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7-13 18:0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的来源.
2.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
3.初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
4.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
5.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6
.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单位之间的换算.
7.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以及刻度尺的读数.
8.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典型例题
一、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1.某同学的身高是1.6m,则他的身高应为_______cm.
例2.某原子的半径为20nm,则相当于__________m.
方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1.下列单位换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3.75m=3.75m×100=375cm
B
3.75m=3.75m×100cm=375cm
C
3.75m=3.75×cm=0.375cm
D
3.75m=3.75×100cm=375cm
2.单位换算:4×105μm=_______m;
7.84×106m=______km
25nm=________m
15km=__________cm
3.6m=__________nm
3×105km=______mm
3.我国的长江全长6300km,如果换算成以米为单位,当相当于__________m
二、刻度尺的读数.
例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2
1.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2.下图所示是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甲同学的读数为41毫米,乙同学的读数为41.0毫米,丙同学的读数为16毫米,丁的读数为16.0毫米.上述四位同学中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
三、误差和平均值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例3.一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L1=2.45cm;L2=2.46cm;L3=2.47cm;L4=2.48cm,那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_____cm
方法总结:
课堂达标3
1.某同学测量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51cm,5.51cm,5.53cm,5.55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A
5.51cm
B
5.52cm
C
5.525cm
D
5.53cm
2.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度,分别为:8.46cm、8.45cm、8.56cm、8.44cm、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课后巩固
1.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为1.64_____;课桌宽46____;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___.小红的鞋长为24_______,金星到南麻的距离为40_____.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_____.
2.无线电波在1s内通过的距离为:3×105km=__________cm=__________mm.
3.用测量工具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不能______,只能尽量________.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_______的.
4.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5.如图所示,用某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6.某人用一刻度尺三次测量一木板长度分别为14.50dm、14.52dm和14.52dm.则该木板的长度为______dm.
7.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________.
8.小明上学路上用了15min,合_____h,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0min,合______s
某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200m比赛,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24s,则相当于____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