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11:4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根据网上阅卷要求,本试卷中的所有试题均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积累与运用(共20分)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参加班级开展的“孝亲敬老”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志愿服务人心暖
晨钟驱散薄雾,实验中学“红衣少年”志愿服务队如星火燎原,将暖意传递给社区孤寡老人。他们以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行动准则。扫帚除尘声与《驿路梨花》中修葺 木屋的声响共鸣,每一次弯腰都在传递善意。闲话家常时,少年们用校园趣事煨暖老人记忆,红色身影如篝火照亮孤寂。这抹红是美德火种,在新时代土壤中生根。作为实验中学学子,当接过这簇火焰,以躬身实践回应社会对传承奉献精神的yīn 切期许。当躬身成习、倾听为桥,志愿服务便化作代代相传的火炬,新时代的青年,应发扬并继承这份中华美德。让“老吾老”的薪火,在时代风中越燃越亮。
阅读以上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修葺     ② yīn  切
用正楷规范抄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1分)
划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  
孝脉家风贯古今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中华优秀儿女将“孝老爱亲”融入生活点滴,以身作 甲 (责 / 则)感染身边人,令我们钦佩不已。万千家庭需以家风为魂,超越昙花一现的浮华,正如妇 乙 (儒 / 孺)皆知的“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所言 —— 孝的真谛在于尊亲。从《国语》《论语》到《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无数典籍都彰显着家风家教的精神内核。身为中学生唯有传承孝老爱亲的美德,方能用孝心撑起温暖之家。没有国家繁荣,便没有家庭美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热忱,以奋斗托举美好未来
②同样,没有千万家庭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根基
③读懂家与国的辩证关系,涵养深沉家国情怀
④方能将爱家之情与爱国之心相统一,胸怀天下
4.上面的文段的语句顺序不恰当,请把正确的语句排出来( ) (2分)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5. 语段中甲乙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以身作 (责 / 则) 妇 (儒 / 孺)皆知
下面是宣传委员挑选出来的两张“孝亲敬老”家风宣传海报,你觉得哪一张更好?请从图和文两个角度说说你的理由。(3分)
诗文,传家国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维系着文明传承,让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说到“家”,杜甫《望岳》中“① ,② ”凌云壮志里藏着对山河的热爱;王安石《登飞来峰》用“③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瞻远瞩中暗含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说到“愤”,陈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④ ”道尽怀才不遇的悲愤;说到“国”,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⑤ ”借谴责“商女”抒发忧国之情,李商隐《贾生》“⑥ ,不问苍生问鬼神”以帝王求仙之叹关切民生。这些诗句交织着古人对家的眷恋、对国的赤诚,承载着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
7.将语段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6分)
结 语
同学们,在孝亲敬老活动中,我们丈量过亲情的厚度,触摸过传统的温度,更破译了血脉中深藏的文化密码。当小语手捧一副对联走进敬老院,为那里的老人们送上一副对联,小语不知道“①岁月含情,情融孝道沐春晖”和“②天伦有乐,乐驻心头歌晚景”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
8.请你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正确填写出上下联(填序号)。(2分)
上联:    下联:   
阅读(共4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1小题。(共11分)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何陋轩记
王守仁①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守仁以罪谪②龙场,龙场古夷蔡③之外。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民相与④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⑤之以桧竹,莳⑥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②谪:贬官,降职 ③夷蔡:周代古国的边远地区。
④相与:共同,一起。⑤翳(yì):遮蔽。⑥莳(shì):种植。
9.请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3分)
语句 方法提示 释义
草色入帘青 词语替换一一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1)入:
有仙则名 因名之曰 词类活用 (2)名: (3)名:
10.把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1.假如穿越时光隧道,王守仁遇到刘禹锡,你认为他会不会成为刘禹锡的座上宾?请联系相关内容简要说说。(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5小题。(共13分)
最美丽的声音
魏德祥
①直到上小学时,他才认识到妈妈是多么的丑陋——妈妈其实长得很漂亮,丑陋的是她的声音。
②小时候他没有感觉,总喜欢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听妈妈用她沙哑的声音唱着《摇篮曲》入睡。直到一次开家长会,他获得了班级第一名,当他妈妈用古怪的声音开始讲话时,台底下一阵骚动,有学生竟然“哧哧”地笑起来。一个调皮的学生当着他的面夸张地挑衅他:“赵晓明,原来你妈妈是个哑巴,哈哈……”
③他多么不愿承认这个事实,更不明白,那么优秀的爸爸,为什么会和这样的妈妈结婚呢?
