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3 16:2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塔什库尔干谷地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是由冰川侵蚀形成的“U”形谷地,地势西高东低,塔什库尔干河贯穿全境。曲曼古湖是由曲曼滑坡体堵塞塔什库尔干河干流形成的堰塞湖。如图示意塔什库尔干谷地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曲曼滑坡体发源于( )
A.南部山脊 B.南部沟谷 C.北部山脊 D.北部沟谷
2.当曲曼古湖水位达到最高时,湖面的海拔为( )
A.2800—3000m B.3000—3200m C.3200—3400m D.3400—3600m
中国西北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和青藏高原北部,主要由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构成。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出现了转型信号。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转型信号呈东扩发展趋势。下图示意1961—2022年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年降水量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出现转型的信号是( )
A.暖干 B.暖湿 C.冷干 D.冷湿
4.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转型信号出现后,当地气候呈现的特征是( )
①温度升高,地表蒸发加剧②温度下降,地表蒸发减少
③大气中水汽转化成降水的效率提高④大气中水汽转化成降水的效率下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粮食生产机械化密度是指粮食生产总量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比值。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技术等要素的稳定投入。中国粮食主产区面积达380.09万平方千米,较大的地理空间跨度使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差异。下图示意中国粮食主产区和主产核心区农业发展的空间分区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我国粮食主产核心区主要分布于( )
A.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地形阶梯过渡区 D.一年一熟区
6.推测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机械化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是( )
A.四川 B.湖南 C.黑龙江 D.内蒙古
7.我国粮食主产核心区最优效率发展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
A.农业备用耕地面积广 B.水热组合条件较好
C.农业劳动力流出少 D.农作物受自然灾害影响小
月球绕地月质心运行的轨道呈非标准椭圆状,月球与地球之间的最近距离为35万千米,最远距离为40万千米,相差5万千米的月地距离变化让月亮看上去有了大小的区别。2024年首个超级月亮于北京时间8月20日2时26分现身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上空。完成下面小题。
8.出现超级月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月球位于远地点且为残月
B.月球位于近地点且为残月
C.月球位于远地点且为满月
D.月球位于近地点且为满月
9.在地球上无法看到月球的背面,主要原因是( )
A.月球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相同
B.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不规则
C.月球公转速度比自转速度更快
D.月亮在不同时期月相发生变化
10.在不考虑天气的情况下,该日超级月亮现身四川广安夜空时( )
A.英国伦敦太阳冉冉升起
B.巴西圣保罗正值日落
C.澳大利亚悉尼烈日当空
D.美国旧金山学校课间忙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杂系统由多种要素组成,各子系统间相互关联且相互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杂系统的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系统结构、功能发生显著变化。如图示意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杂系统的要素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不同时期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要素演化反映出人类( )
A.敬畏自然、利用自然、征服自然、保护自然 B.利用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征服自然
C.保护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敬畏自然 D.征服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利用自然
12.影响不同时期自然资源禀赋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气候变化②技术手段③环保意识④地球演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广东省海岸线长约4300km,海域辽阔,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但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较晚。根据海上风能资源分布情况,综合考虑海上风电建设条件、产业基地配套和项目经济性等因素,全省规划了23个海上风电场址,总装机容量6.685×107kW。下图为广东省已建成的海上风电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建设主要利用的海洋资源是( )
A.海水动力资源 B.海底矿产资源 C.海洋化学资源 D.海洋空间资源
14.为加强对海上风电场海域的利用,可融合发展( )
A.海洋牧场 B.光伏发电 C.海水淡化厂 D.海上游乐场
中国的生态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1—2023年,中国先后实施了三批共26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至此,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生态建设新理念已经基本成型。山水林田湖草沙七位一体,既涵盖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类型自然生态系统,也包括了农田等人工生态系统。下表示意“三北”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七位一体“皮”“毛”兼治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七位一体系统治理 “皮”—承载力—生态用地
