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巩固卷》——第四单元比(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单选题
1.将3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
A.3:97 B.3:100 C.3:103 D.97:3
2.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4小时,小李用6小时,小张和小李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B.∶ C.3∶2 D.2∶3
3.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5:3:4,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直角 B.钝角 C.锐角 D.无法确定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2,这是一个( )三角形。
A.直角 B.钝角 C.锐角 D.任意
5.0.25︰1.25的最简比是( )
A.25:125 B.1︰ 5 C. 5︰ 1
6.一块长方形菜地,周长是120m,长和宽的比是2:1。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 )m2。
A.3200 B.1600 C.800
7.甲、乙两数的比是2∶5,甲数是10,乙数是( )
A.15 B.20 C.25
8.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满盐水,已知甲瓶中盐、水的比是2:9,乙瓶中盐、水的比是3:10,现在把甲、乙两瓶水混合在一起,则混合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5:24 B.5:19 C.24:5 D.59:286
二、判断题
9.既可以看作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一个比,还可以看成一个比值。( )
10.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 )
11.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那么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 )
12.—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1:2,则该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13.六(1)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则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0%。( )
14.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的比是3∶2,它们面积的比也是3∶2。( )
15.甲杯水的倒入乙杯中,两杯的水就一样多,则原来甲、乙两杯水的质量比是9:7。( )
16.已知甲、乙两数都是正整数,如果甲数的 恰好是乙数的 ,则甲、乙两数和的最小值是13。
三、填空题
17.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被减数与差的比是 。
18.6:8= = ÷16=24: = 填小数
19.比的前项是3,后项是4,如果比的前项加上9,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乘 。
20.工程队做一项工程,24天完成了 ,已经完成的和没有完成的工程量的比是 。照这样计算,还要 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21.如图所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三个三角形,已知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多12平方厘米,乙和丙的面积比是2:3,则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2.有甲、乙两个两位数,甲数的等于乙数的,这两个两位数的差最大值是 。
23.如图,7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刚好拼成1个大长方形.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
24.两块一样重的合金,一块合金中铜与锌的质量比是2:5,另一块合金中铜与锌的质量比是1:3。现将两块合金合成一块,那新合金中铜与锌的质量比是 。
四、操作题
25.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请在三角形里面画一条线段,将它分成面积比是1:2的两个小三角形。
五、解决问题
26.一种消毒液,用原液和水按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消毒液1010千克,需要原液多少千克?
27.东辰小学部举办绘画比赛,其中有15人获得一等奖,占总数的 ,获二、三等奖的人数比是2:5,有多少人获三等奖?
28.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3:2:1,其中长比高多4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9.阳光社区有一块长方形场地,长50米,宽25米。把这块长方形场地按照2:3分成甲乙两个活动区域,该怎样划分呢?请你画图表示出划分结果,并保留作图痕迹。
30. 一辆汽车从甲城驶向乙城,已行驶路程与剩下路程的比是5:7,汽车再行驶60千米就行驶了一半的路程。甲城和乙城相距多少千米?
31.有一个书架上摆有两层书,上层书的数量与下层书的数量比是5:6,从上层拿30本书到下层后,上、下两层书数量之比为3:4。上、下两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32.两位大学毕业生合伙创业,开了一家儿童书店,晓东出资90000元,志明出资110000元。经过用心经营,第一年共赢利80000元。如果按出资比例分配赢利,两人各应得利润多少元?
33.甲、乙、丙三个修路队合修一条45千米的公路,完工时甲队修了这条公路的 ,乙队和丙队所修公路长度之比为3:2,三个队各修了多少千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3:(3+100)=3:103;
答:药与药水的比是3:10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3克药放入100克水中,”知道药是3克,水是100克,那药水是(3+100)克,由此药与药水的比即可求出.
