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 背景:
(1)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道学家把儒家经典奉为“扶天纲,立地纪”的神圣。
(4)正直清廉的李贽,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自称异端。
2. 代表作:《焚书》《藏书》。
3.思想主张:
(1)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思想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3)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4.影响和实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核心突破:李贽的思想只是反对盲从孔子,并非全面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
,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儒家传统道德,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战斗精神。但其思想并没有从
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例题1:《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
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
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B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例题2: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
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C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历史地位: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2. 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3.思想主张:
(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4.影响: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核心突破: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中的哪些思想对“梁启超、谭嗣同倡民权共和之说”极有力焉?
答案: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
例题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C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背景: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朝政混乱,社会危机日益加剧。
2. 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
3.思想主张:
(1)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4.影响: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学风的先河。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核心突破:经世致用
(1)实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精神。
(2)特点:①以实用为宗旨,发扬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的求实精神,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②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实际的倾向,强调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③常常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
例题4:(2013-2014学年河北省高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A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历史地位:明清之际的进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2. 代表作:《船山遗书》(包括《周易外传》《读通鉴论》等)。
3.思想主张:
(1)世界是物质 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
规律可循。
(2)认识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3)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4.影响:他的唯物思想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核心突破: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并不是对儒学的否定,而是对儒学中不符合时代潮流的落后成分进行改造,是一种批判继承。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使他们并未建立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他们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封建传统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例题5: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B 核心突破: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1)经济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阶级因素:工商业者阶层队伍的壮大。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进步思想家要求摆脱思想束缚。
(4)政治因素: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例题6: (江西省吉安县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有学者认为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
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
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A 核心突破: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2.反封建专制。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强调“经世致用”,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例题7:(河北省南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核心突破: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原因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专制统治,大兴文字狱,压制反清的民主思想。
B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例题8:(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
A.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讲】单元总结一、知识结构
二、线索梳理
1.中国古代儒学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孔子提出“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2)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程朱理学”是宋代理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儒家思想社会政治地位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