山 水 湖 沙
“毛” —生产力 —以水定绿 林 阴山/贺兰山/六盘山/祁连山 河岸林(胡杨等) 湖岸林(柽柳等) 防护林(新疆杨)
田 经济林/水源涵养 宁夏银川平原灌区 内蒙古河套灌区 绿洲防护林
草 山地草原 草甸草原 湿地—草原 荒漠草原
“三北”工程空间布局 东部雨养植被区 中部多源水养区 西部雪水灌溉区(>300mm) (100—300mm) (<100mm)
15.“三北”山水林田湖草沙七位一体“皮”“毛”兼治工程主要治理( )
A.田和草 B.林和山 C.草和湖 D.沙和水
16.七位一体兼治工程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
A.治理周期较短,生态系统功能恢复见效较快 B.治理措施简单,治理资金和技术投入较少
C.实现全域治理,生态系统整体修复功能提升 D.治理方向明确,治理技术和方案可全面推广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地貌独特,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南北跨纬度近6度(24°29'—30°04'),赣南、赣中和赣北气候条件存在显著差异。稻油轮作是高效利用气候资源的一种主要种植制度。作为中国双季稻优势产区,江西省双季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0%,是全国双季稻种植比例最高的省份,同时江西省也处在冬油菜长江流域主产区内,是油菜生产的适宜区域。气候变暖对江西省水稻和油菜种植具有一定影响。下图示意2011—2022年江西省油菜收获日期和水稻移栽日期的空间分布。
(1)指出2011—2022年江西省油菜收获日期和水稻移栽日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气候变暖对江西省油菜种植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请为江西省油菜和水稻种植区应对气候变暖提出合理的措施。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源涵养是自然环境的一项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内陆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复杂,自然环境十分恶劣。1999年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同地形区种植的林草种类不同,其中,河谷平原区、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山区均以乔、灌、草结合为主,农灌区以新疆杨乔木为主,沙漠区以灌草类为主,许多地区水源涵养能力强。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形分区、1982-2020年黄土高原水源涵养能力及其变化率。
(1)判断该地区水源涵养所对应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类型,并加以说明。
(2)退耕还林还草后,黄土高原农灌区水源涵养能力呈下降趋势,请说明理由。
(3)退耕还林还草后,黄土高原水源涵养能力总体有所提高,试分析其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攀枝花市是中国西南地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20世纪50年代,为改变中国工业分布不平衡状态而实施的“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将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开发确立为重要任务,攀枝花市遂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钢铁、钒钛冶炼基地和水电开发基地。2013年,国家批准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攀枝花市迎来历史发展的新机遇。图示意攀枝花市区位。
(1)指出20世纪50年代,影响攀枝花市成为“三线建设”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因素。
(2)说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设立,给攀枝花市带来的具体发展新机遇。
(3)为防止攀枝花市重走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枯竭而衰落的老路,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A A C B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D A D C
17.(1)油菜收获日期和水稻移栽日期均呈南早北晚分布;中部丘陵和山区油菜收获日期和水稻移栽日期略晚于同纬度平原地区。
(2)气温升高导致油菜生长周期缩短,品质和产量降低;暖冬使病虫害越冬基数增加,威胁油菜生长;春季高温干旱频率增加,影响油菜开花结荚。
(3)选育耐高温、抗逆性强的油菜和水稻品种;根据气候趋势调整播种期和移栽期,避开高温敏感期;加强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增强抗灾能力。
18.(1)类型:调节服务功能。退耕还林还草后,植被与土壤对降水的截留、下渗、蓄积能力提升,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增多;退耕还林还草后,土壤中的根系、微生物数量增多,土壤空隙变多,土壤持水量变大。
(2)农灌区退耕还林以引种乔木为主,耗水量显著高于原农作物,人工林蒸腾、耗水量激增;植被配置单一,缺乏乔、灌、草多层次搭配,导致水分利用效率低;退耕还林区与农灌区共用黄河水,生态补水量增加,导致农业用水指标压缩。
(3)退耕还林还草后,气温降低,云雾增多,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地表蒸发量减少;土壤中的根系和微生物数量增多,土质变得更加疏松,蓄水量增加等。
19.(1)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充足;战略安全需求
(2)提升钒钛等优势资源的深加工能力,提升资源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产业结构由初级加工向高新技术、精深加工转型。增加攀枝花市的影响力,吸引更多高端技术人才和投资,助推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吸引了大量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3)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降低对传统资源型产业的依赖。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