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3 18: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陈太丘与友期行
学习目标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把握文言文的节奏和语气。
评价人物行为,认识明礼诚 信的重要性。(重点)
能够通过创作宣传海报,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和感受。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难点)
了解作者: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说新语》是刘义庆和门下文士博采众书编纂(zuǎn)润色而成的,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记述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的反应当时士族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内容上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篇。
了解元方事迹
朗读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聪明事迹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中午时分。过了正午(朋友)仍然没到,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没有来,已经离开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午时分,到了正午您却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牵拉陈元方(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
事情缘由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 )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太丘
元方


家君
尊君
尊君



把文中缺少人称的句子补充完整
家君
感知课文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用原文句子回答)
“友人惭,下车引之”表现了什么?
“惭”字写出“友人”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尽显人物羞愧的神情。“引”字则表明了友人想对元方表示自己的友好,以示悔意。
感知课文
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
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
多角度探究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观点(1):
不算无礼。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正好表现他性格率直、好恶分明,符合七岁小朋友性格特点,对于一个七岁小朋友,不应责备求全。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观点(2):
元方确实有失礼仪。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也可以说是无礼。
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第ー,他懂得“信”的重要;
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
第三,他的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
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文言词汇 例句 成语 释义
顾 元方入门不顾 瞻前顾后 回头看
期 期日中 不期而遇 约定
舍 太丘舍去 舍己为人 舍弃
1.“敬”字开头:常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别人。
敬辞 意思
敬告 告诉
敬贺 祝贺
敬候 等候
敬礼 (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
敬请 请
敬佩 敬重佩服
2.“令”字开头: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敬辞 意思
令尊 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 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 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嫒 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兄 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 尊称对方的弟弟
3.“拜”字开头: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敬辞 意思 敬辞 意思
拜辞 告辞对方 拜识 结识对方
拜读 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托 托对方办事情
拜访 访问对方 拜望 探望对方
拜服 佩服对方
4.“雅”字开头: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
敬辞 意思
雅教 对方的指教
雅量 称对方的度量大
雅兴 称对方的兴趣高
雅意 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 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或指正批评
5.“垂”字开头: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敬辞 意思
垂爱 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垂念 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垂青 对方对自己的重视
垂问、垂询 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诚信,是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业之基。我们从小被教导着要诚实守信,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难免会遇到不守信用的人,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获奖感言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别名汜。范式年轻的时候在太学游学,成为儒生,和汝南郡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后来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母亲,让她布置好酒食恭候范式。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你怎么就这么相信他呢 "元伯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亲说:"如果真是这样就该为你们酿酒。"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
范式守信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
拓展延伸
掌握通晓全文的金钥匙——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首先要学会积累。平时要注意积累文言词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然后将这些零散的义项聚集起来,进行分类整理记忆。特别要注意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的积累与整理。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