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22:3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郑和下西洋首次出发的时间、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了解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史实和我国华侨对开发南洋的贡献。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及教科书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制作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让学生学习制图的方法。21教育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郑和下西洋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惧困难、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品质;通过郑和下西洋及华侨开发南洋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21cnjy.com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首次接触历史这一学科,学习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不过,由于农村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少,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节目,因此,课堂需要补充的内容量较大,从电视中了解到的信息,需要甄别的内容也多,因此,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另外,七年级的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较弱,对一些需要分析的人物或事件、材料,还不会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思维模式比较单一,因此,对一些学习难点就较难突破。21·cn·jy·com
3重点难点
1、重点:郑和下西洋
2、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明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明成祖时设立了内阁。明成祖统治期间,国力强盛。为了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出了一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你知道这支船队是谁带领的吗?又到达了哪里呢?2·1·c·n·j·y
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
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
1、认识郑和与明成祖,了解西洋的范围。
2、明成祖为什么要派遣郑和出使西洋?
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国威,扩大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此外,想搜集奇珍异宝以挥霍享用,也说是为了追寻建文帝的下落。www.21-cn-jy.com
3、阅读课文,归纳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的时间、地点以及经过的主要国家,下西洋的次数及最远到达的地区等基础知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展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及到达的地区,以及郑和船队的基本情况。
4、郑和下西洋具备了哪些条件呢?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物质基础,明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和罗盘针的运用为航海提供了技术支持;明初国家统一、政权巩固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政治保证;此外郑和的特殊身份及才干足以担当航海重任。21·世纪*教育网
5、幻灯出示表格,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促成的文化经济交流,并与欧洲航海家远航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www-2-1-cnjy-com
意义: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为南洋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贡献,郑和是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弊端:郑和下西洋也耗费了明朝大量的财力与物力,使中国更加疲敝。
(二)、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1、出示材料,学生阅读思考:
(1)南洋的位置在哪里?
(2)中国人早在什么时候就有人到南洋谋生了呢?
(3)华侨在南洋的分布情况如何呢?
(4)华侨为开发南洋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2、观察图片,讨论回答。
3、概括:华侨到南洋带去了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与当地人一起辛勤劳动,为南洋的开发作出了贡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学生阅读自学并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16世纪晚期来到中国,为沟通中西文化作出贡献的传教士有哪些?
2、利玛窦、汤若望的贡献有哪些?
3、西方传教士东来有什么影响?
活动3【活动】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概括:
郑和下西洋的经过与历史意义,华侨对南洋的开发的贡献——经济文化的“西去”
西方传教士的到来——文化交流的“东来”。
活动4【练习】学习与探究
幻灯出示练习,学生共同完成练习,巩固本课重点与难点知识。
活动5【作业】作业布置
仿制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提高学生看图作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