④从此,他开始疏远妈妈了。他不让妈妈到学校去接送他,回到家里一头钻进小房间,他宁愿默默地看书,也不愿妈妈用那难听的声音“污染”他。
⑤吃饭时,妈妈叫了他四五次,他还是假装听不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等妈妈推开了门埋怨他时,他积郁在心中的火山喷发了:“你的声音像蚊子一样,不大声喊,我怎么能听得见?”那一刻,他感觉到心中舒服了好多。可是他也看到了妈妈眼里流出了大滴大滴的泪水。
⑥好不容易熬到了初中,他终于有理由远离了家,逃离了那个丑陋的声音。他选择了住校,初中、高中、大学,这一住就是十年。
⑦毕业时,他收获了爱情,漂亮的女朋友的声音如莺歌燕啼,在他听来,如天籁一般,他想,上天是公平的,妈妈那丑陋的声音听了这么多年,这也算是对他的补偿吧。
⑧当他把交了女朋友这个消息告诉爸爸时,爸爸高兴地说:“把女朋友领回家吧,让你妈妈也好好瞧一瞧。”他一听,心中“咯噔”了一下。小声对爸爸说:“我……我……爸爸,能不能不让妈妈看呀,我怕,妈妈的声音把她吓跑了。”
⑨他想爸爸是理解他的,毕竟爸爸也受了妈妈这么多年的“污染”。谁知道,电话那边爸爸像一头发怒的狮子一般吼起来:“龟儿子,你……你怎么能这样羞辱你的妈妈?你要是看不起你的妈妈,这辈子就不要回来了。”说完,爸爸“啪”地把电话给挂了。
⑩爸爸这是怎么了?怀着忐忑的心,他单独回了家。爸爸妈妈正偎依在一起看电视,见他回来,妈妈赶紧说要到集市买排骨,因为他最喜欢吃的就是清炖排骨。
妈妈出去,爸爸搂住了他的头,很亲昵地说:“晓明,爸爸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有关你妈妈的故事。”
爸爸说,当年我和你妈妈在同一所大学。我来自农村,学播音,而妈妈是城市长大的,学音乐,是学校的金嗓子。毕业后,你妈妈顶着巨大的压力和我结了婚。婚后我们很幸福,你妈妈每天教完学生唱歌,就打理我们的小家。说是要给未来的儿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当时,你妈怀你的时候非常不顺利,为了保住你,医生给她开了大剂量的药,同时也劝戒我们这种药副作用大,吃多了可能对嗓子不好,可能会失声。我不同意你妈妈吃药。但你妈妈固执地非要吃,说一定要把你保住。后来她就失去了一生为之骄傲的嗓子。无奈之下,她不得不离开了她挚爱的事业,到图书室工作……
他还没听完爸爸的诉说,已经是泣不成声:“可是,你们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早知道也不会这么对待妈妈了。”爸爸把他扶起来说:“你的表现,我早看不下去了,可是你妈妈说,不能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这不是孩子的错。”
他推开爸爸,朝农贸市场跑去,他要告诉妈妈,他有多么后悔。远远的,他看到了妈妈提着满满的一篮菜归来,用嘶哑的声音哼着歌,那种悠闲自得,分明显示着一个做母亲的不计较。看见他,妈妈咿咿呀呀地冲他嚷,满心的欢喜。他忽然感觉到,这是他今生听到的最美丽的声音。
12.阅读选文,根据内容和提示,填写下表。(4分)
时间 情节 “我”的感受
小时候 听妈妈唱《摇篮曲》 A    
家长会上 B     厌恶
毕业时 不愿意女朋友见妈妈被爸爸责备 C    
单独回家 D     后悔
选文第 段采用了哪种记叙方式?有何作用?(3分)
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15. 文中的妈妈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儿子的爱。你身边的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你的爱?请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60字左右)(3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8小题。(共8分)
【材料一】
①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现代医学证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睡眠有关。健康睡眠可以防范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还可以防止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意外创伤的发生。
②规律的睡眠有利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缓解疲劳、恢复体力,还可以促进青少年身体成长。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睡眠质量对其有着不同的影响。老年人长期睡眠不好,会引起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以及心烦、急躁等情绪问题。成年人长期失眠,会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还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生物钟紊乱、衰老加速等问题。
③在各种出现睡眠问题的人群中,青少年的睡眠问题尤其要引起重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且这一问题越来越严重。
④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睡眠。人体的生长激素大多在深睡眠过程中释放。青少年的深睡眠时间足够长,生长激素才能得到充分释放,个子才会长高。如果青少年睡眠出现问题,会出现体能储备不足、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还会增加成年后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帮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建立相对固定的睡觉和起床时间,避免其睡前过度玩耍和使用电子产品。
