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23 14:5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蓝细菌是一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生物,它的存在使整个地球大气从无氧状态发展到有氧状态,在生物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的光合酶基因位于拟核的染色体上
B.蓝细菌中参与光合酶合成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C.蓝细菌的叶绿体膜上含有光合色素
D.将蓝细菌放入清水中会吸水涨破
2.芦山县龙门花生种植历史悠久,其黑花生因味道与众不同,回味甘甜而广受喜爱。黑花生富含硒、铁、锌等元素。下列关于花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龙门黑花生中微量元素硒、铁、锌高于普通红花生,故营养价值更高
B.花生油是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其碳链骨架中存在双键所以熔点较高
C.与糖类相比,花生油中C、H含量高,因此等量花生油比糖类含能量多
D.花生油经人体消化吸收后,适当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糖类
3.细胞蛇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器,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其呈线性、环形或“C形”结构。研究发现细胞蛇的成分是代谢酶,其装配与释放过程如图。这一结构可减少酶活性位点的暴露,从而储存一定量的酶,且不释放其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蛇、核糖体、中心体都是无膜的细胞器
B.细胞蛇的装配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C.细胞蛇的装配和释放过程可调节胞内酶活性
D.细胞蛇数量较多的细胞,代谢相对较弱
4.下列关于教材实验创新的尝试,合理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加斐林试剂甲液1mL,乙液4滴,紫色效果更明显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用无水乙醇洗去浮色,实验现象更明显
C.“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用水绵代替黑藻,观察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的情况更明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用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可简化实验步骤
5.生物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应用于生产生活才能造福全人类,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伦理问题的论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生物可能通过花粉杂交影响非转基因生物
B.对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流行性疾病
C.人类基因编辑可用于编辑出完美婴儿,以实现优生优育
D.“只要有证据表明产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不属于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6.动物肠道中的纤维素降解菌多样性高,但大多未被分离和培养。我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的方法,具体流程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肠道细菌扩大培养时,应摇床培养以增加溶解氧并增大菌体与培养液的接触
B.该方法还需添加氮源、无机盐、水等物质供纤维素分解菌利用
C.过程③中纤维素对细菌有高亲和力,有利于纤维素化磁性纳米颗粒粘附细菌
D.该方法分离菌体的效率与细菌的浓度和纤维素化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浓度有关
7.产黄青霉菌生产青霉素的发酵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补料”是指补充培养基,其成分有花生饼粉、玉米浆、葡萄糖、磷酸二氢钠等。下列关于该发酵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产黄青霉菌分离纯化时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B.“种母培养”时采用液体培养基有利于增加产黄青霉菌的数量
C.产黄青霉菌为异养厌氧型真菌,添加的磷酸二氢钠具有多种作用
D.向主发酵罐添加pH调节液是因为环境条件会影响青霉素的形成
8.辣椒素是食品调味料的重要成分,辣椒素可通过下图途径获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对外植体进行灭菌以防止后续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且有利于获得脱毒苗
B.过程①②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相同
C.辣椒素是辣椒的初生代谢产物,可通过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D.脱分化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光照,再分化过程中光照可诱导植物形态建成
9.中华猕猴桃果实大、抗寒能力弱,狗枣猕猴桃果实小、耐低温。研究人员尝试培育抗寒能力强且果实大的猕猴桃新品种。方案1:中华猕猴桃和狗枣猕猴桃进行体细胞杂交;方案2:对中华猕猴桃或狗枣猕猴桃的体细胞进行诱变处理,再培育成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方案1和2中均需要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猕猴桃的体细胞
B.方案1可以采用灭活病毒诱导法或离心法诱导两种猕猴桃的原生质体融合
C.方案2宜选择猕猴桃的愈伤组织进行处理,且需大量筛选细胞
D.方案1使用的化学试剂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秋水仙素等
10.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制药、疾病治疗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哺乳动物受精卵至原肠胚阶段,用于胚胎移植