2.【答案】C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180÷(5+3+4)×5
=180÷(8+4)×5
=180÷12×5
=15×5
=75(度),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这个三角形最大内角的度数=三角形的内角和÷总份数×最大内角占的份数,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180°×
=180°×
=90°,
所以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分析】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接下来将最大角的度数与90°进行比较,大于90°是钝角三角形,等于90°是直角三角形,小于90°是锐角三角形。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0.25:1.25=1:5。
故答案为:B。
【分析】最简比就是最简整数比,可以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120÷2=60(米),60÷(2+1)×1=20(米),60-20=40(米),20×40=800(平方米),所以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800m2。
故答案为:C。
【分析】菜地的长与宽的和=菜地的周长÷2,所以菜地的宽=菜地的长与宽的和÷菜地的长和宽占的份数和×菜地的宽占的份数,菜地的长=菜地的长与宽的和-菜地的宽,那么长方形菜地的面积=长×宽。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10÷2×5
=5×5
=2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甲、乙两数的比是2:5,则直接用甲数除以它对应的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然后再乘乙数的份数即可。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甲瓶盐含量:2÷(2+9)= ,
水含量:9÷(2+9)= ;
乙瓶盐含量:3÷(3+10)= ,
水含量:10÷(3+10)= ;
两瓶混合盐含量: ,
水含量: ,
盐:水= : =59:227;
盐:盐水=59:(59+227)=59:286;
答:混合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59:286.
故选:D.
【分析】把两个瓶子盐水体积看作单位“1”,分别求出甲瓶、乙瓶的盐含量和水含量,再求出两瓶混合后的盐含量和水含量,然后就可以求出混合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既可以看作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一个比,还可以看成一个比值。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分数、比和比值的定义进行判断。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也就是只有公因数1。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女生占全班人数的,那么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女生占全班人数的,说明全班人数是9份,女生人数是4份,那么男生人数就是9-4=5份,所以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180÷(1+1+2)
=180÷(2+2)
=180÷4
=45(度)
45×2=90(度), 则该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两腰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中最大的角=180度÷总份数×最大的份数=90度。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5-4)÷4×100%
=1÷4×100%
=0.25×100%
=25%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的百分率=(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女生人数×100%。
14.【答案】错误
1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1-×2
=1-
=
1:=9:7。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把甲杯水看作单位“1”,乙杯水是1-×2=,然后写出甲、乙两杯水的质量比=1:=9:7。
1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甲数×=乙数×,甲数:乙数==10:3,所以甲、乙两数的和最小是10+3=13,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写出甲数和乙数的关系,根据甲数和乙数的关系写出甲数和乙数的比,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后确定甲和乙的最小值并计算出和。
17.【答案】8:3
【解析】【解答】解:1:(1-)
=1:
=8:3;
故答案为:8:3。
【分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可得,被减数-被减数=差,所以差=(1-)被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1-)被减数,据此解答。
18.【答案】4;12;32;0.75
【解析】【解答】解:6:8==;
6:8=(6×2)÷(8×2)=12÷16;
6:8=(6×4):(8×4)=24:32;
6:8=0.75;
所以6:8==12÷16=24:32=0.75。
故答案为:4;12;32;0.75。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9.【答案】4
【解析】【解答】3+9=12 12÷3=4
故答案为:4
【分析】比的前项加9是12,相当于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想比值不变,后项也应乘4。
20.【答案】3:4;32
【解析】【解答】解::(1-)=:=3:4,所以已经完成的和没有完成的工程量的比是3:4;(1-)÷(÷24)=÷=32天,所以还要32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故答案为:3:4;32。
【分析】已经完成的工作量:没有完成的工作量=已经完成的工作量:(1-已经完成的工作量);每天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几=24天完成的工作量÷24,所以完成这项工程还需要的天数=没有完成的工作量÷每天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几。
21.【答案】40
【解析】【解答】解:12÷(1﹣ )×2
=12÷ ×2
=40(平方厘米)
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40.
【分析】根据图可知甲的面积等于乙和丙面积的和,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乙的面积与丙的面积比是2:3,乙的面积就是甲面积的 ,甲的面积就是12÷(1﹣ )=20,进而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2.【答案】36
【解析】【解答】解:因为甲×=乙×
所以甲:乙=:=8:5
由因为甲、乙两个两位数,且甲数的等于乙数的 ,
所以乙数是5的倍数,而甲、乙大于或等于10,小于99;
令甲-乙=8n-5n=3n,即每一份n的值越大,差越大,
99-8=12......3
所以每一份最大取12,
因此甲乙两数的差最大是:3n=3×12=36。
故答案为:36。
【分析】由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得出甲、乙两个数的比,甲乙两数相差的份数是一定的,每一份的越大,差距就越大,再根据数据的特点就可以得出答案。
23.【答案】4:3;12:7
【解析】【解答】解:设每个小长方形的宽是1,则小长方形的长是:1×4÷3= ,则大长方形的长是4,宽是1+ = ,
所以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1=4:3;
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4: =12:7.
