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5节 液体(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5节 液体(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24 08:27:44

文档简介

第5节 液体(赋能课—精细培优科学思维)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了解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毛细现象。3.通过实例,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1.知道液体的表面张力,了解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2.了解浸润和不浸润现象。3.知道毛细现象及形成的原因。4.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特点及应用。
一、液体的表面张力
1.实验:观察肥皂膜和棉线的变化
结果表明:液体的表面具有________趋势。
2.表面层
(1)定义:液体表面跟______接触的薄层。
(2)特点: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离r略大于r0,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
(3)表面张力:在液体表面层内的各个方向上都存在,力的方向总是跟液面相切,且与分界面______,使液体表面______的力。
  液体的表面张力有使液体表面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二、浸润和不浸润
1.浸润:一种液体会______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2.不浸润:一种液体__________某种固体,也不会附着在这种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3.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细管中________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________的现象。
4.毛细管中,当液体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液体所受重力与液体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力平衡时,液面稳定在一定的______。
三、液晶
1.液晶构成:液晶多由棒状________分子构成。
2.物理性质
(1)具有液体的________。
(2)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________。
3.液晶的用途
(1)应用于手机屏幕、平板电视等显示设备中。
(2)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利用人造生物膜研究离子的渗透性,从而了解机体对药物的吸收等生理过程。
[微情境·大道理]
1.把一枚缝衣针在手上蹭一蹭,然后放到一张棉纸上。用手托着棉纸,放入水中,棉纸浸湿下沉,而缝衣针会停在水面上。请对以下结论作出判断。
(1)缝衣针会停在水面上,是针受浮力作用的结果。(  )
(2)缝衣针会停在水面上,是水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
(3)缝衣针会停在水面上,是浮力和水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结果。(  )
2.一位同学发现厨房碗柜里酱油瓶的下面总是有黑乎乎的一摊酱油痕迹,这是由于每次倒酱油时总会有一些酱油沿着瓶口顺流下来所造成的。他想,只要选择恰当的材料做酱油瓶的瓶口,就能保持瓶子清洁。你认为他的想法有道理吗?如果有道理,应该选择哪种材料?
3.如图所示的液晶既具有液体的特性,又具有晶体的特性,那么,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吗?
强化点(一) 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及应用
任务驱动 
为什么曲别针没有沉入到烧杯的底部?为什么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
[要点释解明]
1.液体表面张力的成因
(1)分子间距离特点:由于蒸发现象,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
(2)分子间的作用力特点:液体内部分子间平均距离略小于r0,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而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略大于r0,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形成一层绷紧的膜。
(4)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如图所示。
2.表面张力及其作用
(1)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完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
(2)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
[典例] 如图所示,把一条细棉线的两端系在铁丝环上,棉线处于松弛状态。将铁丝环浸入肥皂液里,拿出来时环上留下一层肥皂液的薄膜,这时薄膜上的棉线仍是松弛的。用烧热的针刺破a侧的薄膜,观察到棉线的形状为(  )
听课记录:
[题点全练清]
1.关于液体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分子间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弱
B.液体分子在杂乱无章地运动,无任何规律性
C.液体分子在振动,但无确定的平衡位置
D.液体分子排列整齐,在确定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多选)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面张力是液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
B.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液面,指向液体内部
D.液体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
强化点(二) 浸润、不浸润及毛细现象分析
[要点释解明]
1.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成因
(1)附着层内分子受力情况:液体和固体接触时,接触的位置形成一个液体薄层,叫作附着层,附着层的液体分子除受液体内部的分子吸引外,还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
(2)浸润的成因: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时,附着层内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稠密,附着层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具有扩张的趋势,这时表现为液体浸润固体。
(3)不浸润的成因: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时,附着层内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附着层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具有收缩的趋势,这时表现为液体不浸润固体。
2.毛细现象
项目 浸润 不浸润
现象 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 液体在毛细管中下降
举例
特点 对于一定的液体和一定材质的管壁,管的内径越细,毛细管内外液面差越大
产生原因 (1)如图所示,甲是浸润情况,此时管内液面呈凹形,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会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因而管内液面要比管外高。(2)乙是不浸润情况,管内液面呈凸形,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受到向下的力,因而管内液面比管外低
[典例] 关于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银是浸润液体,水是不浸润液体
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容器壁,则液面成凹形,且液体在容器内上升
C.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
D.两端开口、内径不同的几支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管内水柱高度相同
(1)对同一种固体,有些液体浸润,有些液体不浸润;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对另一些固体是不浸润的。例如,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铅。
(2)浸润情况下,管内液面呈凹形,管内液面要比管外高;不浸润情况下,管内液面呈凸形,管内液面比管外低。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大。
[题点全练清]
1.(2024·南通高二检测)在一块涂了蜡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这滴水可以滚来滚去。则(  )
A.水能浸润蜡
B.水和蜡之间无分子力作用
C.水的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
D.水的表面张力使液面有收缩的趋势
2.在水中浸入两个粗细、材料均相同的毛细管,一个是直的,一个是弯的,如图所示,水在直管中上升的高度比在弯管中的最高点还要高,那么弯管中的水将(  )
A.会不断地流出   B.不会流出
C.不一定会流出 D.无法判断会不会流出
强化点(三) 液晶的特点及应用
任务驱动 
随着人们对物质状态认识的深入,发现物质除了通常呈现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外,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状态,如等离子态、液晶态、超导态、中子态等。其中的液晶态具有的一些独特的光学性质,被人们不断地认识和应用。液晶可以作为显示元件,这利用了液晶的什么性质?
