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卷》——第二单元位置(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巩固卷》——第二单元位置(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3 12:0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巩固卷》——第二单元位置(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单选题
1. 梦梦坐在教室的第6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为 (6,4)。蓝蓝紧挨着坐在她的前面并与她同列,蓝蓝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A.(6,5) B.(4, 6) C.(5, 3) D.(6, 3)
2. 小明在教室的第 2 列第 3 行,用数对 表示,那么小亮在教室的第 5 列第 6 行,用数对表示为 (  ) 。
A. B. C.
3.如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2),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5,4) B.(4,5) C.(4,3) D.(5,5)
4.明明在教室的位置为(3,3),他的同桌的位置可能是(  ).
A.(4,3) B.(3,2) C.(3,4)
5.与数对(2,5)表示的位置在同一列的数对是(  )。
A.(5,2) B.(2,8) C.(4,5)
6.小美和小良坐在同一列,小美和丁丁坐在同一行,已知小良的位置是(3,7),丁丁的位置是(5,2),那么小美的位置是( , )。
A.(3,7) B.(5,7) C.(3,2) D.(5,2)
7.画面上有4个点:A(2,1),B(3,2);C(3,3);D(4,4)。连接AB,再连接CD,那么直线AB和直线CD的位置关系(  ).
A.平行 B.相交但不垂直
C.垂直 D.重合
8.如图,小明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点M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二、判断题
9.芳芳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妈妈坐在第6排5座,芳芳坐在第5排6座,都可以用数对(5,6)表示。(  )
10.点(3,4)向右平移3格,平移后点的位置一定是(3,7)。(  )
11.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方格纸上的点来表示。(  )
12.数对(3,2)和数对(5,2)所在位置是同一列。(  )
13.用数对(7,7)来表示位置,两个7表示的含义是一样的。(  )
三、填空题
14.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一种民间艺术。妙妙想按图中形状裁剪出一个“福”字,她用铅笔标记出了部分关键点。请你根据信息补全各点的位置。
A(4,   );B(   ,7);C(   ,   ;D(   ,   )
15.音乐课上,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可以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16.小明在教室的座位是第4列、第 5行,用数对表示为   。如果老师将她的座位向前移3行,移动后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   ,   )。
17.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其中点 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4),点B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4),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可能是(   ,   )。
1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A点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5)。
(1)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2)有一只甲虫计划去旅行,第一天它从A点出发,沿正东方向爬行3米到达C点。那么,C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19.教室里第5排的学生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第5列的学生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
20.训练结束,各年级全体集合。李老师在队列前面看到聪聪的位置是(12,6);王老师在队列后面看到聪聪的位置是(10,7)。本次队列训练的学生一共有   人。在队列训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会很便捷。
21.如图小方格的边长为 1cm,则线段 AB 长   cm;如果 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的一条边,则 C 点的数对可能是   。
四、操作题
22.从动物园大门出发向西走1格到狮虎山,接着向北走2格到鸟语林,然后向东走4格到水族馆,最后向南走2格到极地动物馆。你能在图中标出大门的位置吗?
五、解决问题
23.贵州“村超”邀请赛如火如荼举行着,某村组织啦啦队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如图是啦啦队某次排练走位平面图。
(1)(5,5)处是   ,和它在同一行的是   和   用数对表示是(   ,   )和(   ,   );
(2)若某人表演过程中需要从位置A处走位到C处,则她应该先向西走   格,再向北走   格;
(3)到B的距离相等的两处是哪些字母对应的位置?
24.同学们进行合唱比赛.
(1)东东站在(3,2)的位置上,请你用△标出东东.
(2)明明站在   的位置上,乐乐站在   的位置上.
(3)梅梅的位置应该在(4,4)的位置上,你能找到梅梅的位置吗?
