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8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8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17:0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掌握“期、舍、去、引、顾”等实词及“不(fǒu)”的通假用法,准确翻译关键句。通过断句训练,形成文言文语感。
思维能力:分析友人“无信无礼”的逻辑漏洞,学习辩证反驳技巧。
通过对话细节推断人物心理与事件因果。
审美情趣:品味《世说新语》简练传神的语言风格,赏析陈元方形象塑造的精妙。
文化自信:理解“信”“礼”的传统美德,联系现代道德规范,传承中华价值观。初步认知《世说新语》的文学史地位及魏晋士大夫品格。
教学重点
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咏雪》认识了两个孩子— —谢朗和谢道韫,感受到了他们的聪慧,领会到了语言的优美。今天我们再来通过《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行》来认识另 一 个孩子— —陈元方。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板书:陈太丘与友期行
大家读题目,说说题目什么意思。(教师提示“期”字的意思,引导学生得出题目正确的解释。)
二、初读感知
1.听课文朗诵,注意字词读音、文章断句。
期(qī):约定。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舍(shě):舍弃,丢下。
例句:“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qù):离开。
例句:“待君久不至,已去。”
引(yǐn):拉,牵拉。
例句:“友人惭,下车引之。”
顾(gù):回头看。
例句:“元方入门不顾。”
不(fǒu):通“否”,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例句:“尊君在不?”
断句指导(朗读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明确: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方正》。《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友人迟到责怪陈太丘,并对子骂父,元方据理反驳。
三、解读文本
1.整体感知元方性格。
《咏雪》中的孩子有智慧,善于表达,语言优美。那么,本文中的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明确:元方讲信明礼、聪明、不卑不亢,敢于指出他人问题,敢于捍卫亲人尊严,有良好家教。
2.理解“方正”,把握人物形象。
元方也像《咏雪》中两个孩子一样机智聪明,也是善于说话,《咏雪》被选入《世说新语》的《言语》篇。但作者把这篇文编入《方正》篇,分析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补充:方正一词,指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主要通过记载言语、行动、态度等方面,来表现人物身上的正直品质。
(1)读文章,找出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提取表现人物方正的句子。
句子: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明确:这句话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元方的不卑不亢,懂礼识仪。元方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父亲的言传身教,对他影响很大,他有良好的家教;对于有错在身,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还怒骂别人的友人,年纪小小的元方据理抗辩,有理有据公正客观地批判别人,同时维护自己父亲的尊严,可见他的“方正”之气。元方语言中“家君”一词,作为谦辞的使用,体现元方的明礼。
(引导学生找出友人的一个用词“尊君”,结合课后习题理解古代汉语中大量的谦辞和敬辞的使用。) 元方的语言符合“信”“礼”,正是因为他讲信明礼,所以才将本文选入《方正》。
(2)找出描写元方动作的句子,评析元方是如何做到方正的。
句子:元方入门不顾
明确: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率真方正的孩子,对于失信而又粗鲁责骂自己父亲的友人,表现出强烈的义愤,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
(3)运用朗读表演,表现“方正”。
如何通过我们的朗读体现元方的方正呢 请同学们用批注的方法,从人物的表情、心理、语气、语速等方面,分析元方和友人的两次对话,之后学生个人展示,分角色小组展示,换角色演读展示,通过语气、节奏、重音等将人物的方正特点朗读出来。
举例:父亲的友人理直气壮,觉得自己一点儿错没有,于是怒目圆瞪、声调高昂、义愤填膺指责别人失信,傲慢无礼。对于自己不守时,避而不谈,把矛头都指向陈太丘,狂躁气愤地骂了陈太丘。
举例:元方很气愤,但是他没有急躁,而是冷静机智的回击父亲的友人。
四、把握主题
《世说新语》中有众多篇目,编者为什么要选出自《言语》的《咏雪》和出自《方正》的《陈太丘与友期行》两篇让我们学习呢 这两篇文让我们有什么收获启示
明确:两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有年少聪明、智慧的孩子,有的孩子擅长优美的语言,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有的孩子正直、讲信明礼,有很好的道德修养。编者希望我们新一代少年聪明智慧,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道德修养。这是编者对我们的期待。
课堂小结
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与诚信为伴,做品行正直的人!同礼节为友,传祖国文明精髓!
布置作业
1.背诵文章。
2.搜集有关“信”“礼”的名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