[要点释解明]
1.液晶的特点
(1)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晶体分子的规则排列。
(2)液晶具有光学上的各向异性,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微小的外界变动都会改变分子排列,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
2.液晶的微观结构
构成液晶的分子为有机分子,大多为棒状。
3.液晶的应用
(1)研究离子的渗透性;
(2)液晶显示。
[典例] (2024·武汉高二检测)(多选)关于晶体、液晶、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和液晶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B.液晶就是液体,具有液体的所有性质
C.液晶是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
D.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
听课记录:
区分晶体和液晶
(1)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2)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在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其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题点全练清]
1.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晶在电压作用下的光学性质不会改变
B.液晶的状态不会受温度的影响
C.液晶和液体没有区别
D.在显示器方面的应用是液晶的主要应用方向
2.关于液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晶既具有流动性,又具有光学各向异性
B.液晶分子排列的有序性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
C.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颜色的光吸收强度就不同
D.任何物质都有液晶态
第5节 液体
一、1.收缩 2.(1)气体 (2)引力 (3)垂直 绷紧
二、1.润湿 2.不会润湿 3.上升 下降 4.高度
三、1.有机 2.(1)流动性 (2)异性
[微情境·大道理]
1.(1)× (2)√ (3)×
2.提示:有道理。选择对酱油不浸润的材料做瓶口,使得洒出的酱油不会附着在瓶口上,这样瓶子底部就不会有酱油的痕迹了。
3.提示:不是。
强化点(一) 
[任务驱动] 提示:曲别针和水黾可以在水面上静止是由于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作用。
[典例] 选D 先把一条棉线系在铁丝环上,再把环在肥皂液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液薄膜。膜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产生收缩效果;用烧热的针刺破a侧的薄膜,b中的肥皂液薄膜能使b的面积最小。故选D。
[题点全练清]
1.选C 液体很难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故A错误;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单个分子运动无规律,但大量分子运动表现出统计规律,故B错误;液体分子在振动,由于流动性,无确定的平衡位置,故C正确,D错误。
2.选BD 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表面张力是表面层分子间引力的宏观表现,A错误,B正确;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且与分界面垂直,C错误;液体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尽可能使表面积最小,D正确。
强化点(二) 
[典例] 选B  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共同决定的,A错误;如果液体浸润容器壁,就会形成凹形液面,且液体在容器中上升,B正确;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就不会形成浸润现象,C错误;内径不同的几支细玻璃管插入水中,管内水柱的高度不同,管越细,水柱高度越高,毛细现象越明显,D错误。
[题点全练清]
1.选D 在一块涂了蜡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这滴水可以滚来滚去,这是由于水不浸润蜡,但水和蜡之间仍有分子力作用,A、B错误;水的表面张力与液面平行,使液面有收缩的趋势,C错误,D正确。
2.选B 毛细管吸水的多少是由毛细管内部水的表面张力大小决定的,两个毛细管的粗细、材料一样,弯直不影响张力大小,弯管管口处水受向上的拉力作用,所以水不会从弯管中流出。
强化点(三) 
[任务驱动] 提示:液晶可用作显示元件是利用了其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液晶受外加电压的影响,会由透明状态变成混浊状态而不再透明,去掉电压,又恢复透明,当输入电信号,加上适当电压,透明的液晶变得混浊,从而显示出设定的文字或图像。
[典例] 选CD 晶体属于典型的固体,其分子排列呈一定的点阵结构,有规律,而液晶分子的结构是介于液态的杂乱与晶体的规律排列之间的,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在光学等物理性质上又与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C、D正确,A、B错误。
[题点全练清]
1.选D 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故A错误;液晶的状态受温度的影响,故B错误;液晶具有液体和晶体的性质,与一般的液体并不相同,故C错误;液晶由于受电压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改变其光学性质,所以目前在显示器方面的应用是液晶的主要应用方向,故D正确。
2.选D 液晶一方面像液体具有流动性,另一方面又像晶体,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有序,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故A、B正确;液晶具有各向异性,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故C正确;并不是所有物质都有液晶态,只有某些有机化合物才有液晶态,故D错误。
7 / 7(共79张PPT)
液体
(赋能课——精细培优科学思维)
第5节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了解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毛细现象。 3.通过实例,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1.知道液体的表面张力,了解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
