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黑龙江省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黑龙江省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1 10:14:55

文档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
考试用时: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阁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风洞是一种空气动力实验管道状设备,由洞体、驱动系统和测控系统组成。它通
过人工方式产生和控制气流,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国气体的流动及空中各种复杂的飞
行状态,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常用来测试与周围空气流动有苦
的工程应用。作为地面上人造的“天空”,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试验最常用、最有效
的工具.成为现代飞机、导弹、火箭等研制定型和生严的“绿色通道”
风洞洞体主要用于测量和观察模型,试验段上游有稳定段和喷管稳定段的作用
是提高气流的平直度和减小气流的素乱程度,喷管则是将气流加速到所需的速度:试
验段下游一殷有扩散器,用于降低流速和残余速度损失,还有一个排气段,用于将风
洞外的气流或回流段引导至风洞入口。为便于实现和测量,风洞试验中,模型一殷固
定不动,而让试验气体高速流过模型,相当于将研究问题坐标系固定在飞行器上。当
然,电有一种更接近实际问题的试验樸式一气体不动而模型运动,其田难就在于模
型的高速发射、回收以及测量。
以膨胀管风洞为例,驱动系鸵主要依靠活寒驱动和膨胀管加速。活塞驱动段,通
过控制高压空气的释放驱动活塞运动,完成驱动轻质气体压缩。高压空气的内能转化
成活塞机械能,再转换成轻质气体机的内能。在压缩终了,活塞将以一定进度与活塞
压编管底部以及央膜环碰撞,压缩过程中产生高温、高压。膨胀管加速采用多级、分
次加速方法,经活塞婴动的轻质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控制第一道膜片破裂,形成第一
道激波,进入至徵波驱动 。第一道激波使低压端中气体湿度和压力升高,产生第·
次加速,此后激波通过全部试验气体后击破第二道膜片形咸第二道激波,洗入激波被
动驱动段。第二道教波促使放动驱动段内气体温度和压力升高,产生第二次加速,达
到一定压力击攻第三道膜片,澈波进入膨胀加速段,使试验气体第三次加速,在加速
同时试验气体的温度、压力亦随之下降。经过三次依次加速,试验段内气体具有很高
的速度和较高的焓值,从而具备模拟飞行器气流状态。此外,由于膨胀管风洞在试验
段前增加了喷管,扩大了膨胀管的试验流场均匀区,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膨胀管的试验
时间。
(搞编自《风洞究竟是什么?》《国之重器缔造者:中国风洞如何领先世界?》)
村辨二:
1936年,旅美归来的伍荣林教投在南京主持建造国内首座1.2来回路式低速风洞,
开创了中国风洞遑设的先河,为中国风洞亭业搭建起最初的框架。他提出的串联双试
验段风羽理念,至今仍在气章局仪器校准中炭挥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进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2.(C风洞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发的核心工具,但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发涉及材料、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多领域的技术,因此“完全掌握”表述错误)
3.D(D项中不属于风洞技术的运用,而是风洞技术的教育。)
4.①科学严谨,大量使用“激波驱动”“马赫数”等术语介绍风洞技术,准确而专业。
②形象生动,使用“天空”“绿色通道”“超级巨龙”“飞行走廊”等词语,增强可读性。
(每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
5.①坚持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推动中国风洞从仿制走向原创,进而实现全球领跑。
②几代科研工作者持之以恒的研究,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③多领域协同发展,风洞技术不仅服务于航空航天,还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开发、民用航空等领域,技术积累的广泛性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④国家对风洞技术的持续投入和战略重视,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技术突破提供了资源和保障。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6.A( A“也预示着一场激烈冲突即将爆发”错。李宁玉画草,暗示李宁玉找到了传递情报的方法,为下文李宁玉利用画中的小草传递情报做了铺垫。)
7.B(B“老鬼的身份也逐渐浮出水面”错误。老鬼的身份是在结尾才点出来的。)
8. ①说自己服毒而亡,向司令员表达自己的忠诚,以示自己不是“老鬼”;说自己因公殉职,既是对家人的安慰,也是对家人的保护。
②对死亡方式的差异性描述主要是为了打消机关长等人的疑虑,传出情报,体现了李宁玉作为地下工作者的智慧和勇气。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满分)
9.①老鬼是谁这一悬念贯穿全文,整个故事围绕着揭露老鬼的身份展开。
②老鬼的身份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机关长对李宁玉等人的怀疑、审问和调查,以及李宁玉等人之间的争论,李宁玉服毒而死等情节都围绕着老鬼的身份展开。
③老鬼身份在最后揭示,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以此体现了作为地下工作者的机智勇敢、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精神品质。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 BDF
11. C(C词义相同,均解释为“谋求”)
12. D (D“赵王石虎对侍中京兆人韦謏的劝谏表示接受”“并且之后减少了劳役和游猎的次数”错误。依据材料二“虎赐謏谷帛,而兴缮滋繁,游察自若”可知。)
13. (1)如果徇私贪污,不但是破坏国法,伤害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呢?
