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退位减法
西师大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
抢答游戏:口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1 - 4=
16 - 9=
11 - 8=
10 - 3=
14 - 9=
13 - 5=
15 - 7=
12 - 5=
说说这些减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7
8
8
5
7
3
7
7
知识链接
收集信息 提出问题 列出算式
学习任务一
还剩多少个乒乓球?
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
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探究新知
还剩多少个乒乓球?
应该怎样列式呢?
总数
部分
34 - 6=
总数 - 部分 = 部分
探究新知
理解算理,探索计算方法
学习任务二
34 - 6=
该如何计算呢?
活动要求:
1.动手摆一摆,同桌之间说一说如何解决34-6这个问题。
2.全班交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探究新知
34
20
14
先算 14-6=8
再算 20+8=28
34 - 6=
28
方法一
探究新知
方法二
34 - 6=
34 -6=
4
28
2
28
先算 34-4=30
再算 30-2=28
探究新知
方法三
34 - 6=
28
3 4
- 6
.
10
8
2
竖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探究新知
34 - 6=
28
3 4
- 6
.
10
8
2
竖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探究新知
进一步体验运算顺序
学习任务三
44-7= 50-8=
活动要求:
1.先独立完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
2.全班交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3.指名汇报,梳理算法。
探究新知
44-7= 50-8=
4 4
- 7
.
10
7
3
37
5 0
- 8
.
10
2
4
42
请同学们想一想: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为什么要从个位减起?
探究新知
教材第3页“课堂活动”
1.摆一摆,填一填。
30-7=
先算: - =
再算: + =
.
.
.
10
7
3
20
3
23
23
达标练习
教材第3页“课堂活动”
1.想一想,说一说。
45-8=
先算: - =
再算: + =
.
15
8
7
30
7
37
37
.
.
达标练习
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题
2.计算。
53-6= 41-4= 72-7= 35-8=
22-5= 81-3= 70-2= 64-9=
47
37
65
27
17
78
68
55
达标练习
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2题
3.在得数比50小的算式后的 里画“√” 。
54-9 42+8
59-4 42+6
45
√
50
54
48
√
达标练习
4.算一算。
50连续减8,写出每次减得的差。
50
42
34
26
18
10
达标练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知识总结
1.比一比,算一算。
13-5=
33-5=
63-5=
11-7=
41-7=
51-7=
8
28
38
4
34
44
课后作业
2.用竖式计算。
64-6=
80-8=
53-7=
91-9=
6 4
- 6
.
10
8
5
8 0
- 8
.
10
2
7
5 3
- 7
.
10
6
4
- 9
.
10
2
8
58
72
46
82
课后作业/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数学学科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数学·西师大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 级 二年级 学 期 第一学期 单 元 一100以内的退位减法
课 题 第1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理,感受算法多样化,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2.素养能力: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比较、合作交流,应用学具直观感知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感受退位减法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原有的基础知识之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学习是层层递进的。
谈话:同学们,你们是口算小达人吗?现在我们玩一个抢答游戏:口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课件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题。
12-5= 15-7= 13-5= 14-9= 10-3= 11-8= 16-9= 11-4=
师:说说这些减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预设:都是退位减法。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减法的计算,看看今天的计算与我们之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收集信息 提出问题 列出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在观察和比较中明确学习内容,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
课件出示情境图
教学例1
还剩多少个乒乓球?
1.根据情境图收集相关的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一共有34个乒乓球,我们班领走6个乒乓球。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预设:还剩多少个乒乓球?
列式为 34-6=
师:仔细观察这道算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学习任务二:理解算理 探索计算法
【设计意图:】基于学具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鼓励学生借助小木棒探究多样化的算法,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算理和算法的初步感性认识。围绕“不够减”的问题,思考为什么要把一捆小棒解开变成10根,为认识“退位”建立直观表象。
师:如何计算34-6呢?
活动要求:
1.动手摆一摆,同桌之间说一说如何解决34-6这个问题。
2.全班交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方法一:计算34-6师,先摆出三捆小棒(3个十)和4根小棒(4个一),因为4减6不够减,我们需要先打开一捆小棒(1个十),也就是把34分成20和14,先用14-6=8,再把剩余的2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28。所以34-6=28。
方法二:计算34-6师,先摆出三捆小棒(3个十)和4根小棒(4个一),先减去4个一还剩3个十,也就是把6分成4和2,再拿出1个十换成10个一,先用34-4=30,再算30-2=28,,所以34-6=28。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师:对比刚刚的几种计算过程,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同桌互相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生小结:因为各位不够减,都要从十位退一个十借给个位,这就是“退位”。
议一议:竖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小结:竖式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学习任务三:进一步体验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适当的练习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计算法,让学生能够慢慢脱离学具进行熟练的竖式计算,有规律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发现规律,更深一步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和算理,着重解决被减数个位上是0时如何退位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课件出示课本试一试的内容:44-7= 50-8=
师:有了刚才的学习基础,你们能自己试着来算一算吗?
活动要求:
1.先独立完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
2.全班交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3.指名汇报,梳理算法。
学生汇报结束后教师要重点讲解竖式计算,尤其是50-8=这个算式。
追问:请同学们想一想: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为什么要从个位减起?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总结得出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
三、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习题资源,引导学生边学边练,有利于对知识的及时巩固,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学生巩固新的知识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教科书P3“课堂活动”。
(1)学生先想尝试着自己说一说,再和同桌互相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2)集体订正,及时纠错。
教科书P7“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选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教科书P8“练习一”第2题(部分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在完成这道题中需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延伸
1.算一算。
50
五、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从个位减起,如果各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当十,与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减一位数,同时十位上的数减去一。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两位数减一位数,从个位减起,如果各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当十,与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减一位数,同时十位上的数减去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