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市武强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新高二)综评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衡水市武强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新高二)综评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23 13: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强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综评考试高一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
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
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
3.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人体肺部毛细血管壁通透性会增大,血浆蛋白外渗,使组织间隙液体聚积,出现间质性肺水肿。下列造成组织水肿的原因与感染新冠病毒引起的水肿不同的是( )
A.毛细淋巴管阻塞 B.组织损伤炎症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过敏反应
4.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发生在③中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①和②、②和③之间都可以进行双向的物质交换
5.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b、c、d
B.内环境稳态为细胞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条件
C.只要保持内环境稳态,生命活动就可以正常进行
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b、c、d中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6.将某离体神经放置于适宜溶液中,在一端给予适宜刺激后,测量膜电位变化,记录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c段主要是Na+通过协助扩散外流引起的
B.a点的静息电位是由K+顺浓度外流引起的
C.若增加培养液中的Na+浓度,则c点将下移
D.ce段主要是K+通过主动运输外流引起的
7.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糖被、有氧呼吸的酶、H+ B.过氧化氢酶、受体、血红蛋白、H2O
C.激素、Ca2+、载体蛋白、抗体 D.转氨酶、Na+、葡萄糖、氨基酸
8.饮酒会损伤神经系统,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麻痹了驾驶员的(  )
A.大脑、小脑 B.脑干、小脑 C.大脑、脑干 D.脊髓、小脑
9.狗进食(非条件刺激)时会分泌唾液,听铃声(无关刺激)而不进食时不分泌唾液。通过训练,狗听到铃声后也会分泌唾液,此后若再反复给狗听铃声而不喂食,则最终狗听到铃声也不分泌唾液。针对该实验现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狗进食分泌唾液与听到铃声分泌唾液都需大脑皮层参与
B.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以进食分泌唾液为基础而形成
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D.条件反射消退是把原先兴奋性效应信号转变为无关信号
10.某人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脊髓胸部完全折断、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该伤者将会出现下列哪种症状( )
A.刺激下肢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听觉丧失而听不懂他人讲话
C.大小便失禁 D.任何反射均不能发生
11.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 )

A.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12.如图是某动物一反射弧模式图,b处细胞膜外接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感受器,②代表效应器
B.③处完成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C.a处接受适宜的刺激,此时该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a处接受适宜的刺激,b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2次
13.下图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图中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当神经冲动抵达突触前神经元的末梢时,诱导Ca2+内流,促进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释放神经递质,使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Ca2+浓度会影响乙酰胆碱的释放,进而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B.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Na+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C.乙酰胆碱与Na+一起进入突触后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将持续兴奋
D.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因此兴奋传递的速率比在神经纤维上要慢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图表示人体内的内环境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中的Na+、K+含量均高于细胞内液
B.长期卧床的病人,可能会因为③中蛋白质含量减少而引起组织水肿
C.碱性物质可与①中的H2CO3反应,使①中pH稳定在7.35~7.45
D.水疱主要是由①中的水大量渗出到③形成的
15.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①毛细血管壁、②红细胞、③血浆、④细胞内液、⑤组织液,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和⑤的成分完全相同,都是一种盐溶液
B.葡萄糖由③到达②的过程,依靠协助扩散来完成
C.②中的O 进入④中被利用,至少穿过12层磷脂分子
D.③与④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④中不含蛋白质
16.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内容物的释放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神经递质在②处的运输需要ATP供能
C.突触前膜能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过程
D.神经递质会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更易产生动作电位
17.如图为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则除b点以外,c、d、e点均可检测到神经冲动,据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单向传导的
B.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导的
C.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受突触限制
D.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需要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传导媒介
18.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感觉性记忆的信息大部分会迅速消退
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
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
D.参与小组讨论,只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参与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解答题
19.(16分,每空2分)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A液的名称 ,C液的名称 。其中A液与C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2)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和 有关。
(3)图2中标号②代表的系统是 。由图2可知内环境的功能是 。
(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20.(12分,每空2分)可卡因可引起人体多巴胺作用途径的异常,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是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合成后储存在[①] 中,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多巴胺以 方式被释放,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③] 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单位变化,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 。
(2)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 (填上升或下降)。长期刺激后,还会使突触后膜上③的数量 (填“增加”或“减少”),使突出变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这是吸毒上瘾的原因之一。
21.(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下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2)缩手反射时,突触小泡中的信号物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 (2分)。兴奋不能由h传到g的原因是 (2分)。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 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 (填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突触小体中与突触小泡的形成和释放有关的细胞器是 (2分)。h上的受体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22.(10分,每空1分)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①、②、③、④是构成人体体液的不同成分,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 。
(2)体液包括 和 。图中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 ,④表示 。
(3)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 , 等。
(4)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为 。
A.7.25~7.35 B.7.35~7.45 C.7.45~7.55
23.(10分,每空1分)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效应器的是由 组成。
(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 (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 +内流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 。
(3)如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 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则图4的指针有何变化? (向左/向右/不变)。
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 +内流引起的是 区段的变化。
(4)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此反射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 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 ,但还会受 控制。
高二生物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C B B D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B C BC BC BD BCD AC
19.(1) 血浆 组织液 A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C液中蛋白质含量少
(2) 无机盐 蛋白质
(3) 呼吸系统 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0.(1) 突触小泡 胞吐 特异性受体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2) 上升 减少
21.(1) 感受器 d
(2) 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 神经中枢 a、b、c、d、e
(4) 高尔基体、线粒体 蛋白质
22. (1) 内环境
(2)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3) 酸碱度 温度
(4) B
23.(1) 运动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组成
(2) h 协助扩散
(3) AB 向左 BC
(4) 非条件 大脑皮层 脊髓 大脑皮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