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3 22: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记住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引导学生理解李时珍对医学的贡献和《本草纲目》在医药学上的重要地位、《天工开物》在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资治通鉴》的体例;从明朝的社会经济分析出现这些总结性科学巨著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版权所有:21教育】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讲述和编写李进珍等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口头和局面表达能力;通过讨论总结中国古代医学、技术和史学的成就,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明末我国传统科技的杰出成就,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李时珍等的学习,形成勤奋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和善于总结前人经验、敢于创新的精神;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作品成就,让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2重点难点
重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及其作者;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难点:对《天工开物》的评价;对“编年体”含义的理解。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回顾上期知识要点,然后引导学生读导语导入新课。
1、科技成果: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数学研究的硕果:《九章算术》、祖冲之的圆周率;医学、农学、地理学的成就: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www-2-1-cnjy-com
2、史学巨著:司马迁《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让我们一起走进隋唐以来的历史,了解这一历史时期我国在科技和史学方面还有哪些辉煌的文化成就。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本草纲目》(展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图片)
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注意《本草纲目》的作者、编写时间(朝代),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它有哪些主要特点?有什么重要成就和影响?21教育网
生:阅读教材后,从课文提供的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请几个学生发言。从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师:点评归纳。《本草纲目》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此书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以毕生精力,亲身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历时近三十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我国古代医、药并称,但医和药有区别,医学包括药学。医是治疗的方法和手段,药是给病人服用以消除或减轻病痛的物品。(要求学生注意李时珍是医药学家,《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展示:李约瑟的评论)
议一议《本草纲目》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赞誉?(提示从成就和影响方面思考)它的特点是什么?
生:阅读课文大字和小字资料、讨论回答。(生发言。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达到情感的升华。)
师:(小结归纳)
特点一:是一部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共52卷,约190余万字,收入药物1800余种,比前人增加了370多种,记载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增加4倍,纠正了前人的错误,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的医药学成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特点二:图文并茂,绘制了大量的插图(1100多幅)(展示<<本草纲目>>书影。形象直观地说明此特点)。www.21-cn-jy.com
特点三:“纲目分明”,分52卷、16部(纲),每部又分若干类,共62类(目)。改进了中国传统和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精密,对动物和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21·世纪*教育网
师:李时珍为什么能编著出如此恢弘的巨著?(展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图片)
生:教师提示参照课本小字资料介绍讨论交流总结。(在活动中,使学生形成勤奋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和善于总结前人经验、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认识人生的价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2-1-c-n-j-y
师:归纳: 1)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喜爱医学。2)不追求功名利禄,毕生钻研医药学。 3)意志坚强,不畏艰辛的精神。 4)实事求是、科学求实的态度。5)创新的精神。6)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7)亲自品尝药物的献身精神。8)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结合课文及补充资料分析得出以上结论)【来源:21cnj*y.co*m】
二、《天工开物》
师导入:(展示一段史料引入)提问:这一本书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是什么书呢?它的作者是谁呢?【出处:21教育名师】
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天工开物》;宋应星。
师:(视频播放宋应星片段)后(展示书影)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并简述生平事迹、编写时间(朝代)、主要内容和地位。2·1·c·n·j·y
生:阅读后,发言(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师:天工:大自然造就的资源;开物:开发为物质资料。《天工开物》是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的代表作,被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为什么《天工开物》会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21*cnjy*com
生:看书后从课文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教师提示并最后小结)
师:《天工开物》的特点:1)总结性: 2)内容先进 3)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4)具有美学价值(插图)(展示插图)21cnjy.com
三、《资治通鉴》
师导入:在中国古代史学界有两位著名的史学家,并称为“二司马”,大家知道他们是谁吗?(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司马迁和《史记》的有关知识)(屏幕显示“司马光像”)
生:阅读教材,讲述司马光的小故事,找出主编的史学巨著及体例、成书时间(朝代)、内容范围和价值。(生回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概括、归纳能力。师点评归纳)21·cn·jy·com
师:强调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即“以史为鉴”。(展示史料)比较《资治通鉴》与《史记》在编写体例、内容、记述的历史阶段方面有什么异同?(学生看书与回忆,思考回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活动3【活动】课堂巩固
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基础知,同时使学生认识到: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过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这种领先局面一直延续到17世纪的明朝。  21*cnjy*com
让学生思考三位历史人物有哪些共同点?讨论他们有哪些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学生讨论,答案是开放性的;如不畏艰难险阻的冒险精神、献身精神、创新精神等等。时间有限可作为课后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升华情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