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21:3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商业已经完全超过北方,从而改变了以前以黄河流域为经济重心的全国经济格局,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标志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的提取、培养学生历史概括能力;通过对教材图片的分析与解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解读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三国起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已经完成南移,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的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从而更好的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方针,并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是一所县级学校,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21cnjy.com
3重点难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设置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归纳出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发展的主题,同时引入在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更快。
活动2【讲授】探索新知
(一)、农业的发展
指导读书分析、归纳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四大表现:书42页看看,引导学生讲解。
(二)、手工业的进步
1、棉纺织业。了解初始阶段的棉纺织技术,观看《纺车图》一车、二人、双纱。
2、制瓷业。了解景德镇制瓷业的概貌,并看图说说青白瓷的特点。
(三)、商业的繁荣
1、北宋时在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发行了“会子”,思考:纸币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课外收集不同的纸币或图片。21·cn·jy·com
2、南宋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和繁华的商业都市。引导学生分析临安商业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3、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
(四)、经济重心南移
阅读课本思考:
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活动3【练习】我来试一试
课堂练习
1、下列农作物的发展方向是由南向北的是


A.小麦
B.粟
C.豆类
D.棉花
2、南宋时期,一位外国游客想到当时瓷业生产中心去参观,应该去的地方是(

A.广州
B.泉州
C.杭州
D.景德镇
3、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D.南宋时流穿着的“苏湖熟,天下足”
4、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去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六部衙门
B.市舶司
C.军机处
D.总理衙门
活动4【测试】巩固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史记》记载,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二:南宋时,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请回答

据材料一,与南宋时相比西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怎样?
材料二、三说明什么问题?
你能说我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的原因吗?
你认为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活动5【活动】我的感想
1、总结这节课的知识
2、谈谈体会收获
活动6【作业】我来完成作业
练习册1-9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