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22:3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戚继光抗倭中的地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中俄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理解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理解反侵略斗争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一定基础,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www.21-cn-jy.com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戚继光抗倭和雅克萨之战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材料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使学生掌握分析材料的历史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2·1·c·n·j·y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史实的学习,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戚继光和郑成功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重点难点
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难点: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尼布楚条约》的意义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展示日本钓鱼岛争端事件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请同学们说说日本的行为是什么?对于这一行为作为中国人应持什么态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加以引导,一个国家只有繁荣昌盛才能给人民带来美好的生活环境,当我们的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时我们都有责任保卫自己的家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21·世纪*教育网
活动2【讲授】一、自主学习
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
1、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击倭寇?
2、“倭”指哪个国家?“倭寇”又指哪些人?
3、郑成功收复台湾分为哪几个阶段?
4、雅克萨之战的历史背景?
5、《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内容和意义。
活动3【活动】二、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一)戚继光抗倭
①“倭”指哪个国家?“倭寇”又指哪些人?
(用比较浅显的表述阐明倭寇产生的原因)
②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击倭寇?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中关于倭寇侵略带来的危害的叙述)
③戚继光主要在哪些地方抗击倭寇?
④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小字内容归纳总结,达到锻炼学生的合作分析力)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引导学生回忆关于台湾的知识,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阅读教材、观察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归纳收复台湾的过程。21教育网
学习小组合作,请同学发言后总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是登陆台湾。
②第二阶段是赤嵌城激战。
③第三阶段是围攻台湾城。
(结合小字和地图锻炼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强调台湾城易守难攻的地形,说明战斗的艰苦,突出郑成功的机智勇敢。
指导学生在合作中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三)雅克萨之战
①师概括介绍雅克萨之战的背景。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74-75页小字部分内容,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体会。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方面教育。
②简要介绍当时的沙俄和现在的俄罗斯是的区别。
③师:“面对沙俄的侵略扩张,康熙帝决定用武力驱逐侵略者。这就是著名的(雅克萨之战)。”
学生小组在老师指导下了解雅克萨两次反击战。
④师:“在战争中我方水陆两路大军围攻雅克沙,迫使沙俄投降。但是清军撤退后,沙俄却背信弃义继续进行侵略活动。经过再次战争沙俄政府才与清政府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划分)21cnjy.com
⑤师:“通过双方签订的《尼布楚条约》这才从法律上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
指导学生阅读条约签订的相关描述,通过《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意义说明:虽然我国让出了尼布楚等地,
但通过条约维护了东北边境较长时间的安宁与和平。
活动4【练习】三、课堂练习
课堂巩固练习
1.元末明初,日本的海盗、勾结不法商人,结成武装集团,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人们称这些人为“ "。21·cn·jy·com
2、明朝中期,平定东南沿海祸灾的民族英雄是 他组建的军队被称为“ ”。
3、为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中俄双方代表通过平等谈判,签订了 。从法律上肯定了 和 (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都是中国领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