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同步作业单】6、狼牙山五壮士——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乐学同步作业单】6、狼牙山五壮士——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4 18:0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6、狼牙山五壮士
※基础巩固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五位战士以yí guàn( )的沉着,一边镇定地将rì kòu( )引上绝路,一边绷紧精神向敌人射击, lūn( )圆手臂,把shǒu liú dàn( )嗖地砸向敌人。敌人或坠落山涧,或死在崎岖的山路上。最后战士们 yì lì( )在qí pán( )陀峰顶,跳下xuán yá( ),英勇就义。
1、根据拼音补全解说词。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是哪一项 ( )
A.沉着→着陆 B.山涧→间隔 C.崎岖→奇怪 D.绷紧精神→绷着脸
3、下列词语中的“绝”与“引上绝路”的“绝”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
A.绝大多数 B.连绵不绝 C.绝地求生 D.书画双绝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 )高临下 全神( )注 悬( )绝壁
粉身碎( ) 昂( )挺( ) 斩( )截( )
1、“我们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地看着这座雕像,思绪仿佛随着雕像回到了那段燃烧革命之火的岁月”中画“ ”的部分可以用上面的词语 来代替。
2、读画“ ”的词语,小新想到下面的画面,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宝玉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B.五壮士举起石头砸向敌人。
C.敌人紧追五壮士不放。 D.五壮士掩护部队主力转移后跳崖。
3、看到“粉身碎( )”这个词语,我想到了诗句: ,

三、写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
2、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 )
3、马宝玉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风筝像 一样,带着 ,带着
,向蓝天飞去。
2、下面描写的是大课间活动的场面,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补写句子。
[面]“丁零零———”下课了,同学们 。大课间活动开始啦!随着音乐声响起,同学们迅速站好队,准备做武术操。
[点]看,领操的李明同学 ;做事认真的张宁同学 ;就连调皮鬼王亮都 ……大家简直和少林寺的武术大师没有什么两样!
3、从狼牙山五壮士痛击敌人,英勇跳崖的事迹中,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英勇
顽强的精神。(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 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 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 ,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
的故事。全文记叙的顺序是:接受任务→
→ → → 。 其中, 、
、 部分是详写,其余部分为略写。赞扬了 、
、 、 、 五位壮士崇高的
精神和 的民族气节。
※阅读提升
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
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
狼牙山。②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
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③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④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⑤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⑥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1、选段描写的是五壮士 的场面。
2、照样子,根据语段内容,将导图补充完整。
3、这个片段对五壮士的描写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其中第 句话关注群体,第 句话聚焦个体,这种描写方法叫 。这样写的好处是 。
4、请你从③④⑤⑥句中选取一位人物,根据提示完成批注。
5、选文对五位英雄的称呼是“五个战士”,课文后来称其为“五位壮士”,这种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七、课外阅读。
歪头崮八十五勇士(节选)
①1943年,日军集结重兵在山东沂蒙山区推行“蚕食”计划。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战斗力较强的二连奉命断后,他们同敌人几经周旋,撤到了歪头崮。山下的日军依靠3000人的绝对优势,布置了两道包围圈,十几门山炮一字排开,炮口对准了歪头崮。