2.了解浸润和不浸润现象。
3.知道毛细现象及形成的原因。
4.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特点及应用。
1
课前预知教材/落实主干基础
2
课堂精析重难/深度发掘知能
3
课时跟踪检测
CONTENTS
目录
课前预知教材/落实主干基础
一、液体的表面张力
1.实验:观察肥皂膜和棉线的变化
结果表明:液体的表面具有______趋势。
收缩
2.表面层
(1)定义:液体表面跟_______接触的薄层。
(2)特点: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离r略大于r0,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
(3)表面张力:在液体表面层内的各个方向上都存在,力的方向总是跟液面相切,且与分界面______,使液体表面______的力。
气体
引力
垂直
绷紧
液体的表面张力有使液体表面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二、浸润和不浸润
1.浸润:一种液体会______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2.不浸润:一种液体____________某种固体,也不会附着在这种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3.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细管中_______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_______的现象。
4.毛细管中,当液体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液体所受重力与液体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力平衡时,液面稳定在一定的_______。
润湿
不会润湿
上升
下降
高度
三、液晶
1.液晶构成:液晶多由棒状______分子构成。
2.物理性质
(1)具有液体的_________。
(2)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_______。
有机
流动性
异性
3.液晶的用途
(1)应用于手机屏幕、平板电视等显示设备中。
(2)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利用人造生物膜研究离子的渗透性,从而了解机体对药物的吸收等生理过程。
1.把一枚缝衣针在手上蹭一蹭,然后放到一张棉纸上。用手托着棉纸,放入水中,棉纸浸湿下沉,而缝衣针会停在水面上。请对以下结论作出判断。
微情境·大道理
(1)缝衣针会停在水面上,是针受浮力作用的结果。 ( )
(2)缝衣针会停在水面上,是水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 )
(3)缝衣针会停在水面上,是浮力和水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结果。( )
×

×
2.一位同学发现厨房碗柜里酱油瓶的下面总是有黑乎乎的一摊酱油痕迹,这是由于每次倒酱油时总会有一些酱油沿着瓶口顺流下来所造成的。他想,只要选择恰当的材料做酱油瓶的瓶口,就能保持瓶子清洁。你认为他的想法有道理吗 如果有道理,应该选择哪种材料
提示:有道理。选择对酱油不浸润的材料做瓶口,使得洒出的酱油不会附着在瓶口上,这样瓶子底部就不会有酱油的痕迹了。
3.如图所示的液晶既具有液体的特性,又具有晶体的特
性,那么,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吗
提示:不是。
课堂精析重难/深度发掘知能
为什么曲别针没有沉入到烧杯的底部 为什么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
提示:曲别针和水黾可以在水面上静止是由于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作用。
强化点(一) 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及应用
任务驱动
1.液体表面张力的成因
(1)分子间距离特点:由于蒸发现象,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
(2)分子间的作用力特点:液体内部分子间平均距离略小于r0,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而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略大于r0,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要点释解明
(3)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形成一层绷紧的膜。
(4)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如图所示。
2.表面张力及其作用
(1)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完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
(2)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
[典例] 如图所示,把一条细棉线的两端系在铁丝环上,
棉线处于松弛状态。将铁丝环浸入肥皂液里,拿出来时环
上留下一层肥皂液的薄膜,这时薄膜上的棉线仍是松弛的。用烧热的针刺破a侧的薄膜,观察到棉线的形状为 (  )

 [解析] 先把一条棉线系在铁丝环上,再把环在肥皂液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液薄膜。膜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产生收缩效果;用烧热的针刺破a侧的薄膜,b中的肥皂液薄膜能使b的面积最小。故选D。
1.关于液体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体分子间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弱
B.液体分子在杂乱无章地运动,无任何规律性
C.液体分子在振动,但无确定的平衡位置
D.液体分子排列整齐,在确定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题点全练清

解析:液体很难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故A错误;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单个分子运动无规律,但大量分子运动表现出统计规律,故B错误;液体分子在振动,由于流动性,无确定的平衡位置,故C正确,D错误。
2.(多选)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表面张力是液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
B.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液面,指向液体内部
D.液体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