(选自《陕西日报》2024年3月22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何谓“健康睡眠”呢?首先要能按时规律睡眠,入睡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其中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10—12小时,青少年为9—10小时,成年人为6—8小时,老年人为5—6小时,睡觉时不会频繁醒来,不被多梦困扰,醒来后精力充沛,没有嗜睡、乏力、头晕等现象。因此,评估睡眠是否健康主要包括3个方面:睡眠时长、睡眠质量、睡眠节律。
②睡眠时长:虽然成年人的最佳睡眠时间为6—8小时,但也因人而异。有些人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我们称之为“短睡者”;也有一些人每天需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才能缓解疲劳恢复体力,我们称之为“长睡者”。只要白天精力充沛,无困倦感,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健康的睡眠。因此,我们不要单纯纠结于睡眠时间长短,关键是白天的精力是否充沛。
③睡眠质量:评估睡眠质量主要看睡眠结构、睡眠效率和睡眠连贯性。正常成人的睡眠结构以浅睡眠—深睡眠—浅睡眠—快动眼睡眠(REM),循环4—5个周期,每周期60—90分钟。如果出现深睡眠或快动眼睡眠减少或缺失,或反复觉醒,就会导致睡眠结构紊乱,睡眠效率降低、睡眠连贯性差,不论睡眠时间有多长,白天依然会疲乏犯困。
④睡眠节律:正常的睡眠节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出现昼夜颠倒(晚上不睡、白天睡),或者睡眠时相延迟(凌晨1—3点入睡),或睡眠时相提前(傍晚7—8点入睡),均为睡眠节律异常。睡眠节律改变与工作时间相关,如长期晚夜班工作人员、倒时差者,还与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选自“红网”2024年3月21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推动中小学生睡眠保障行动不断深化,需要有科学化的制度安排,立足于睡眠的科学规律,同时又契合中小学的运行常规。
②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长,重点从保障晚间早睡着力。研究显示,影响孩子睡眠时长的主要因素是学校作业量和家庭作息习惯。对于前者,应借助“双减”政策东风,进一步优化校内作业和课外辅导的任务量。对于后者,应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面向家长群体普及科学的睡眠知识,同时引导家长自身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进而做好家庭作息管理,实现父母工作、子女学业与家庭生活的有效协调,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长。
③保障学生的睡眠质量,重点从保障在校午休质量入手。在学生的一日生活中,午休可谓承上启下,一则补充上午学习活动所消耗的体力和精力;二则清空大脑“内存”,为下午及晚间的运转留足空间。由于午休的时间通常较短,因此对睡眠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午休相比于晚休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成为睡眠中的薄弱环节。学校应当对硬件设施(如午休垫和多功能课桌椅等)、人员安排和作息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为学生创造“躺平睡”的条件,保障集体午休的睡眠质量。
④保障中小学生睡眠的时长和质量,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应当家校社协同,形成合力。学校作为家校社联动的支点,可借助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与社会机构进行协同,如引入医学健康领域的专业机构及人员,面向家长群体开设公益讲座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并建立中小学生睡眠监测评估体系,以推动学生睡眠保障工作长效化。应因校制宜探索“1+1+1>3”的家校社联动合作机制,共同为中小学生创造理想的睡眠条件。
(选自“教育资讯网”2024年3月21日,有删改)
16.下面是小西的睡眠档案,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劝说他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3分)
姓名 小西 年龄 14 年级 八年级
睡眠习惯 凌晨1点左右睡觉,早晨7点起床
某日睡眠数据 夜间睡眠时间:6小时15分 夜间醒来次数:5次
请结合【材料三】,为推动中小学生睡眠保障行动不断深化提三点建议。(3分)
1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只要保持充足、健康的睡眠,让生长激素得到充分释放,个子就会长高。
B对于成年人来说,判断睡眠是否健康不能仅依据睡眠时长,只要白天精力充足,其睡眠状态就可视为健康的。
