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父亲、树林和鸟
蓝天是白云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
草丛是蟋蟀的家
学校是孩子们的家
鸟儿的家是哪里?
情景引入
父亲、树林和鸟
从题目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你有什么疑问呢
作者简介
牛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原名史成汉。
主要作品:诗集《彩色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等,散文集有《滹沱河和我》《萤火集》等。
默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作上记号。
初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我”走过一片树林。在“我”和父亲的谈话中,“我”感受到了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之情。
在文中找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全文中心句:总起全文,总写父亲爱鸟。
默读这句话,从中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之情。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作者写出了树林幽深朦胧的样子,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如此难以辨认的环境下,父亲依然能够发现鸟的踪迹,凸显出他对鸟的熟悉。
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能感受到父亲喜欢鸟?
上上下下
望了又望
闻了又闻
动作描写:说明父亲望得仔细,闻得认真,也说明父亲对树林和鸟非常熟悉和了解。
尝试着做这些动作,体会一下父亲当时的心情。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鸟
课文写了 和“我”在 里谈论 。
父亲
树林
父亲、树林和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一生最喜欢 和歌唱的 。
父亲
树林
鸟
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能体现父亲爱鸟的词语或句子,和同桌一起交流。
理解课文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幽深的
雾蒙蒙的
想象画面,读一读,比一比。
父亲突然站定,朝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树林
幽深的
雾蒙蒙的
这里接连用了“幽深的”“雾蒙蒙的”两个词语修饰“树林”,写出了树林很深,非常茂密,朦朦胧胧看不清楚,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照样子说一说
( )的( )的( )
可爱
乖巧
宝宝
明亮
数不清
星星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父亲和“我”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wù
凝神静气
“凝神静气”是什么意思?
凝神静气
聚精会神
凝:
①凝结,液体变成固体, 气体变成液体。②聚集,集中。
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比喻
父亲
比作
树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凝神静气”和“像树一般”写出了父亲观察鸟时非常专注的神态,体现了了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之情。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父亲了解鸟,爱护鸟。
浓浓的
苦苦的
草木气息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浓浓的苦苦的”说明树林里草木的味道很浓,完全盖住了鸟的气味。父亲能从浓郁的草木气息中分辨出鸟的气味,是一个真正爱鸟的人。
“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父亲了解鸟,熟知鸟的习性。
我说的话
父亲说的话
观察父亲说的话,你有什么发现?
父亲说的话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
为什么课文第十三、十四、十五自然段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
一般来说,前后引号要成对使用。但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连续好几个自然段引用同一个人说的话,则每个自然段开头都用一个前引号,而除了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末尾用一个后引号,前面自然段的末尾都不用后引号。课文第十三、十四、十五自然段就属于这种特殊情况。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猜一猜:父亲此时心情怎样呢?儿子心情怎样呢?
树林和鸟是快活的,父亲心里肯定也是快活的,这份快活感染了“我”,“我”也是快活的。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
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父亲了解鸟,为鸟担忧。
“我”为什么因为父亲不是猎人而高兴呢?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如果父亲做猎人,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
父亲这么了解鸟的习性,这么善于观察,如果他做了猎人,树林中的鸟就面临着轻而易举地被猎杀的危险。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父亲如此了解鸟儿,却不伤害鸟儿,而是那么喜爱鸟儿,所以我为父亲感到骄傲。
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说说你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
这个判断我同意,第一自然段里有明确说明。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
这个判断我同意,
父亲
看
闻
听
一看到叶子在动便知道有不少鸟。
用鼻子闻到鸟的气味,就能判断“林子里有不少鸟”。
知道什么时候鸟要准备唱歌了,
知道鸟飞离树枝的一瞬间最快活。
父亲很善于观察。
√
这个判断我同意。在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里,“我”闻不到鸟味、看不到树叶在动,父亲却能捕捉到各种信息,能看出他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
这个判断我同意。父亲喜爱树林和鸟,了解鸟的习性,树林和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
这个判断我同意。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熟悉,所以我推测父亲虽然现在不是猎人,但可能曾经是个猎人。
这个判断我不同意。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他怎么会去捕捉伤害自己最喜欢的鸟呢?
关于父亲是否做过猎人,凭借
课文中的信息,并不能得出明确
的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拓展延伸
请你为鸟儿写一些保护鸟类的标语口号吧!
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人类的朋友。
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 关爱生灵,保护鸟类。 真正爱护小鸟,就不要剥夺它的自由!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课堂小结
父亲、树林和鸟
总写
父亲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具体写
看动静 林中有鸟
闻到鸟的气味
听到鸟叫最快活
担忧鸟起飞有危险
爱鸟护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