解析: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表面张力是表面层分子间引力的宏观表现,A错误,B正确;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且与分界面垂直,C错误;液体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尽可能使表面积最小,D正确。
1.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成因
(1)附着层内分子受力情况:液体和固体接触时,接触的位置形成一个液体薄层,叫作附着层,附着层的液体分子除受液体内部的分子吸引外,还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
(2)浸润的成因: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时,附着层内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稠密,附着层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具有扩张的趋势,这时表现为液体浸润固体。
要点释解明
强化点(二) 浸润、不浸润及毛细现象分析
(3)不浸润的成因: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时,附着层内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附着层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具有收缩的趋势,这时表现为液体不浸润固体。
2.毛细现象
项目 浸润 不浸润
现象 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 液体在毛细管中下降
举例
特点 对于一定的液体和一定材质的管壁,管的内径越细,毛细管内外液面差越大
产生 原因 (1)如图所示,甲是浸润情况,此时管内
液面呈凹形,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作
用,液体会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因而管
内液面要比管外高。
(2)乙是不浸润情况,管内液面呈凸形,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受到向下的力,因而管内液面比管外低
续表
[典例] 关于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银是浸润液体,水是不浸润液体
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容器壁,则液面成凹形,且液体在容器内上升
C.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
D.两端开口、内径不同的几支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管内水柱高度相同

[解析]  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共同决定的,A错误;如果液体浸润容器壁,就会形成凹形液面,且液体在容器中上升,B正确;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就不会形成浸润现象,C错误;内径不同的几支细玻璃管插入水中,管内水柱的高度不同,管越细,水柱高度越高,毛细现象越明显,D错误。
/方法技巧/
(1)对同一种固体,有些液体浸润,有些液体不浸润;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对另一些固体是不浸润的。例如,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铅。
(2)浸润情况下,管内液面呈凹形,管内液面要比管外高;不浸润情况下,管内液面呈凸形,管内液面比管外低。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大。
1.(2024·南通高二检测)在一块涂了蜡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这滴水可以滚来滚去。则 (  )
A.水能浸润蜡
B.水和蜡之间无分子力作用
C.水的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
D.水的表面张力使液面有收缩的趋势
题点全练清

解析:在一块涂了蜡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这滴水可以滚来滚去,这是由于水不浸润蜡,但水和蜡之间仍有分子力作用,A、B错误;水的表面张力与液面平行,使液面有收缩的趋势,C错误;D正确。
2.在水中浸入两个粗细、材料均相同的毛细管,一个
是直的,一个是弯的,如图所示,水在直管中上升的高度
比在弯管中的最高点还要高,那么弯管中的水将 (  )
A.会不断地流出
B.不会流出
C.不一定会流出
D.无法判断会不会流出

解析:毛细管吸水的多少是由毛细管内部水的表面张力大小决定的,两个毛细管的粗细、材料一样,弯直不影响张力大小,弯管管口处水受向上的拉力作用,所以水不会从弯管中流出。
随着人们对物质状态认识的深入,发现物质除了
通常呈现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外,还存在着一些其他
的状态,如等离子态、液晶态、超导态、中子态等。
其中的液晶态具有的一些独特的光学性质,被人们不断地认识和应用。液晶可以作为显示元件,这利用了液晶的什么性质
任务驱动
强化点(三) 液晶的特点及应用
提示:液晶可用作显示元件是利用了其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液晶受外加电压的影响,会由透明状态变成混浊状态而不再透明,去掉电压,又恢复透明,当输入电信号,加上适当电压,透明的液晶变得混浊,从而显示出设定的文字或图像。
1.液晶的特点
(1)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晶体分子的规则排列。
(2)液晶具有光学上的各向异性,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微小的外界变动都会改变分子排列,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
要点释解明
2.液晶的微观结构
构成液晶的分子为有机分子,大多为棒状。
3.液晶的应用
(1)研究离子的渗透性;
(2)液晶显示。
[典例] (2024·武汉高二检测)(多选)关于晶体、液晶、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晶体和液晶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B.液晶就是液体,具有液体的所有性质
C.液晶是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
D.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


[解析] 晶体属于典型的固体,其分子排列呈一定的点阵结构,有规律,而液晶分子的结构是介于液态的杂乱与晶体的规律排列之间的,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在光学等物理性质上又与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C、D正确,A、B错误。