C长期上晚班的人会出现睡眠节律异常现象,长此以往,必然会患上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D研究显示,学校作业量和家庭作息习惯是影响青少年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四)名著阅读(8分)
19.读书有探寻之乐,有收获之乐。让我们一起开启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之旅,在探寻主人公成长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
(1)【活动一:探寻成长历程】(4分)
将下列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填写在思维导图的相应位置,正确的顺序是:① ② ③ ④ (填选项)。
A.解救朱赫来 B.铲雪筑路 C.打消“自杀”念头 D.加入骑兵部队

(2)【活动二:跨时空对话——用经典力量驱散成长迷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这个深入人心的形象,这个形象超越时空,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拨动着数代人的心弦。请结合作品具体情节说说这一形象带给你怎样的触动或影响?(4分)
三、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同学们,步入初中已近一年,其间有好奇和兴奋,也有困惑和忧虑,更有收获和成长,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成长的收获可能来自老师、亲友、同学的关爱和鼓励,也可能来自书籍的启迪、环境的熏陶……
请记下让你最感动的生活片段,以“谢谢你,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向“成长之旅”栏目投稿。
要求: 1.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5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题答案
积累与运用(共20分)
(2分)①修葺 yì ② 殷切
(1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连笔
(2分)修改意见:将“发扬和继承”改为“继承和发扬”。(病因:语序不当)
(2分) C ②①③④
解析:先通过②句延续家与国的辩证关系,接着①句阐述人民奋斗的行动,然后③句总结并提出 “读懂” 的理念,最后④句以 “方能” 引出最终的家国情怀统一。
(2分)以身作则 妇孺皆知
6.(3分)示例一:海报A更好。“家”字右下角的撇和捺由一个弯腰的老人组成,说明老人是一个家的重要支撑,老人幸福,家庭才幸福。“百善孝为先”点出海报主题,直接号召大家孝亲敬老。
示例二:海报B更好。图片中女儿为年迈的妈妈梳头的场景与妈妈为年幼的女儿梳头的影子相互映衬,照应文字内容。“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点明陪伴就是最好的尽孝方式,契合“孝亲敬老”的主题。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海报A可知,其中“家”字右下角的撇捺由一个弯腰的老人组成,文字为“百善孝为先”;根据海报B可知,B中画面是女儿为年迈的妈妈梳头的场景,与妈妈为年幼的女儿梳头的影子相互映衬,文字为“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解答时,结合“孝亲敬老”的主题。从图、文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我选海报A;从图的角度看,海报A设计巧妙新颖。“家”字右下角的撇捺化作弯腰老人形象,将汉字结构与人物形象结合,直观传达出老人是家庭重要组成,是家风传承的关键角色,极具视觉冲击力。从文的角度,“百善孝为先”简洁有力,直接点明主题,高度概括了孝亲敬老在诸多美德中的首要地位,能瞬间引发观众对孝道的重视与思考。
示例二:我选海报B;从图的角度看,女儿为年迈妈妈梳头,与妈妈为年幼女儿梳头的影子相互映衬,展现出时光流转中亲情的延续,生动诠释了孝亲敬老跨越年龄的温暖传承。从文的角度,“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语言质朴深情,以细腻笔触描绘出亲子间相互陪伴、相互关爱的美好,能深深触动观众内心,唤起人们对孝亲敬老的共鸣。
7.(6分)①会当凌绝顶 ② 一览众山小 ③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独怆然而涕下
⑤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⑥ 可怜夜半虚前席
8.(2分)上联:②天伦有乐,乐驻心头歌晚景
下联:①岁月含情,情融孝道沐春晖
解析:尾字平仄;逻辑衔接辅助判断
阅读(共4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1小题。(共11分)
(3分)(1) 映入 (2)出名 (3)命名
10.(4分)(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品德高尚的人/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11.(4分)示例:王守仁会成为刘禹锡的座上宾。①两人都是志趣高洁的大儒。②都喜欢读书弹琴等高雅活动。③都遭遇贬谪,但安贫乐道,品德高尚。(观点1分,分析出一点1分,结合内容酌情给分)