25.一辆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开始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3),3小时后汽车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9,3),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图中分别标出汽车两次所在的位置。
(2)如果图中每格的边长表示30千米,那么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3)如果汽车从位置(9,3)再向北按原速度行驶2小时,汽车现在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并在图中标出来。
26.一辆汽车现在的位置是(3,3),向东行驶5小时后,汽车的位置是(13,3)。
(1)在图中分别用点 A、B标出汽车两次所在的位置。
(2)如果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代表40 km,那么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在(2)的条件下,如果汽车从位置(13,3)再向北行驶160 km,求此时汽车所在的位置,请在图中用点 C 表示。
27.下图是动物园7个馆的示意图,根据下面的描述填空,并在动物园示意图上分别标出猩猩馆、科普馆的位置。
(1)如图,海洋馆的位置用数对(   ,   )表示。
(2)大象馆的位置用数对(   ,   )表示。
(3)狮虎山到熊猫馆和大象馆的距离相等,狮虎山的位置用数对(   ,   )表示。
(4)鹿馆的位置用数对(   ,   )表示,如果图中每格的距离代表50m,从鹿馆向南走200m,到达猩猩馆;科普馆与这两处距离相等。请在图中分别标出猩猩馆和科普馆的位置。   
28.妙妙家有一个大书柜,分别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古代经典名著和课外读物。《作业机器的秘密》在书柜上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4)。
(1)《缀术》和《论语》的位置都在第   列。
(2)妙妙随手拿起两本书阅读,如果这两本书的位置所在行列均满足关系式:行+列=6,行列之间的倍数关系为2,那么这两本书分别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4-1=3(行),蓝蓝的位置在第6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6,3)。
故答案为:D。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小亮在教室的第 5 列第 6 行,用数对表示为(5,6)表示。
故答案为:B。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y点的未知可以表示为(5,4).
故答案为:A。
【分析】左起第一列是1列,下起第一行是0行,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根据y所在的列与行用数对表示。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明明在教室的位置为(3,3),他的同桌的位置可能是(4,3)或(5,3)。
故答案为:A。
【分析】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两人是同桌,说明两人在同一行,也就是都是3行。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与数对(2,5)表示的位置在同一列的数对是(2,8)。
故答案为:B。
【分析】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的是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的行数,据此作答即可。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小美的位置在第3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3,2)。
故答案为:C。
【分析】小良的位置是(3,7),小美和小良坐在同一列,则说明小美在第3列;丁丁的位置是(5,2)小美和丁丁坐在同一行,说明小美在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3,2)。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直线AB和直线CD的位置关系是平行。
故答案为:A。
【分析】数对中,B的第一个数字-A的第一个数字=1,B的第二个数字-A的第二个数字=1,而D的第一个数字-C的第一个数字=1,D的第二个数字-C的第二个数字=1,所以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如图所建的坐标系,易知(10,20)表示的位置是点B,