/方法技巧/
区分晶体和液晶
(1)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2)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在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其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1.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液晶在电压作用下的光学性质不会改变
B.液晶的状态不会受温度的影响
C.液晶和液体没有区别
D.在显示器方面的应用是液晶的主要应用方向
题点全练清

解析: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故A错误;液晶的状态受温度的影响,故B错误;液晶具有液体和晶体的性质,与一般的液体并不相同,故C错误;液晶由于受电压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改变其光学性质,所以目前在显示器方面的应用是液晶的主要应用方向,故D正确。
2.关于液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液晶既具有流动性,又具有光学各向异性
B.液晶分子排列的有序性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
C.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颜色的光吸收强度就不同
D.任何物质都有液晶态

解析:液晶一方面像液体具有流动性,另一方面又像晶体,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有序,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故A、B正确;液晶具有各向异性,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故C正确;并不是所有物质都有液晶态,只有某些有机化合物才有液晶态,故D错误。
课时跟踪检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级——基础达标
1.人们采用表面经过特殊涂层处理的织物来制成防
水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滴因表面张力具有收缩趋势
B.水滴和防水布料发生了浸润现象
C.水滴与防水布料接触层内水分子只存在斥力
D.水滴是否浸润防水布料仅由防水布料性质决定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水滴因表面张力具有收缩趋势,故A正确;水滴和防水布料发生不浸润现象,接触层内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但同时存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故B、C错误;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故D错误。
1
2
3
4
5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在密闭的容器内,放置一定量的液体,如图甲所示,若将此容器置于在轨道上正常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则容器内液体的分布情况 (  )
2
3
4

A.仍然如图甲所示 B.只能如图乙中a所示
C.可能如图乙中c或d所示 D.可能如图乙中a或b所示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容器与液体所受重力均提供容器与液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液体仅受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其表面自由收缩到最小状态,呈球形。如果液体对于容器是浸润的,那么将出现题图乙中b的情况;如果液体对于容器是不浸润的,那么就表现为题图乙中a的情况,故D正确,A、B、C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污垢,其原因是 (  )
A.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和洗涤剂容易进入被洗物质的纤维和附着的污垢粒子之间
B.增加了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和洗涤剂容易进入被洗物质的纤维和附着的污垢粒子之间
C.洗涤剂分子的吸引力将污垢粒子吸入水中
D.洗涤剂的分子斥力将污垢粒子推离衣物表面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污垢,一个重要原因是洗涤剂内有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浸润油污的物质,故选项A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喷雾型防水剂是现在市场上广泛销售的特殊防水剂。其原理是喷剂在玻璃上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形成类似于荷叶外表的效果。水滴以椭球形分布在表面,故无法停留在玻璃上。从而在遇到雨水的时候,雨水会自然流走,保持视野清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水滴呈椭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与重力无关
B.图中的玻璃和水滴发生了浸润现象
C.水滴与玻璃表面接触的那层水分子间距比水滴内部的水分子间距大
D.图中水滴表面分子比水滴的内部密集
解析: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使得水滴呈球形,但是由于有重力作用使得水滴呈椭球形,A错误;题图中的玻璃和水滴不浸润,B错误;水滴与玻璃表面接触的那层水分子间距比水滴内部的水分子间距大,C正确;题图中水滴表面分子比水滴的内部稀疏,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2024·昆明高二模拟)正确佩戴口罩是日常预防飞沫传播
和呼吸道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取一个新的医用防护口罩,贴
近皮肤的一面朝上,平铺在桌面上,往口罩上滴几滴水,水滴
没有浸湿口罩,呈椭球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滴形状的成因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与重力无关
B.水滴不浸润口罩,换另一种液体,也不会浸润该口罩
C.若处于完全失重的环境中,水滴将浸湿口罩