解析: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知,刘禹锡认为自己的陋室不陋,因为他品德高尚,与博学之人交往,喜欢弹琴、阅读经典。从乙文“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可知,王守仁在被贬谪的龙场能安之乐之,种竹莳药,弹琴读书。可见两人都是志趣高洁的大儒,都喜欢读书弹琴等高雅活动。此外,甲文中刘禹锡被贬后仍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乙文中王守仁因罪谪龙场却能“安而乐之”,两人都遭遇贬谪,但都能安贫乐道,品德高尚。综上所述,王守仁会成为刘禹锡的座上宾。
(乙)文:从前孔子想迁居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我因罪被贬谪到龙场,龙场在古代是边远地区。我在这里住了十个月,感到安适而快乐。当地百姓一起砍伐树木建造房屋的材料,在他们的住处为我搭建了一间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遮蔽它,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游玩的文人学士,也逐渐聚集而来。于是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我也忘记了自己是住在边远地区。于是给它取名叫“何陋”,来证实孔子的话。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5小题。(共13分)
12. (4分,每空1分) A喜欢 B同学们嘲笑妈妈 C忐忑 D父亲给他说了母亲成为“哑巴”的故事。
13. (3分) 插叙。作用是补充说明了妈妈声音丑陋的原因,解释了前文“我” 对妈妈声音厌恶以及爸爸发火的原因,使文章情节更完整,突出了妈妈为 “我” 牺牲巨大,体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也为下文 “我” 的后悔及感受到妈妈声音美丽做铺垫。
14.(3分)内容上,“这是他今生听到的最美丽的声音” 点明主旨,表达了 “我” 对妈妈声音的重新认识,体现了 “我” 对妈妈的理解和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结构上,与标题 “最美丽的声音” 相呼应,同时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15.(3分)示例:妈妈会在我考试失利时,默默为我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用温暖的眼神看着我,鼓励我不要气馁,那眼神和无声的陪伴就是对我爱的表达。
示例:我曾经很“怨恨”数学老师。感觉他好像故意与我作对,总是抽我回答问题,总是火眼金睛地抓住我走神的瞬间,总是一次次喋喋不休地教育我……可当期末考试考了第一名,我才知道,他这些“烦人”的举动都是因为爱。(字数足够60,有具体事给满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8小题。(共8分)
16.(3分)示例:小西,你现在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对你来说特别重要。你现在睡眠时长不够,睡眠质量也不高。睡眠出现问题,会让体能储备不足、免疫力下降,还可能增加成年后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从现在起,你要建立相对固定的睡觉和起床时间,睡前也别过度玩耍和使用电子产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吧!
17.(3分)①优化校内作业和课外辅导的任务量,引导家长自身建立良好的家庭作息习惯,做好家庭作息管理,从而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长。②学校优化提升硬件设施、人员安排及作息管理等,保障学生在校午休质量。③建立家校社联动合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为中小学生创造理想的睡眠条件。
18.B(2分)
解析:A.有误,结合材料一第④段“人体的生长激素大多在深睡眠过程中释放。青少年的深睡眠时间足够长,生长激素才能得到充分释放,个子才会长高”可知,充足、健康睡眠是长高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由此可知,“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C.有误,结合材料一第①段“现代医学证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睡眠有关。健康睡眠可以防范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以及材料二第④段“睡眠节律改变与工作时间相关,如长期晚夜班工作人员、倒时差者,还与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可知,长期上晚班会睡眠节律异常,但未提及必然会患上相关疾病,“必然”表述过于绝对;D.有误,结合材料三第②段“研究显示,影响孩子睡眠时长的主要因素是学校作业量和家庭作息习惯”可知,原文仅表明这两个是影响睡眠时长的主要因素,未提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四)名著阅读(8分)
19.(1) (4分) A D B C
(2) (4分)示例:保尔最触动我的是他在人生逆境中的乐观和钢铁般的意志。保尔的一生经历很多,他在战场上杀敌受伤,和平年代投入到筑路工作中,得了疾病,在病榻上与病魔做顽强斗争。无论经历什么,他都乐观顽强的面对。在他的身上,我获得了无穷的力量。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我也会乐观顽强的面对,决不抱怨和退缩。
20.(40分)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