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教学设计
1新设计
自楚骚及至明清小说,历代古典文学作品经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衰。唐诗与宋词既能直接地反映作者的性格与思想,亦如以文撰史折射时代风貌。更可通过“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2·1·c·n·j·y
2教学目标
1.知道唐诗与宋词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理解唐诗宋词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文学价值。
2.由模仿到迁移,懂得提取诗词中的历史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通过“补史”、“证史”、“纠史”等手段理解唐诗与宋词的史料价值;基本形成孤证不立和多重证据意识。21教育网
3.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3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cnjy
com
4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词的史料价值。
难点:“文史互证”和多重证据法的应用。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环节1
玄宗时进士科加考诗赋,作诗对科举中第很重要。千年之后而今唐诗又有何用
【设计意图】:引出陈寅恪的话:“诗中有人,有景,有时,有事。”唐诗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更具有非同一般的史料价值。www.21-cn-jy.com
活动2【导入】环节2】
青年狂放不羁:“君不见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年失意离开长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晚年流放自省:“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波折,诗中勾勒出他心境的变化。21·世纪
教育网
诗中有景:田园诗派王维的“空山新雨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与边塞诗人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感受诗中有景与“寓诗于画”。www-2-1-cnjy-com
诗中有时:有“诗圣”之称的现实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杜甫的作品中看中唐安史之乱前后的变化:755年“朱门酒肉臭,路由冻死骨”的贫富分化;759年“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战乱场景;764年回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的盛世追忆,从宏观视角呈现出唐盛转衰的变局。【出处:21教育名师】
诗中有事:新乐府诗人白居易《卖炭翁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选:“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其中的人、故事;“牛、车、骑、红绡、绫”等从微观展现历史细节。
设计意图】:四组诗歌勾勒出的是由盛唐的繁荣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唐安史之乱的社会动荡,再到中晚唐的社会阶层贫富分化和矛盾尖锐,昭示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同时也看出不同创作者因为所处时期不同,视角不同,态度不同都会对文学作品产生不同影响。【版权所有:21教育】
活动3【讲授】【环节3】
如果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到唐诗中蕴藏着丰富的史料信息,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历史,更可以补史书之不足,证史书之言论,纠史书之偏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补史:李白的“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崔颢的“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拓展史书中唐朝蚕桑、丝织业的地域分布。21
cnjy
com
证史:杜甫“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证玄宗时连年战乱的时局,同时是否真的说明唐朝“男女平等” 2-1-c-n-j-y
纠误:《新唐书》卷六十一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尚书,御史大夫,太子少师,少保,少傅,百万”和“左右丞,侍郎,八万。”两段材料。用白居易任太子少傅时的诗来印证史书的错漏,“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来源:21cnj
y.co
m】
【设计意图】:加深对于诗歌补史、证史、纠错意义的理解。
活动4【讲授】【环节4】
由模仿到迁移,以宋词为例尝试分析其史料价值。
词中看人:婉约派词人李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豪放派词人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看词人性格的丰满,宋词的丰富多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词中看时: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勾勒南宋连年战乱的时代特征,深入挖掘更可以看出战局和将士心态。21·cn·jy·com
词史互证:苏轼的“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
( http: / / www.21cnjy.com )煌”反映了北宋东京的夜市繁荣。以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两项史料互证,基于“求真”的目的则需要更多元的史料,如“清明上河图”。此即初步的多重证据意识。
【设计意图】:从教师主导教学迁移到自主应用,进一步加强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认识。
活动5【讲授】【环节5】
以诗词证史,能让历史更鲜活,更有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以史证诗词,能更深入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时代烙印。唐诗与宋词,都是中华文明的文学瑰宝,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它们也都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史互通,诗史互证,纠其偏误,还其原貌是让唐诗和宋词华光万丈、缤纷多彩的源泉。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