答: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4:3,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12:7.
故答案为:4:3;12:7.
【分析】观察图形,小长方形的4条宽的和等于小长方形3条长的和,据此设每个小长方形的宽是1,则小长方形的长是:1×4÷3= ,据此即可求出它们的比.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从而利用赋值法表示出它们的长与宽,再求比即可.
24.【答案】15:41
【解析】【解答】解:2÷(5+2)
=2÷7
=
1÷(1+3)
=1÷4
=
(+)×
=×
=
15:(56-15)=15:41。
故答案为:15:41。
【分析】把每块合金的质量看作单位"1",这样就可求得每块合金中铜与整块合金(即单位"1")的比分别为2:(2+5)、1:(1+3);之后再求出每块合金中铜与两块合金(即2个单位"1")的比分别为1:7、1:8,进而可得铜与两块合金的比为15:56,则锌与两块合金的比=(56-15):56,即铜与锌之比为15:(56-15)=15:41。
25.【答案】解:6÷(1+2)×1
=6÷3
=2(格)
2×2=4(格)
【解析】【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要使分成面积比是1:2的两个小三角形,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底分成2份,其中一份占2格,另一份占4格,据此画出图形。
26.【答案】解:1010×
=1010×
=10(千克)
答:需要原液10千克。
【解析】【分析】原液的质量+水的质量=消毒液的质量,原液的质量÷消毒液的质量=原液占消毒液的分率,消毒液的质量×原液占消毒液的分率=原液的质量。
27.【答案】解:1+2+5=8(份);
15÷ ×
=15×8×
=120×
=75(人);
答:有75人获三等奖
【解析】【分析】把获奖总人数看作单位“1”,已知其中有15人获得一等奖,占总数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获奖总人数;又知获二、三等奖的人数比是2:5,也就是获一、二、三等奖的人数的比是1:2:5,总份数是1+2+5=8份,获三等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列式解答.
28.【答案】解:4÷(3-1)=2(分米),
长:2×3=6(分米),宽:2×2=4(分米),高:2×1=2(分米),
体积:6×4×2=48(立方分米)
答:它的体积是48立方分米。
【解析】【分析】用长比高多的长度除以多的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然后用每份的长度乘份数分别求出长、宽、高,然后用长乘宽乘高求出体积。
29.【答案】
【解析】【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当宽一定时,长和面积成正比,所以将长方形的长平均分成5份,然后选出第2份,沿着这个标记做对边的垂线,就可以把这个正方形分成2:3两部分。
30.【答案】解:60÷(-)
=60÷
=720(千米)
答:甲城和乙城相距720千米。
【解析】【分析】把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已行驶全程的后,再行驶60千米就是全程的 ,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甲城和乙城之间的距离=再行驶的路程÷所占的分率。
31.【答案】解:总本数:
30÷()
=30÷
=1155(本)
上层:1155×=525(本)
下层:1155×=630(本)
答:上层原来有525本,下层原来有630本。
【解析】【分析】总本数是不变的,原来上层占总数的,现在上层占总数的,用上层减少的本数除以上层少的分率即可求出总本数;然后把总本数按照5:6的比分配后分别求出原来上层和下层的本数即可。
32.【答案】90000:110000=9:11
80000÷(9+11)
=80000÷20
=4000(元)
4000×9=36000(元)
4000×11=44000(元)
答:晓东应得利润36000元,志明应得利润44000元。
【解析】【分析】首先计算出晓东与志明出资之比,晓东出资数:志明出资数=晓东与志明出资之比;第一年盈利钱数÷(晓东出资所占份数+志明出资所占份数)=一份的出资钱数;一份的出资钱数×晓东出资所占份数=晓东应得利润,一份的出资钱数×志明出资所占份数=志明应得利润。
33.【答案】45×=15(千米)
45-15=30(千米)
30×=30×=18(千米)
30×=30×=12(千米)
答:甲乙丙三个队各修了15千米、18千米、12千米。
【解析】【分析】公路总长×=甲队修的路程;45千米-甲队修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剩下的路程被平均分成5份,乙队修了剩下的,丙队修了剩下的,据此求出乙队和丙队修的长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