D.水滴与口罩附着层内水分子间距比水滴内部分子间距大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水滴形状的成因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因水滴呈现椭圆形,则与重力也有关,A错误; 水滴不浸润口罩,换另一种液体,可能会浸润该口罩,B错误;能否浸润是由水与口罩的材料决定的,与是否处于完全失重的环境无关,C错误;水滴与口罩附着层内水分子间距比水滴内部分子间距大,产生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绷紧,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2024·潍坊高二检测)玻璃管裂口尖端非常尖锐如图
甲所示,将其在火焰上烧熔,冷却后尖端变钝如图乙所
示。该现象说明 (  )
A.玻璃在导热时具有各向异性
B.烧熔使玻璃由晶体变为非晶体
C.玻璃烧熔为液态时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玻璃烧熔为液态时表面存在张力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玻璃是非晶体,高温熔化冷却凝固后仍然是非晶体,导热性表现为各向同性,故A、B错误;玻璃管裂口尖端在火焰上烧熔,冷却后尖端变钝,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因熔化后的玻璃表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其表面收缩,故C错误,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2024·江津高二检测)(多选)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解释对应准确的是 (  )
A.一些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昆虫受到水的浮力等于昆虫的重力
B.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形成糖块,看起来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是因为受潮形成的糖块为多晶体
C.酱油卤鸡蛋,是因为酱油的色素分子扩散进入鸡蛋内
D.种植农作物进行土壤锄松保存地下水分,是因为松土保持了土壤里的毛细管,便于毛细现象发生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一些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A错误;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形成糖块,看起来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是因为受潮形成的糖块为多晶体,故B正确;酱油卤鸡蛋,是因为酱油的色素分子扩散进入鸡蛋内,故C正确;种植农作物进行土壤锄松保存地下水分,是因为松土破坏了土壤里的毛细管,使水不能沿毛细管上升,故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2024·南阳高二月考)(多选)如图甲所示,将内径不同、两端开口的洁净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可以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高于水面,内径小的玻璃管中液面比水面高得更多。再将另一组内径不同、两端开口的塑料笔芯竖直插入水中,如图乙所示,可以观察到笔芯中液面的高度低于水面,内径小的塑料笔芯中液面比水面低得更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水能够浸润玻璃管和塑料笔芯
B.水不能够浸润玻璃管但能浸润塑料笔芯
C.甲图中水和玻璃的相互作用比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
D.甲、乙两图都能说明管的内径越小,毛细现象越明显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水在玻璃管中液面会上升是浸润现象,水在塑料笔芯中液面会下降是不浸润现象,故A、B错误;题图甲中是浸润现象,说明水和玻璃的相互作用比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故C正确;题图甲、乙都能说明管的内径越小,毛细现象越明显,故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2024·渝中高二检测)(多选)液体的表面张力在生产生活中有利有弊。市面上的清洁剂如洗衣粉、肥皂等都含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会减小水的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张力还与温度有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升高温度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两端开口的细洁净玻璃管插入肥皂水中,毛细现象比插入清水中更加明显
B.孩童用肥皂水能吹出大气泡而清水不能,是因为清水的表面张力更大,不容易被空气撑开成气泡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用热水清洗碗具可以有更好的去污效果,是因为热水表面张力小,更容易浸润碗具
D.清水洒在有孔隙的布雨伞上却不会渗水,是液体表面张力的效果
解析:毛细现象的本质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对管中液体的拉力,肥皂水的表面张力更小,对管内液体向上的拉升效果更小,故毛细现象更不明显,故A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液体表面张力越大,越有形成细小液珠的趋势,即表面张力越大,越不容易变成扩张的气泡,故B正确;温度越高,水的表面张力越小,水与固体表面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更容易浸润固体,故C正确;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雨水会在布伞上形成液珠,液珠的尺寸大于布伞的孔隙大小,因此不会渗水,故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级——综合应用
10.(2024·济南高二质检)我国一科研团队利用纳米纤维与合成云母纳米片研制出一种能适应极端环境的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为丰富多彩的材料家族又增添了新的一员。如图甲所示为某合成云母单晶体片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某液体表面分子分布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使用图甲所示的云母材料制作光的偏振片是利用了它的各向同性
B.图甲所示云母材料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和分子平均动能均增大
