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司马光》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司马光》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4 20:4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司马光
新课导入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聪明勇敢的古代小朋友,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有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从小就很爱学习,也很聪明。主持编写了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人物简介
复姓

大家知道司马光姓什么吗?
司马光
1.听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如问某人吃饭没,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就是古人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版: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现代文版:
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伙伴不知怎的,向盛满水的大缸上爬去,结果缸沿窄小,他没站住脚,“扑通”一声就掉进了大缸中!瞬间,他被缸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头也不回,撒腿就跑;而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力气向大缸砸去。终于,水缸被他砸破,只听得“哗啦”一声,缸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缸里的小孩得救了!
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语言简洁
含义丰富
跟老师读,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tínɡ
wènɡ
diē
jiē

chí
bènɡ
生字
tíng
注意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广”要写得舒展,第三笔是竖撇,稍长。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可稍超出第二笔横。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dēng
上宽下窄。上半部分的笔顺为横撇、点、撇、撇、捺,左低右高,右上的两撇短而平行,捺笔从竖中线开始写,注意保持整个字的重心。
生字
chí
左窄右宽。右半部分“寺”注意横画有长有短,横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群儿戏于庭,
借助注释,理解词语。
庭院
群儿戏于庭,
文言文中,一些单个的字其实就是一个词语,我们可以把它扩充成现代文中的两个字的词语来理解。
这叫“扩词法”。
庭院
群 儿 戏 于 庭,
试一试:用“扩词法”理解其它词语。
一群
儿童
(孩子)
游戏
庭院
群 儿 戏 于 庭,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做游戏。
把单个词语的意思串起来,就可以理解句子。
一群
孩子
游戏
庭院

群儿戏于庭,
文言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在翻译时要调整一下顺序。为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有时还要加入适当的内容。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做游戏。
高 兴
开 心
想象一下:孩子们此时的心情如何?
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可正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看图猜一猜:“登”是什么意思?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文言文中,一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内容,换成现代文中常见的词语来理解。这叫“换词法”。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口小肚大的陶器,过去人们生活中经常会用瓮来装水、酒、米。

一儿 登 瓮,足 跌 没 水中。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脚没有站稳,掉进了瓮里,被水淹没了。

跌倒
淹没

试一试:用“扩词法”或者“换词法”理解词语 。
情况多危急啊!你能读出危急的感觉吗?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别的小孩子都跑掉了,
众皆弃去,
其它孩子们是如何表现的?
皆:全,都。
结合生活,想想其他小朋友吓跑后会做些什么,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说。
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有的 。
吓哭了
回家叫父母帮忙
跑去求救路人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光:司马光。
光持石击瓮破之,
找出句中描写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持:拿,搬。
击:砸。
破:砸破。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搬起石头把瓮砸破了,
水迸,儿得活。
结果怎么样?
涌出
水涌出来,小孩得救了。
众皆弃去
面对落水小孩
光持石击瓮破之
众小孩
司马光
吓跑
救人
对比
司马光沉着冷静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提示:1.可以借助注释来讲述古诗。
2.还可以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 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得更精彩。
总结提升
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朋友爬到瓮沿上玩,一不小心掉进了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个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吓得连哭带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很镇定,他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尽全身力气向水瓮砸去,“砰!”水瓮破了,瓮里的水“哗”的一下子流了出来,掉进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在危急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冷静下来,理智地分析现实情况,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才能够摆脱困境。
从《司马光》的故事里,你学到了什么?
群儿
一儿
足跌
众皆
光持石 破之
水 ,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