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世说新语》相关文学常识。
2.朗读文章,借助角色演读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
4.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
1.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
2.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难点
1.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
2.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很多人说,不读《世说新语》,不知道中国人的精神家底从何而来。《世说新语》记录了魏晋300年间风骨名人的思想德行。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漫长的大动荡时期,长达300年国家政权更替频繁,礼崩乐毁,到处都是战乱。但也是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有这样一群淡泊名利、率性旷达的名士们,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风神潇洒、不滞于物”的魏晋风度。今天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的长河,去东晋的谢太傅家共赴一场“冬日茶话会”
为了能尽快融入这次家宴,你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查阅《世说新语》的相关材料,了解谢太傅一家。
二、预习检测
1.学生简介刘义庆与《世说新语》的相关文学常识,师补充强调。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营等36门,主要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介绍谢太傅一家的主要情况。
谢太傅:谢安,是东晋后期的一代名相,死后追赠“太傅”。
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谢道韫:谢安长兄谢无奕之女,王凝之的妻子,有“咏絮之才”之称
《晋书·谢安传》:"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谢家子女多才俊”,一个家族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引领者,谢安就充当了这个领袖角色,谢朗父亲谢据早卒,由谢安培养,他让子弟们从小参预世事,多见世面,不断创造机会让子弟直接与高官、名士进行高峰对话。谢家平时经常邀请贤达们一起赞赏、评论人物,在这些名流云集的场合,小孩子们更不回避,而且还经常参与讨论。父辈们都 文采翩然,孩子们耳濡目染,个个都成了佼佼者。
三、场景再现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é)而/雪骤(zhòu),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chā) 可拟 (nǐ) 。” 兄女曰:“未若柳絮 (xù)/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 (yì)女,左将军/王凝(níng) 之/妻也。
2.请用一句话概括“冬日茶话会”的所见所闻。
明确: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及他的子侄们在家中讲论文义,兴起咏雪。
3.创造性朗读,还原故事场景。
方法指导:采用“添枝加叶法”读文言文,即在课文原文的基础上,为人物加入一定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再以角色演读的方式将当时的场景真实地还原出来。
小组合作,角色分配:旁白、谢太傅、谢朗、谢道韫。
各小组分别活动,设计故事脚本,然后在班内展示朗读。
预设:
旁白:东晋,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在一起,与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一会儿雪下得更大了。
谢太傅(看着正在读书的子侄辈,又转头望望窗外的大雪,面带笑容地)问:“你们觉得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
谢朗(扭头看了看窗外的大雪,灵机一动,脱口而出)道:“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谢道韫(思考片刻,轻轻地抿嘴一笑)回答:“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
补充旁白:谢太傅露出赞许的目光,捋了捋胡须,欣慰地哈哈大笑。要问谢道韫是谁 她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是当之无愧的才女。
四、评说比喻
1.谢朗与谢道韫的回答,让谢太傅”大笑乐”,但是他并没有给予任何语言上的评价。你来帮他评说一下,谁的回答更妙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预设: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把下得猛烈密集的雪比作“在空中撒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白和晶莹,同时盐比较重,也呼应了雪“骤”,场景真切。唐代诗人李贺也曾把雪比作盐,“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雪与盐非常形似)
②”柳絮因风起”将大雪飘飞比作柳絮乘风而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雪飘舞的轻盈姿态。不仅给人以美感,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境唯美。(雪与柳絮非常神似)
提示:我们在写作中运用比喻手法时,不仅要注意形似,更要追求神似,营造意境美。
2.对于两人的回答,虽然谢太傅并没有发表评论,但是你认为他更赞同谁的答案 教材的编者更赞同谁 你的理由是什么
预设:
①从谢太傅“大笑乐”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更倾向谢道韫的回答,他为谢道韫的才思敏捷和出语不凡而倍感欣慰与自豪。
②从最后一句话“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看出,作者交代谢道韫的父亲和丈夫的身份,借她父亲和丈夫的地位侧面赞美她非凡的才华。
五、感受家风
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觉得谢朗、谢道韫、谢太傅分别是怎样的人
预设:
①谢朗:谢太傅刚提问他就能立即应对,说明他思维敏捷。
“差可拟”的“差”,体现他表达有分寸,在兄弟姐妹和长辈面前说话谦虚谨慎。
②谢道韫:“未若”体现谢道韫胸有成竹,自信沉稳。
她用春日之景来描绘雪花,体现她想象力丰富,观察仔细,文采斐然
③谢太傅:“讲论文义”,体现他注重家庭教育。
“欣然”体现他慈祥和蔼,温和亲切。
“大笑”既暗许了谢道韫的才气,又保全了侄子胡儿的自尊,体现了他对晚辈的慈爱以及儒雅周全。
2.窗外大雪纷纷,屋内一家研读经典,讲论文义,谈笑风生。这样的家庭氛围如何
预设:
家风:欢乐、轻松、和谐、民主,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的家庭。
长辈:既严格要求,又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
同辈:自由平等、切磋才学。
3.总结
正是因为有谢安这样开明、儒雅、和蔼、尊重孩子、懂得教育智慧的家长,才有了“咏絮之才”这一千古佳话,才有了谢家子弟的人才辈出。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重要啊!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少不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引路人,少不了民主自由的格调情趣,更少不了好学上进的家庭氛围。这些,谢家都有了,当然是人才辈出,个个出色了!
课堂总结
在这堂课里,我们穿越时空,共赴了一场东晋寒雪日的家族文艺茶话会,感受到了古代诗礼簪缨之家和谐融治、书香味浓郁、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去感受这种氛围吧。(会背的同学可以尝试挑战背诵。)
作业布置
跟谢道韫学写比喻:试用" 差可拟”或”宛若 ”对诗 。
参考:
白雪纷纷何所似 朵朵鹅毛差可拟。
秋雨绵绵何所似 根根丝线差可拟。
秋叶飘飘何所似 宛若蝴蝶空中舞。
皎皎圆月何所似 宛若玉盘挂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