C.图乙所示的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如图乙所示,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距离略大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平衡的距离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使用题图甲所示的云母材料制作光的偏振片是利用了它的各向异性,故A错误;云母是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题图甲所示云母材料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故B错误;题图乙所示的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既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也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此时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故C错误;如题图乙所示,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距离略大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平衡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2024·广州高二月考)关于液体和固体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图1中水黾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浮力作用
B.图2中石英晶体像玻璃一样,没有固定的熔点
C.图3中水银在玻璃上形成“圆珠状”的液滴,说明水银不浸润玻璃
D.图4中组成晶体的微粒对称排列,形成很规则的几何空间点阵,因此表现为各向同性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题图1中水黾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A错误;题图2中石英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玻璃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错误;题图3中水银在玻璃上形成“圆珠状”的液滴,说明水银不浸润玻璃,C正确;题图4中组成晶体的微粒对称排列,形成很规则的几何空间点阵,因此表现为各向异性,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如图所示,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
弯曲的现象,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①Ⅰ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②Ⅱ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③Ⅰ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④Ⅱ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A.只有①对 B.只有①③④对
C.只有③④对 D.全对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浸润的情况下,液体会沿着器壁上升,这是由于附着层内分子相互排斥,同时表面层内分子相互吸引的结果;不浸润的情况下,液体会沿着器壁下降,这是由于附着层内分子和表面层内分子均相互吸引的结果。由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约为0,因此当附着层分子分布比内部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附着层分子分布比内部密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①③④说法正确,故选B。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2024·江苏南京高二联考)用纸折一只小船静放在水面,在船尾P附近沾一点洗洁精,小船会自动加速前进一小段距离,如图甲。现将两纸片a和b对称静放在水盆中的水面中心O两侧,如图乙,则 (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小船自动加速前进是因为加入洗洁精后表面张力变大了
B.小船自动加速前进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做功
C.若在O处滴入少量洗洁精,纸片a和b会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D.若在O处滴入少量洗洁精,纸片a和b会立即向O点运动
解析:在船尾P附近沾一点洗洁精,水的表面张力变小,与小船另一侧的水的表面张力不一样大,故小船会移动,表面张力做功,A错误,B正确;若在O处滴入少量洗洁精,纸片a和b会向远离O点的方向运动,C、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多选)关于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银滴放到打磨干净的铅板上,水银就附着在铅板上,很难擦去,是因为附着层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B.液晶显示器是液晶中掺入少量多色性染料,染料分子会与液晶分子结合而定向排列,从而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
C.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及液体表面张力作用形成的现象,现象是否明显与液体种类和毛细管的材料有关
D.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小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水银滴放到打磨干净的铅板上,水银就附着在铅板上,很难擦去,是因为附着层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水银对铅板表现为浸润,A正确;液晶显示器是液晶中掺入少量多色性染料,染料分子会与液晶分子结合而定向排列,从而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B正确;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及液体表面张力作用形成的现象,现象是否明显与液体种类和毛细管的材料有关,C正确;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D错误。
2
3
4课时跟踪检测(十) 液体
A级——基础达标
1.人们采用表面经过特殊涂层处理的织物来制成防水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滴因表面张力具有收缩趋势
B.水滴和防水布料发生了浸润现象
C.水滴与防水布料接触层内水分子只存在斥力
D.水滴是否浸润防水布料仅由防水布料性质决定
2.在密闭的容器内,放置一定量的液体,如图甲所示,若将此容器置于在轨道上正常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则容器内液体的分布情况(  )
 