B.培养干细胞并诱导分化,用于治疗细胞损伤或病变
C.培养正常细胞并观察药物对其的影响,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D.培养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癌症及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11.马丁达比犬肾脏细胞(简称MDCK细胞)是流感病毒感染研究使用最多的细胞系,也是分离、扩增和纯化的流感病毒较理想的细胞系。有关MDCK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培养MDCK细胞过程中会出现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的现象
B.流感病毒侵染MDCK细胞后利用自身遗传物质和原料合成子代
C.培养MDCK细胞,需要为其创造95%O2和5%CO2的气体环境
D.培养MDCK细胞时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减少杂菌污染
12.线粒体功能同时受线粒体DNA(mtDNA)和核DNA(nDNA)的双重调控。线粒体遗传病是指由mtDNA或nDNA突变导致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异常,使细胞出现功能损伤的疾病。为治疗mtDNA突变导致的线粒体遗传病,某科研团队通过第一极体移植得到了“三亲小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亲小猴”的诞生涉及核移植、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B.供体猴细胞核中的致病基因不会遗传给“三亲小猴”
C.该过程属于有性生殖,动物细胞培养是“三亲小猴”形成的基础
D.直接用患者猴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也可培育出“三亲小猴”
13.南通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猪肝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向猪肝组织块中加入研磨液进行充分研磨
B.过程②过滤后弃去滤液,取纱布上的丝状物
C.过程⑤加入酒精后,也可将溶液倒入离心管离心后取上清液
D.过程⑥中A、B试管均会出现蓝色,但B试管中蓝色更深
14.RT-PCR是将RNA逆转录(RT)成cDNA(与mRNA互补的DNA单链)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相结合的技术,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Ⅰ获得cDNA的过程与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B.图中A、B两种引物在72°C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到模板链
C.图中子链的合成均是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从引物的一端开始的
D.过程Ⅱ中,若进行6轮循环,则共需要加入引物的数量为63个
15.限制酶的发现为DNA的切割和功能基因的获得创造了条件。限制酶Sa3AI、ECORI、BamH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为↓GATC、G↓AATTC、G↓GATCC。含某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如图所示,若利用质粒A(含限制酶Sa3AI、ECORI、BamHI的酶切位点各1个)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为克服目的基因和质粒A的自身环化以及目的基因与质粒的任意连接等,应该如何选择限制酶(  )
A.用限制酶EcORI或BamhI处理含某目的基因的DNA和质粒A
B.用限制酶Sa3AI和BamHI处理含某目的基因的DNA和质粒A
C.用限制酶Sav3AI和EcoRI处理含某目的基因的DNA和质粒A
D.用限制酶EcORⅠ和BamHI处理含某目的基因的DNA和质粒A
二、解答题
16.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质膜顶区具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可使细胞内形成较高的葡萄糖浓度,在质膜基底区的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则可沿浓度梯度运出葡萄糖(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SGLT1吸收葡萄的方式是 , (填“需要”或“不需要”)ATP水解直接供能。
(2)血糖除图中来源外,还可来自 (答出两点)。
(3)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人体细胞将胰岛素原加工形成胰岛素的过程发生在胰岛B细胞的 结构中。
(4)研究发现,与GLUT2结构功能相似的GLUT4只存在于胰岛素敏感组织细胞中,如心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细胞。这些细胞内有GLUT4存储囊泡。根据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功能,结合GLUT4的结构与功能,尝试开发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 。
17.虹链农业是山东省曹县设计完成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模式,该模式运用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生态工程的方法,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在创建生态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下图是虹链农业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蚯链农业的建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2)垃圾处理产生的有机肥蚓液酵素有利于农场作物的生长,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
(3)蚯链农业中对垃圾进行多次利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 。
(4)牧场牲畜摄入蝇蛆、黑水虻的能量去向包括 和 两方面。
