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汉字,会写要求会写的汉字。
2.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了解数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境中恰当运用数量词。
3.初步了解不同树木的基本特点和四季农事。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喜欢大自然的丰富美妙。
【核心素养】
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教学重点】
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了解数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境中恰当运用数量词。
【评价任务】
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
(1)《场景歌》
A.我会分辨
园(花园)—圆(圆形) 从(从来)—丛(丛林)
处(到处)—外(外面) 群(一群)—裙(裙子)
铜(铜号)—桐(梧桐)
B.多音字
行xíng(行走) háng(银行) 只zhī(一只) zhǐ(只有)
把bǎ(火把) bà(伞把) 号hào(铜号) háo(号叫)
C.我会用量词
一(块)橡皮 一(把)尺子 一(朵)蘑菇 一(道)彩虹
(2)《树之歌》
A.我会分辨
杨(杨树)—扬(表扬)壮(粗壮)—状(形状)
桂(桂花)—娃(娃娃)季(季节)—李(姓李)
棉(棉花)—绵(绵羊)
B.反义词:(高—矮 (冷—暖)
C.我知道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思: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一个人才。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意思: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乡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去的。)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意思:树木没有根基就不会再生长,人没有志向是不会成功的。)
(3)《拍手歌》
A.我会分辨:熊(熊猫)—能(能力)歌(歌声)—哥(哥哥)
B.近义词:新奇—新鲜 伙伴—同伴 嬉戏—玩耍保护—爱护
C.动物大集合
孔雀 大雁 老鹰
答:都有“隹”,“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隹”的字与禽类有关。本义是表示短尾鸟。
锦鸡 黄鹂 天鹅
答:都有“鸟”,与动物中鸟类有关。
D.理解意思
孔雀锦鸡是伙伴:孔雀和锦鸡外形相似,羽毛颜色都很艳丽。
唱不休:是指黄鹂和百灵鸟叽叽喳喳不停地歌唱,像是森林中的歌唱家。
(4)《田家四季歌》
A.多音字
一场(cháng)雨—广场(chǎng)
好了(le)—了(liǎo)解
B.我知道
播种 插秧 耕田 采桑 除草 割麦 打谷 积肥
C.词语积累
喜洋洋 笑盈盈 兴冲冲 乐呵呵 白花花 金灿灿 亮晶晶
D.理解意思
桑叶儿正肥:文中的“肥”指的是桑叶长得茂盛。
农事:指农民的农业活动。
归来戴月光:文中“戴”指的是月光洒在了农民伯伯的身上。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阅读《假如风有颜色》完成课后题。
假如风有颜色
假如风有颜色,那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更生动。
假如风有颜色,春天的风应该是绿色的,春天百花盛开,绿色的风吹在盛开花朵的脸上,就像给各种各样的花配上绿叶,美极了。
夏天的风应该是浅蓝色的,因为夏天天气很炎热,浅蓝色看起来很凉爽。
秋天的风应该是金色的,因为秋天是收成的季节,金色使人有丰收的感觉。
冬天的风应该是黄色的,因为黄色能使人觉得暖和。
假如风有颜色,世界将变得更加美丽。
1.春天的风应该是 色,夏天的风应该是 色,秋天的风应该是 色,冬天的风应该是 色。
2.夏天的风为什么应该是浅蓝色的?
3.假如风有颜色,你觉得风应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
本组课文围绕“大自然中的场景、事物”这一专题编排的,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了解数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境中恰当运用数量词。初步了解不同树木的基本特点和四季农事。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喜欢大自然的丰富美妙。
五、评价检测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场(chǎnɡ chánɡ)院里,李伯伯在晒粮食。他是农业生产的行(hánɡ xínɡ)家,每年的秋天他都会有一场(chǎnɡ chánɡ) “秋收行(hánɡ xínɡ)动”。
2.看拼音,写词语。
(1)公园里的sōnɡ bǎi 和fēnɡ树长得特别茂盛,我们要bǎo hù好这些树,因为它们是我们的好pénɡ yǒu。
(2)一qún红lǐnɡjīn在田里体验到了nónɡ 民伯伯的xīn kǔ。
3.我是查字典的小能手。
生字 应查的部首 除去部首几画 读音
紫
梢
酸
辉
4.把句子补充完整。
(1)己所不欲, 。
(2) ,言而有信。
(3) ,叶落归根。
(4)不以规矩, 。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