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香粒和皱叶
高一生物试题
2025.7
B.A/a和B/b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F1产生的配子中Ab和aB共占1/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D.F2无香粒皱叶中纯合子占1/100
注意事项:
4.图1表示某果蝇体内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图2表示用不同颜色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荧光分别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后,荧光点随分裂过程移动的情况,①一④表示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荧光点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赤道板位置
图2
r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A.图1的C细胞是A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
烘
1.我国科学家把单倍体酵母菌细胞的16条染色体改造后串联成一条染色体,得到仅含单
B.图1的B、C细胞分别为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条染色体的酵母菌SY14。SY14与野生型酵母菌(2n=32)共培养时,能正常存活和生
C.图2不同荧光标记的着丝粒所在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定相同
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图2的③→④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串联染色体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
B.串联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5.减数分裂存在异常途径①和②。途径①:在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联会受阻,姐妹染色
C.SY14细胞中的等位基因成对存在
D.SY14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单体分离,直接形成配子。途径②:仅在减数分裂Ⅱ无法形成纺锤体,导致配子异常。若
2.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M/m和N/n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
基因型为ABb的植物发生上述异常,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他个体均表现为显性性状。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杂交实
A.经途径①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均为AaBb
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经途径②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不可能为Aabb
杂交实验
实验结果
C.经途径①和②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数均相同
D.经途径①和②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均可育
实验一
绿叶(甲)自交
均为绿叶
6.图1是果蝇细胞核DNA复制的电镜照片,其中的泡状结构为复制泡。图2表示其中一
9
实验二
绿叶(甲)与紫叶(乙)
绿叶:紫叶=1:3
个复制泡中的DNA复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三
绿叶(甲)与紫叶(丙)
复制起点
A.甲的基因型是mmnn
B.乙自交,子代中绿叶:紫叶=1:15
C.若实验三的结果是绿叶:紫叶=1:l,则丙的基因型为Mmnm
图1
图2
D.若实验三的结果是均为紫叶,则丙的基因型有5种
A.图1出现多个复制泡的原因是DNA复制可从多个起点开始
3.某水稻品系的籽粒香味和叶形的遗传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纯合的香粒皱叶与
B.图1不同大小复制泡的双链区中嘌呤数/嘧啶数均为1
无香粒正常叶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中香粒皱叶:无香粒正常叶:香粒正常叶:
C.图2子链a、b中游离的磷酸基团均位于该链的右端
无香粒皱叶=66:16:9:9。不考虑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图2子链c、d的延伸方向与解旋酶的移动方向相同
高一生物试题第1页(共8页)
高一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