采分点:“贪浊”“发闻”“中心”各1分,句意1分。
(2)而且征发劳役没有时间限制,荒废了百姓的耕种收获,路上到处是叹息声,这恐怕不是仁圣之人所能忍心做的。
采分点:“兴”“吁嗟”“殆”各1分,句意1分。
14. ①唐太宗兢兢业业,敬畏天地,以身作则,要求官员小心奉法,会及时惩处违法官员以正风气,他不贪图财物,以百姓安宁和国家利益为重。
②赵王石虎征发大量人力来大兴土木工程,不顾百姓死活,又狩猎无度,不听劝谏,只重视自己的享乐,对国家和百姓缺乏责任感。
(答对任意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
15.C (没有“表达了对年华逝去的感慨”的意思)
16.①知足常乐。诗人提到自己的俸禄虽不丰厚,但相较于亲自耕作的辛苦,已经足以让他感到满足,体现出诗人知足的态度。
②重视精神需求,超脱物欲。诗人只遗憾亲朋好友稀少,而对身外之物的得失并不看重。
③保持年轻心态。诗人表示即便年老,风情也并未减少,仍然有着对生活的热爱。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①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②而议事每不合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③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18. 网络文学顺应着新技术潮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领地,繁荣有序地向前走去,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而影响世界。
19. ①含义:天花板是一座建筑物室内顶部表面的地方,此处是用来比喻网络文学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1分)
②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状况,及网络文学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情况。(2分)
20. 时间的变化展现了人生种种的淡化、模糊与消失,色既然只是空,当然也就没有时间性可言。
(每改对一处2分)
21. ①从这个远远的哨位来观察 ②读者读《红楼梦》 ③从全体而言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2.D (原文中的“撒手”指随意停止阅读的行为,是“放弃”的意思。A.指“放手,无所拘束”;B.指“去世”,是死亡的讳称;C.指“松开手”;D.指“放弃”。)
23.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参照2024年高考作文评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贞观四年,太宗对公卿说:“我整天都不敢懈怠,不仅仅只忧念爱惜百姓,也想让你们能够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我长久以来小心谨慎地敬畏天地。你们如果能小心遵守法令,总是像我敬畏天地那样,这样不但百姓安宁,自己也可常得快乐。古人说:‘如果明智贤良的人财多了会影响他奋发向上的志向;如果愚笨的人有很多的钱财,那只会增加他们去犯错的机会。’这话可以深以为戒。如果徇私贪污,不但是破坏国法,伤害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呢?恐惧多了,也有因此而导致死亡的。大丈夫难道能为了贪求财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孙总是怀着羞耻之心吗?你们应当深刻地思考这些话。”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从九成宫去京城,他在驿站处违法取得几担麦麸。唐太宗就把这些麦麸赐给他,让他自己背出宫,以此来着辱他。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书说:“宣州、饶州的大山里埋藏有银矿,如果把它们开采出来可获得极大的收益,每年可向朝廷上缴钱数百万贯。”唐太宗说:“我贵为天子,这样的事知道得很多。现在我需要的只是采纳对老百姓有益的忠言,推行对老百姓有益的善事。再说,国家积攒数百万贯钱,哪如得到一个有才行的人?没看见你推举贤能,表彰善事,也不揭发奸邪之人,肃清豪强,只知道上奏售卖银矿这些有关实利的事情。过去,尧舜把美玉扔在山林,把宝珠沉没在深渊,因此高尚的美名被称颂千古。后汉时,桓帝、灵帝重利轻义,是近世有名的昏庸之君。你这样做,是竟然想把我与桓帝灵帝相比吗?”就在这一天,他下令将权万纪削官为民。
材料二:
当时赵王石虎在邺城建造了四十多所台观,又营建了洛阳、长安的两座宫殿,参与劳作的人有四十多万;还想从邺城修建阁道到襄国,命令黄河以南的四个州准备南征的军备,并州、朔州、秦州、雍州加紧筹备西讨的物资,青州、冀州、幽州做好东征的准备,各州都是按三丁抽二丁、五丁抽三丁的比例征发士卒。各州制造铠甲的有五十多万人,充当船夫的有十七万人,被水淹死、被虎狼吃掉的占了三分之一。公侯、地方长官竞相谋求私利,百姓失去本业,忧愁困苦。贝丘人李弘利用众人的怨恨,自称姓名应验谶语,联结党羽,设置百官;事情败露后,李弘被诛杀,受牵连的有数千家。石虎打猎没有节制,早晨出去晚上才回来,还经常微服出行,亲自察看劳作情况。侍中京兆人韦謏劝谏说:“陛下不顾天下的重任,轻易地在斧钺之间行走,突然遇到狂徒的变乱,即使有智谋和勇气,又将如何施展!而且征发劳役没有时间限制,荒废了百姓的耕种收获,路上到处是叹息声,这恐怕不是仁圣之人所能忍心做的。”石虎赏赐给韦謏谷物布帛,但兴建工程更加繁多,自己出游视察依然如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