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21:5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记住南方农业、手工业、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发展最主要的表现;理解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超过北方,从而改变以前以黄河流域为经济重心的全国经济格局,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1·c·n·j·y
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南方农业、手工业、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发展的标志性表现的提取,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对教材图片的分析与解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解读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两宋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方经济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具有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2)、三国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完成南移,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认识这是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南方经济发展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影响深远的变化?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旧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问题)怎样评价澶渊之盟?辽、宋、西夏、金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有哪些表现?
学生:抢答。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教师:本单元学习主题是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这节课,我们学习南方经济的发展,具体弄清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情况。请同学们读书,找一找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1教育网
学生:读课文,在书中找答案,回答。
教师:板书要点。
第一目:农业的发展(板书)
教师:(多媒体出示问题)南方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学生:学生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要点。1、灌溉和耕作技术的提高;
2、耕地面积扩大;
3、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和经济作物的大量栽培。
教师:引导学生读书中的图及历史图册,提取信息,加深理解和记忆。(《牛转翻车》、《水闸》、《铁弯锄》)21cnjy.com
学生:讲故事—“我知道的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
第二目:手工业的进步(板书)
教师:(多媒体出示问题)南方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南宋时,在南方兴起哪一新型
行业?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主要生产什么瓷器?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要点。1、棉纺织业兴起—南宋;
2、制瓷业—景德镇、青白瓷。
教师: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读书中的图(《纺车图》、《南宋景德镇瓷器》)、历史
图册及书中人们对青白瓷的赞誉,提取信息,加深理解和记忆。
学生:讲一讲当地的手工业生产情况。
第三目:商业的繁荣(板书)
教师:(多媒体出示问题)商业繁荣表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些方面?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称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两宋时期,我国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主要在什么地方?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读书中的图(《北宋纸币》、《南宋纸币》、《泉州出土的南宋古船》),提取信息,加深理解和记忆。21·cn·jy·com
教师过渡:辽、宋、西夏、金时期,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等方面客观反映了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情况。最终,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这是我国国情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表现。www.21-cn-jy.com
第四目:经济重心南移(板书)
1、师生共同探讨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表现。(结合历史图册)
学生:读课文,找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表现。
教师:板书要点。
原因:北人南迁、南方社会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
过程:夏商至秦汉(北方)——三国两晋南北朝(南移)——唐朝中期后(加快)——南宋(南方)
表现:水稻产量比重大、苏湖是天下粮仓、手工业超过北方、全国财赋来自南方。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的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说南方经济发展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影响深远的变化?”
三、师引导学生复习巩固:读板书内容,记忆。
四、教师小结全文:
活动3【作业】作业
学生独立练习:课后学习测评题1、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