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
① 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 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105年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④ 纸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
①唐朝:雕版印刷术: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②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后传入朝鲜、欧洲。
④ 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还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3.火药:
①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战争。
②五代、宋:广泛应用。出现了最早的火药武器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重要作用,。
4.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意义:① 对中国: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② 对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核心讲解:“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16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
其它原因:
①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科技发展;
②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科技发展失去了物质基础和动力;
③ 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④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例题1:下面是某电影中唐太宗卧室的场景,其中合乎历史真实的是( )
①他用毛笔书写诏令
②墙上挂着宝剑和火枪
③墙角放着一个古色古香的青铜器真品
④桌上摆着翻开的《三国演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例题2.“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此观点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CC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①东汉:《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采用了十进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②随着商业的繁荣,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加减乘除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明朝时,珠算法已经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两汉:西汉留下世界最早对太阳黑子的记录;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地动仪早欧洲1700多年。
③唐朝:僧一行:制定《太衍历》;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实测子午线
长度。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元朝: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早欧洲300多年。
2. 四大农书
①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②《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③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的《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4/5,附有306幅插图。
④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不仅达到传统农学顶峰,还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五、《伤寒伤病论》和《本草纲目》
中医学——
①《黄帝内径》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提出病理学说,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②著名医生扁鹊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
③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被后世医学爱誉为“万世宝典”
④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核心讲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特点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5)未能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例题3: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到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而成功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勤劳致富
例题4 .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有( )
① 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田亩面积 ② 运用算筹计算谷仓容积
③ 阅读《伤寒杂病论》 ④ 使用《授时历》来安排农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例题5.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BCB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