故选: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小明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点M的位置用(﹣40,﹣30)表示,即向西走为x轴负方向,向南走为y轴负方向;则(10,20)表示的位置是向东10,北20;即点B所在位置.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类比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妈妈坐在第6排5座,用数对(6,5)表示,芳芳坐在第5排6座,用数对(5,6) 表示。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如果排数表示列,座位数表示行,两个是不同的位置,要用不同的数对来表示。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3+3=6(列),平移后点的位置是(6,4) 。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方格纸上的点来表示,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方格纸上的点来表示,方格纸上竖排为列,横排表示行。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数对(3,2) 在第3列第2行,数对(5,2)在第5列第2行,它们不在同一列,在同一行。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据此解答即可。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用数对(7,7)来表示位置,两个7表示的含义是不同的,第1个7表示第7列,第2个7表示第7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隔开,据此解答。
14.【答案】4;5;8;4;7;2
【解析】【解答】解:根据点A和点B 的已知信息可知,点A在点B的左下方,则点A在第4列第4行,点B在第5列第7行,所以可得点 D在第7列第2行,点C在第8列第4行。
故答案为:4,5,8,4,7,2
【分析】 根据题目的解析,点A和点B的信息推断出A点在第4列第4行,B点在第5列第7行。这意味着点A和点B的位置是基于已知点的相对位置推导出的。进一步,点D在第7列第2行,点C在第8列第4行。这说明了整个图案的分布。
因此,根据已知信息和剪纸图案的对称性,可以推断出点A的完整坐标为(4, 4),点B的完整坐标为(5, 7),点C的完整坐标为(8, 4),点D的完整坐标为(7, 2)。
15.【答案】(4,3)
【解析】【解答】解:音乐课上,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可以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
故答案为:(4,3)。
【分析】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说明明明和聪聪的列数相同,明明所在的行数=聪聪所在的行数+1,即可得出答案。
16.【答案】(4,5);4;2
【解析】【解答】解:第4列、第 5行,用数对表示为(4,5),
5-3=2,
用数对表示为(4,2);
故答案为:(4,5);4;2。
【分析】数对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列和行的位置,小明的座位向前移动3行,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行的位置上减去3,而列的位置保持不变,据此求解。
17.【答案】2;8
【解析】【解答】解:如图:
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可能是 (2,8)。(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2;8。(答案不唯一)
【分析】 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A点、B点的位置;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两腰相等,再找出C点的位置,画图即可直观显示出来。
18.【答案】(1)(2,3)
(2)(7,5)
【解析】【解答】解:(1)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
(2)沿正东方向爬行3米后点C在7列、5行,用数对表示是(7,5)。
故答案为:(1)(2,3);(2)(7,5)。
【分析】(1)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确定B点所在的列与行并用数对表示;
(2)根据爬行的方向和距离确定C点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出来。
19.【答案】(x,5);(5,y)
【解析】【解答】解:教室里第5排的学生可以用数对表示为(x,5),第5列的学生可以用数对表示为(5,y)。
故答案为:(x,5);(5,y)。
【分析】数对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题目中未给具体的行或列,可以用字母代替。
20.【答案】252
【解析】【解答】解:(12+10-1)×(6+7-1)
=21×12
=252(人)。
故答案为:252。
【分析】本次队列训练的学生总人数=列数×行数;其中,列数=李老师在队列前面看到聪聪的位置的列数+王老师在队列后面看到聪聪的位置的列数-1,行数=李老师在队列前面看到聪聪的位置的行数+王老师在队列后面看到聪聪的位置的行数-1。
21.【答案】8;(6,11)
【解析】【解答】解:1×8=8(厘米)
3+8=11,点C可能是(6,11)(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8;(6,11)。
【分析】线段AB的长度=小方格的边长×格数;如果 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的一条边,则 C 点的数对可能和A同一列,或者和B同一列,则点C可能是(6,11)。
22.【答案】解:大门的位置为(2,1)。
【解析】【分析】在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据此找出大门在第2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是(2,1)。
23.【答案】(1)F;C;G;1;5;6;5
(2)1;3
(3)根据题图可知位置G与B的列数相差1,行数相差2,位置E 与 B 的距离也是列数相差1,行数相差2,E和G到B的距离相等。
