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7、开国大典
※基础巩固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并完成练习。
jiǎn yuè( )即将开始, zhèng fǔ( )工作人员、各界代表以及邀请的wài bīn( )已经 jiù wèi ( ),广场上 huì jí( )着从各地来的群众……下午三点,会场上(爆发 暴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
1、与“排山倒海”使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山人海 B.一步登天 C.如获至宝 D.惊天动地
2、选择语段中括号内和下面句子括号内恰当的词语,画“√”。
国货品牌借“双11”强势出圈,销量呈(爆发 暴发)式增长态势。
3、文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病句。
二、词语理解与运用。
“瞻仰”是指 地看,请用表示“看”的词语填空。
张老师走进教室,向四周( )了一遍,听组长汇报作业( )的情况后,开始上课,他先让我们快速( )了一遍课文,接着让我们( )了一段与课文相关的视频,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三、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下列词语中,和“排山倒海”结构相同的词语是( )。
A.刀山火海 B.惊天动地 C.心惊肉跳 D.山崩地裂
2、下面句子属于场面描写的哪一种 选一选。
A.“点”的描写 B.“面”的描写
①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 )
②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
③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 )
3、“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句中的“红流”指的是群众游行的队伍,表现了游行队伍的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B.“流去”在这里指游行队伍行进的样子,用词恰当,与前面的“红流”相呼应。
C.“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指灯笼、火把和礼花把北京城照亮了,也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D.从“流”字可以看出游行的队伍行进的速度非常快,表现出群众激动的心情。
4、下列对阅兵式部分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这个场面描写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B.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整齐威武的情景。
C.具体写了各个方阵的风采和毛主席与群众在观看检阅时的喜悦、激动之情。
D.在整篇文章中,这一部分是略写,因为重点是国家领导讲话。
四、按要求写句子。
1、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缩句)
2、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3、先把句子补充完整,再仿写一句。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 。
仿写:
4、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用加点词造句)
五、根据课文内容选择。
1、《开国大典》是按照 的顺序叙述的。从课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 的心情,体会到了人们对毛泽东主席的 之情。
2、回顾课文内容,梳理开国大典的过程,补充下面的时间轴。
※阅读提升
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开国大典(节选)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根据选段补全下图。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受检阅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整齐威武情境 (点 面)的描写,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对具体的 (点 面)的描写,这是“ ”的写作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 。
3、文中画“ ”的部分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A.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战士们的威武形象
B.生动形象地突出战士们自豪的心情
4、选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场面 下列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雄壮的部队经过广场 B.训练有素的军人展现风姿
C.兴高采烈的群众 D.雄壮的部队和热情的群众
5、阅读时,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读完选段,你想到了什么 请写下来。
七、课外阅读理解。
开国大典的那个夜晚
观看焰火后,我们陪毛主席回到了紫云轩。在卧室里,我帮毛主席脱掉外衣,放好枕头。“家骥,你看今天开国大典搞得怎么样 ”我刚要退出,毛主席问我。我回答说:“太令人兴奋了!”“是啊!”毛主席接着说,“我们用了28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也就是头上的问题解决了,下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解决脚下的问题任务还很重,建设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要花更大的气力,你说对不对 ”我忙说:“对,对……主席,今天您累了,早点休息吧。”
第二天凌晨2点多,我发现毛主席在床上一会儿侧卧,一会儿正躺,翻来覆去睡不着。
已经是凌晨4点多了,毛主席情绪平稳又无睡意,我便到厨房热了点菜端了上来。毛主席右手拿着筷子,左手翻着那部线装本的未看完的《史记》。
突然,他把书一合,筷子一放又和我唠起嗑来:“我们革命不容易啊,有多少同志献出了生命,如果他们能看到今天这种场面,一定比我们还高兴。”毛主席的话似乎越说越沉重,因为这时他想起了因革命而牺牲的同志。
约早上6点,毛主席仍无睡意,提出吃药。这也是毛主席的习惯,睡前常吃安眠药。这个夜晚,毛主席彻夜未眠。
直到早上8点20分,毛主席才发出了鼾声。
随着这“难得”的鼾声,我轻轻地关上了毛主席卧室的门。
1、理解词句贵在融会贯通。你能将文中的词语用自己的话写出它的意思吗 你能将文中的语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
(1)彻夜未眠:
(2)一会儿侧卧,一会儿正躺,翻来覆去睡不着。( )
2、毛主席说:“头上的问题解决了,下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改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顺序,意思不变。
4、从短文最后一段“难得”的鼾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综合实践
八、感受了阅兵式的盛大场面,来积累一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的知识吧。
1、建军节:每年的 月 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2、我国航空母舰:我国三艘航空母舰的名字分别是 舰、
舰和 舰。
3、我国军种构成: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等。
九、小练笔。
课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将开国大典中的各种场面写得生动形象。请你运用这种写法,从下面的活动中选取一个写一段话。
元旦联欢会 拔河比赛 图书义卖活动
参考答案
一、检阅 政府 外宾 就位 汇集
1、C
2、爆发 爆发
3、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二、恭敬 环视 检查 浏览 观看
三、1、B
2、BAB
3、D
4、D
四、1、目光投向主席台。
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3、海上的波浪
仿写:忠实的歌迷挤满了现场,人头攒动,像田野里的麦浪。
4、夜是静寂的,只听见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只听见蟋蟀独奏的音乐声。
五、1、典礼进行 无比自豪、激动 爱戴
2、宣布成立 升旗鸣炮 宣读公告 群众游行
六、1、步兵 炮兵 战车 骑兵 齐步行进 整整齐齐 列队飞行
2、面 点 点面结合 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更突显出了各个队伍的特色,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
3、比喻 A
4、D
5、我想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阅兵式,它彰显了我国现代化军事强国的风采,我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
七、1、整个晚上没有入睡。 辗转反侧
2、“头上的问题解决了”指新中国成立的问题解决了,“脚下的问题”指的是新中国的建设问题,中国要怎么走下去。这句话体现了毛主席时时关心国家大事。
3、因为这时毛主席想起了因革命而牺牲的同志,所以他的话似乎越说越沉重。
4、从这“难得”的鼾声中,我体会到了毛主席心中充满了:①对开国大典的兴奋之情;②对建设新中国感到任重而道远的强烈责任感;③对因革命而牺牲的同志的缅怀之情。
八、8 1 辽宁 山东 福建
九、拔河比赛开始了!我班队员个个双手交错紧握绳子,身子往后倾,如铁桩般站稳等待发令。裁判员一声令下,同学们拼命往后拽绳子。张林双腮鼓起,眼瞪得溜圆;“大力士”在队伍的最后身体下沉,使了个千斤坠。在我们班啦啦队的鼓舞下,全体队员齐声大吼,一鼓作气,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