18.细菌纤维素(BC)是由驹形杆菌等微生物合成的D-葡萄糖基聚合物组装成的纤维素网。BC漂浮在空气-水界面,像生物膜一样包裹和保护生长的细胞。在生物医药、食品工业等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前景。研究人员利用HS培养基从米醋中成功分离获得高产菌株欧洲驹形杆菌-FET1。为降低BC生产成本,研究人员尝试将稻米糠转化为高效BC发酵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理性质分析,分离FET1的HS培养基与BC发酵培养基的区别是 。
(2)图1为BC发酵动力学曲线,据图分析,稻米糠直接用于BC发酵无法成功的原因是 。
(3)科研团队现已探知稻米糠在不同条件下发酵的BC产量如图2、3所示。欲进一步提高BC的产量,现探究乙酸和酶联合使用是否存在最优组合,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
(4)工业化利用稻米糠进行BC发酵的中心环节是 ,BC发酵是高耗氧过程,为保证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供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出2点)。
19.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转基因绵羊,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IX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A需将人凝血因子IX基因与 启动子等调控元件重组在一起,该过程需 酶,通过 法将A导入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2)受体细胞应选用 期的卵母细胞,核移植之前,必须先去掉卵母细胞的核,“核”是指 ,去核的目的是 。
(3)进行胚胎移植前,需对代孕母羊进行 处理,目的是 。对移入子宫的重组胚胎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重组胚胎在代孕母羊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20.科学家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治疗罕见的尿素代谢疾病—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1缺陷症,实现了为单个病患量身定制基因编辑治疗。利用CRISPR/Cas9复合体进行基因编辑时,复合体首先会定位非模板链目标序列上的PAM序列,如5′-NGG-3′位点(N表示任意一种碱基),然后利用向导RNA(sgRNA),与该位点5′端相连的序列互补配对,若能够互补,Cas9会切割互补序列某位点,可实现基因定向改造,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实现精准治疗的关键在于设计一条精准识别异常基因的sgRNA,其原理是 。Cas9催化DNA分子双链上的 化学键断裂。
(2)该系统在寻找靶位点时,可能在非目标位置发生切割,原因是 ,因此在设计sgRNA时,sgRNA的长度尽可能 (选填“长”或“短”)。
(3)设计sgRNA需要患者突变的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1(CPS1)基因序列,科学家根据正常人体细胞中CPS1基因序列作为参考设计引物,以 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突变CPS1基因,再以CPS1基因设计分子探针,靶向基因组分析发现,突变CPS1基因模板链第1003位碱基由C变为T,第2140位碱基由G变为T,请从下图分析患者发病的原因 。
(4)十年来,华人科学家张峰及其团队发现的CRISPR/Cas9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今年2月,张峰团队又发现了基因编辑新系统——TIGR-Tas系统,其编辑原理为tigRNA引导Tas蛋白到特定切割位点,Tas蛋白在间隔区第5位碱基互补的3′端切割双链DNA。如图所示:
对比CRISPR/Cas9系统,据图分析TIGR-Tas系统的优点 。
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D C A C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A D D
16.(1) 主动运输 不需要
(2)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3)内质网、高尔基体
(4)增强GLUT4基因的表达并促进GLUT4从存储囊泡向细胞膜的转移
17.(1)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垃圾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 循环、整体
(2)分解者将城市垃圾中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被农场作物吸收利用
(3)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4) 牲畜的粪便量 牲畜的同化量
18.(1)前者是固体培养基,后者是液体培养基
(2)BC发酵利用的碳源是还原糖,而稻米糠中富含纤维素,还原糖含量低。
(3)用不同乙酸添加量分别与3种酶组合,每组接种等量FEF1并处理等量稻米糠,相同条件下发酵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BC产量并与图2、图3对比分析
(4) 发酵罐内发酵 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加快搅拌速度
19.(1) 乳腺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的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显微注射
(2) MⅡ 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保证重组细胞的核遗传物质来自整合有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
(3) 同期发情处理 为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 不会
20.(1) sgRNA与目标基因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磷酸二酯键
(2) 非目标位置存在与靶位点高度相似的序列(或sgRNA较短,特异性低) 长
(3) 患者DNA 突变CPS1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使转录出的mRNA上终止密码提前出现,翻译提前终止导致肽链变短,CPS1活性降低或丧失
(4)tigRNA配对目标DNA的两条链,特异性更强;(TIGR-Tas系统不依赖PAM序列,可应用范围更广;TIGR-Tas系统能在目标DNA的特定位点切割,编辑更精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