时朋友精心准备的小对象;可能是挫折后自己收获的成长感悟;也可能是大自然给予的一场绚烂日出。这些“礼物”,无论大小,都在生活中留下独特印记。
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③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27.正在___________的路上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B 6.C
7.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8.家风是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风习与风貌,它以隐性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里,通过家庭成员的言行得以体现。 9.示例:我认为合适。这幅图片中,画面左侧坐着一位手持茶杯的老人,他身后一个小女孩在为他捶背;右侧坐着一位长辈,她面前一个孩子给她递来苹果。画面体现出晚辈对长辈的关爱与照顾,很好地诠释了孝亲敬老的行为,能很好地倡导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
10.《山海经》《天演论》 11.示例:保尔,你在战场上浴血拼杀,病榻前仍笔耕不辍,面对一次次绝境,你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信仰。每当我想放弃时,就会想起你“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的箴言。你是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我在青春路上奋勇向前的方向。谢谢你,保尔!
12.示例:
13.C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衍生的新意义是:在生活中陷入绝境时,只要不放弃希望,坚持前行,就可能会出现新的转机,迎来豁然开朗的新局面。
15. 出名,有名 调弄,弹奏 曾经 好像,如同 16.(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2)君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简陋的呢? 17.示例一:文章多处押韵,如“名”“灵”“青”“丁”“经”“形”“亭”等,押“ing”韵,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示例二:文章多处运用对偶句式,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句式整齐,节奏明快。 18.①居住环境优美:刘禹锡居所苔痕碧草相映,王守仁住处竹木花草相伴;②生活情趣高雅: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王守仁添置琴编图史。③交往人物不俗:刘禹锡与鸿儒交往,王守仁与文人学士往来。
19. 高大茂密,株秆几乎要淹没双膝 花期结束,根系更牢固,株秆更坚挺 20.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麦子比作波浪,把麦浪声比作小提琴曲,形象地展现了麦田在风中起伏的柔美姿态,写出了风吹麦子声音的轻柔悦耳。 21.示例:小学时我数学基础薄弱,考试多次失利。后来我每天坚持做基础题、整理错题,像麦子扎根般默默积累。最终我凭借扎实的基础,在期末考试中进步很大。我们的学习过程就像麦子成长一样,需厚积薄发,扛住挫折才能有所进步。
22. 生日当天,赵斌决定亲手用雪做一个生日蛋糕 在做蛋糕过程中,因有情况,赵斌被紧急叫去边境线,未能完成蛋糕 23.不好。原句用反问的句式,强烈地表达了赵斌内心的开心激动,以及对女儿第一次主动喊“爸爸”这件事的刻骨铭心,极大地增强了情感的强度,改后的句子平淡直白,情感的强烈程度减弱。 24.①补充交代了赵斌对女儿缺少陪伴的背景,强化了赵斌对女儿的愧疚之情;②解释了赵斌为何会在大雪天为女儿准备生日礼物;③使赵斌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他不仅是驻守边疆的战士,也是一位深爱女儿的父亲;④突出了赵斌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戍边战士伟大的家国情怀。 25.示例一:可以编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赵斌因工作原因极少陪伴女儿,即便如此,女儿吃薯条时会对着手机说“爸爸吃”,赵斌努力在大雪中为女儿制作生日礼物。这些情节都生动地展现了父女之间的亲情,符合本单元的主题,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示例二:可以编入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文章的主人公赵斌为了守护边境,舍弃了许多与家人相聚的时光。面对边境突发情况,他毅然地放下手中为女儿准备礼物的事情,奔赴边境线参与战斗,并因此受枪伤,符合本单元中“愿意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的核心主题,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26.例文:
最好的礼物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蜷缩在教室的角落里,盯着那张布满红叉的数学试卷发呆。窗外的雨滴敲打着玻璃,仿佛在嘲笑我的失败。
放学后,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把揉皱的试卷随手扔在桌上。父亲看了看分数,眉头微蹙,却出乎意料地说:“周末我们去爬山吧。”我愕然抬头,以为会等来一顿训斥,却只看到他平静的眼神。
周六清晨,我们驱车来到郊外的山脚。天空中飘着细雨,山间雾气缭绕。“这天气还爬山?”我小声嘀咕。父亲只是笑笑,递给我一根登山杖:“路滑,小心点。”
山路比想象中更难走。湿滑的石阶、泥泞的小道,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爬到半山腰时,我已经气喘吁吁,衣服被雨水和汗水浸透。“休息一下吧。”父亲指着前方的一个凉亭说。
坐在凉亭里,父亲突然开口:“知道为什么选今天来爬山吗?”我摇摇头。“因为人生就像爬山,不会总是晴天。”他望着远处的山峦,“重要的不是摔倒了多少次,而是每次都能站起来继续前进。”
雨渐渐停了,云雾散开,一抹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山间。我们继续向上攀登,终于在正午时分登顶。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城市尽收眼底,雨后的阳光为万物镀上金边,美得让人屏息。
“看,这才是最美的风景。”父亲拍拍我的肩膀,“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看到这样的日出。”我突然明白了他的用意——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郊游,而是一份用心良苦的礼物。
回家路上,我的脚步轻快了许多。那张不及格的试卷不再让我沮丧,因为父亲教会了我更重要的东西:面对挫折的勇气与坚持。现在想来,那天的登山经历,是父亲给我的最好礼物——不是物质的馈赠,而是受益终身的人生智慧。
这份礼物没有华丽的包装,却蕴含着最深沉的爱;不需要特别的节日,却在最恰当的时刻出现。它教会我在人生的雨季里,依然要仰望天空,等待属于自己的那缕阳光。
27.例文:
正在追光的路上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窗帘,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书桌上摊开的试卷和墙上贴着的目标分数,都在提醒着我: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追光之路。
初三的教室里总是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我的同桌小美正在解一道复杂的物理题,眉头紧锁的样子像极了昨天的我。“要不要试试能量守恒的角度?”我轻声建议道。她恍然大悟的神情让我想起老师说过的话:“解题就像追逐光的路径,有时候需要换个角度才能看清。”在这条追光的路上,我们互相搀扶,共同成长。
记得第一次物理实验课时,我手忙脚乱地组装着电路。导线像顽皮的光线般难以捕捉,电流表指针固执地不肯摆动。是物理老师走了过来,他温暖的手掌覆在我颤抖的手上:“看,要让光听话,先要了解它的脾气。”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追光不是盲目奔跑,而是要懂得停下来观察、思考。
晚自习时分的教室总是格外安静。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为我加油打气。我盯着那道困扰已久的几何题,铅笔在辅助线上来回游走。突然,一道灵光闪过——原来只需要在这里做条垂线!解题的快乐就像捉住了调皮的光束,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在这条追光的路上,每个小小的突破都是值得珍藏的礼物。
运动会那天,我参加了800米长跑。阳光火辣辣地灼烧着跑道,我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最后一圈时,耳边忽然传来同学们的呐喊:“加油!终点就在前面!”他们的声音像一束光穿透疲惫,给了我继续向前的力量。冲过终点线的瞬间,我明白了:追光路上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永不言弃的坚持。
夜幕降临,台灯下的我继续与习题奋战。偶尔抬头望向窗外,看见对面大楼里同样亮着的灯光,知道还有很多同龄人也在各自的追光路上努力着。这道填空题的答案,或许就是“成长”吧——在追光的路上,我们追逐知识的光芒,也让自己成为能够发光的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