【解析】【解答】解:(1)数对(5,5)表示的是第5列第5行,对应的是位置F;和F在同一行的是C和G,C在第1列第5行,G在第6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1,5)和(6,5);
(2)根据题图可知,A在第2列第2行,C的位置在第1列第5行,则由(2,2)向(1,5)移动时,需要先向西移动1格,再向北移动3格。
故答案为:(1)F,C,G,1,5,6
(2)1,3
【分析】 (1)根据题目描述和解析示例,我们可以得知(5,5)处的位置是F,与F在同一行的是C和G。用数对表示C和G的位置分别是(1,5)和(6,5)。这说明了坐标系中,相同的行意味着y坐标相同,而列的不同则由x坐标的变化来区分。
(2)对于从A移动到C的过程,首先需要识别A和C的具体位置。由图可推断,A在第2列第2行,而C在第1列第5行。要从A移动到C,首先要向西(左)移动1格,以从第2列移动到第1列,再向北(上)移动3格,从第2行移动到第5行。因此,移动过程为先向西1格,再向北3格。
(3)要找出与B距离相等的两个位置,关键在于理解“距离相等”的含义。在坐标系中,距离相等可以通过比较点之间的列数和行数差值来判断。通过分析,我们发现G和E到B的距离相等,它们的列数与B的差值相同,行数与B的差值也相同,但方向相反,即G在B的右下方,而E在B的左上方。这说明,对于给定的点,通过列数和行数的相同差值,可以找到与其距离相等的点。
24.【答案】(1)解:
(2)(7,4);(1,1)
(3)解:
【解析】【分析】数对的表示方法是,先表示列,再表示行;先横向观察,在第几列,就在小括号里写列,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行,就在小括号里写行。数对与位置是一一对应的。
(1)根据题中所给东东站在(3,2)位置可知,东东的位置在第3列第2行,从左往右数到第3列,从前往后数到第2行,列与行相交的位置就是东东的位置。
(2)明明站的位置从左往右数在第7列,从前往后数在第4行,列与行相交的位置就是明明的位置(7,4)。乐乐站的位置从左往右数在第1列,从前往后数在第1行,列与行相交的位置就是乐乐的位置(1,1)。
(3)题中告诉我们梅梅站在(4,4)的位置,即梅梅站在第4列第4行,从左往右数到第4列,从前往后数到第4行,列与行相交的位置就是梅梅的位置。
25.【答案】(1)解:
(2)解:6×30÷3
=180÷3
=60(千米/时)
答:这辆汽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
(3)解:60×2÷30
=120÷30
=4(格)
3+4=7(格)
汽车现在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9,7)。
【解析】【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据此标出汽车两次所在的位置;
(2)这辆汽车的速度=平均每格的长度×行驶的格数÷行驶的时间;
(3)汽车行驶的个格数=平均每格的长度×行驶的时间÷平均每格的长度=4格,再加上原来的3格,共7格,此时汽车所在的位置在第9列,第7行,用数对表示是(9,7)。
26.【答案】(1)解:
(2)解:40×(13-3)
=40×10
=400(km)
400÷5=80(km)
答: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 km。
(3)解:160÷40=4(格)
从点 B 向北走 4格,列不变,行是3+4=7,所以这时汽车所在的位置是(13,7)。
【解析】【分析】(1)已知数对的第一个数代表列,第二个数代表行,据此标出A、B两点的位置即可。
(2)观察位置图,行不变,列由3变为13,走了(13-3)个格子,走过的格子乘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代表的40km,得出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得出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已知每个小方格代表40km,用160km除以40km计算得出向北走的格数,再加上3即为C点所在的行数,列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27.【答案】(1)8;9
(2)10;3
(3)7;5
(4)1;8;
【解析】【分析】(1) 海洋馆的位置在第八列第九行,海洋馆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8,9);
(2) 大象馆的位置在第十列第三行,大象馆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0,3);
(3) 狮虎山到熊猫馆和大象馆的距离相等, 都是5格,狮虎馆的位置在第七列第五行,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5);
(4)鹿馆的位置在第一列第八行,鹿馆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8)。
28.【答案】(1)4
(2)解:因为这两本书的位置所在行列均满足关系式:行+列=6。
则行列可能是数字1和5、2和4、3和3,
又因为行列之间存在2倍关系,
所以这两本书的行列数字为2和4,
即当行数为2时,对应列数为4;当行数为4时,对应列数为2,
所以两本书的位置分别是(2,4)和(4,2),这两本书分别是《铁路边的孩子们》和《同桌的阿达》。
【解析】【解答】解:(1)《缀术》在第4列第3行《论语》在第4列第5行,
《缀术》和《论语》的位置都在第4列。
故答案为:(1)4。
【分析】(1)先找到两本书的位置,再观察共同点;
(2)数对的表示方法:先列后行。括号里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列数和行数相交的地方就是这个数对表示的位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