②敌人的第一次进攻开始了,炮弹接连落在二连阵地上,因为山顶都是石头,缺少掩体,二连出现了较大的伤亡。炮火一停,躲藏在半山腰的日军开始进攻。二连的机关枪、步枪一齐开火,艰难地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
③过了不久,日军竟然开始用大炮发射毒气弹。营长王子固马上命令战士们做好简易防护措施,但仍有一些人中了毒,痛苦地蜷身在地,甚至陷入昏迷。日军趁机开始了第二轮进攻。防守的战士们靠着机枪、手榴弹再一次将敌人打退。
④日军报复性的炮击又开始了,敌人还从沂水县调动了两架飞机参战,炸弹、燃烧弹接连不断地投向歪头崮山顶。日军的炮击、轰炸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二连伤亡惨重。副营长徐福在轰炸中牺牲,全连只剩下不到30个战士,而且大都负了伤。王子固决定组织突围,三排排长孙现明主动要求带领全排仅存的10名战士留下掩护。
⑤敌军开始了第三次冲锋,当敌人冲到几十米内时,三排战士扔出手榴弹,放倒了十几个敌人。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弹无虚发,北坡上又多了几十具敌人的尸体。日军再一次后撤。王子固抓住这一时机,组织突击队发起反冲击,追着敌人往山下冲。日军的几挺机枪疯狂地实施拦截射击,王子固等大部分同志都牺牲了。
⑥山上所剩不多的战士都非常清楚目前的处境,他们相互鼓励着。已经不能战斗的伤员们,把为数不多的弹药交给了能战斗的战友。没有武器的战士就收集石块、棍棒,等待着最后拼杀时刻的到来。
⑦中午,日军发起最后的进攻。一阵殊死拼杀后,二连只剩下孙现明、李兴诗、亓荣友等四个人,武器也只剩下孙现明手中的一颗手榴弹。孙现明命令身后的李兴诗等三人跳崖突围,他则准备用这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宁死不当俘虏!跳!”李兴诗站在悬崖边上,对两名战友说。他回身轻蔑地瞟了一眼正步步逼近的敌人, 率先跳了下去。接着,亓荣友同另一个战友也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1、读短文,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李兴诗的 和 描写,我从中感受到他 的高尚品质。
3、第⑤自然段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场面的 结合短文分析这一写法的好处。
4、如今处在幸福生活中的你,想对文中的英雄们说些什么
※综合实践
八、“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壮士”指豪壮而勇敢的人。请你照样子写出具有以下意义的称号。
例: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人——烈士
1、出谋献计的人——( )
2、隐居起来不问世事的人——( )
3、勇于维护正义的人——( )
4、有胆量有力气的人——( )
九、小练笔。
2025年狼牙山景区管委会举行了“狼牙山五勇士壮举84周年”暨“9·30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重温五位勇士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今天,你来到了五位勇士的纪念碑前,想到他们的英雄事迹,一定感慨万千。请将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1、一贯 日寇 抡手榴弹 屹立 棋盘 悬崖
2、D
3、C
二、居 贯 崖 骨 首 胸 钉 铁
1、全神贯注
2、C
3、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四、美丽的蝴蝶 我的希望 我的梦想
2、嬉戏着、欢呼着、跳跃着跑出教室 英姿飒爽,笔直地站立着 举起双臂行抱拳礼,接着出拳,踢腿 专心地跟着音乐做着各种动作,时快时慢,刚柔并济
3、在“深切地”前面加上主语
五、抗日战争 五位 诱敌上山 狼牙山 跳崖献身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痛击敌人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爱国主义坚贞不屈
六、1、诱敌上山并歼敌
2、①指挥战斗,沉着冷静 ②副班长葛振林 ③战士宋学义 ④使出浑身的力气 ⑤全神贯注射击
3、①② ③④⑤⑥
点面结合 通过点面结合既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感受到了每位战士的英勇顽强
4、宋学义 动作 英勇无畏、作战经验丰富
5、因为在前三个自然段中,马宝玉等人是执行命令,是勇敢的战士;完成任务后,他们本可以撤退,却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吸引到棋盘陀上,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称他们为“壮士”。
七、1、多次击退敌人绝境中战斗、突围 英勇跳崖
2、语言 动作 神态 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3、先用“面”的写法描写三排战士用手榴弹、轻机枪阻击敌人的场面,再用“点”的写法刻画王子固发起反冲击的情景。点面结合的写法,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和画面感,突出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4、你们的牺牲,你们的坚持,你们的信念,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们会永远怀念你们。我们会好好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八、谋士 隐士 义士 勇士
九、英勇顽强的五位壮士,感谢你们,我们的幸福生活是你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将沿着你们的足迹勇敢前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