A.仍然如图甲所示
B.只能如图乙中a所示
C.可能如图乙中c或d所示
D.可能如图乙中a或b所示
3.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污垢,其原因是(  )
A.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和洗涤剂容易进入被洗物质的纤维和附着的污垢粒子之间
B.增加了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和洗涤剂容易进入被洗物质的纤维和附着的污垢粒子之间
C.洗涤剂分子的吸引力将污垢粒子吸入水中
D.洗涤剂的分子斥力将污垢粒子推离衣物表面
4.喷雾型防水剂是现在市场上广泛销售的特殊防水剂。其原理是喷剂在玻璃上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形成类似于荷叶外表的效果。水滴以椭球形分布在表面,故无法停留在玻璃上。从而在遇到雨水的时候,雨水会自然流走,保持视野清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滴呈椭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与重力无关
B.图中的玻璃和水滴发生了浸润现象
C.水滴与玻璃表面接触的那层水分子间距比水滴内部的水分子间距大
D.图中水滴表面分子比水滴的内部密集
5.(2024·昆明高二模拟)正确佩戴口罩是日常预防飞沫传播和呼吸道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取一个新的医用防护口罩,贴近皮肤的一面朝上,平铺在桌面上,往口罩上滴几滴水,水滴没有浸湿口罩,呈椭球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滴形状的成因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与重力无关
B.水滴不浸润口罩,换另一种液体,也不会浸润该口罩
C.若处于完全失重的环境中,水滴将浸湿口罩
D.水滴与口罩附着层内水分子间距比水滴内部分子间距大
6.(2024·潍坊高二检测)玻璃管裂口尖端非常尖锐如图甲所示,将其在火焰上烧熔,冷却后尖端变钝如图乙所示。该现象说明(  )
A.玻璃在导热时具有各向异性
B.烧熔使玻璃由晶体变为非晶体
C.玻璃烧熔为液态时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玻璃烧熔为液态时表面存在张力
7.(2024·江津高二检测)(多选)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解释对应准确的是(  )
A.一些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昆虫受到水的浮力等于昆虫的重力
B.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形成糖块,看起来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是因为受潮形成的糖块为多晶体
C.酱油卤鸡蛋,是因为酱油的色素分子扩散进入鸡蛋内
D.种植农作物进行土壤锄松保存地下水分,是因为松土保持了土壤里的毛细管,便于毛细现象发生
8.(2024·南阳高二月考)(多选)如图甲所示,将内径不同、两端开口的洁净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可以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高于水面,内径小的玻璃管中液面比水面高得更多。再将另一组内径不同、两端开口的塑料笔芯竖直插入水中,如图乙所示,可以观察到笔芯中液面的高度低于水面,内径小的塑料笔芯中液面比水面低得更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能够浸润玻璃管和塑料笔芯
B.水不能够浸润玻璃管但能浸润塑料笔芯
C.甲图中水和玻璃的相互作用比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
D.甲、乙两图都能说明管的内径越小,毛细现象越明显
9.(2024·渝中高二检测)(多选)液体的表面张力在生产生活中有利有弊。市面上的清洁剂如洗衣粉、肥皂等都含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会减小水的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张力还与温度有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升高温度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两端开口的细洁净玻璃管插入肥皂水中,毛细现象比插入清水中更加明显
B.孩童用肥皂水能吹出大气泡而清水不能,是因为清水的表面张力更大,不容易被空气撑开成气泡
C.用热水清洗碗具可以有更好的去污效果,是因为热水表面张力小,更容易浸润碗具
D.清水洒在有孔隙的布雨伞上却不会渗水,是液体表面张力的效果
B级——综合应用
10.(2024·济南高二质检)我国一科研团队利用纳米纤维与合成云母纳米片研制出一种能适应极端环境的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为丰富多彩的材料家族又增添了新的一员。如图甲所示为某合成云母单晶体片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某液体表面分子分布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图甲所示的云母材料制作光的偏振片是利用了它的各向同性
B.图甲所示云母材料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和分子平均动能均增大
C.图乙所示的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如图乙所示,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距离略大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平衡的距离
11.(2024·广州高二月考)关于液体和固体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水黾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浮力作用
B.图2中石英晶体像玻璃一样,没有固定的熔点
C.图3中水银在玻璃上形成“圆珠状”的液滴,说明水银不浸润玻璃
D.图4中组成晶体的微粒对称排列,形成很规则的几何空间点阵,因此表现为各向同性
12.如图所示,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①Ⅰ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②Ⅱ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③Ⅰ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④Ⅱ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A.只有①对 B.只有①③④对
C.只有③④对 D.全对
13.(2024·江苏南京高二联考)用纸折一只小船静放在水面,在船尾P附近沾一点洗洁精,小船会自动加速前进一小段距离,如图甲。现将两纸片a和b对称静放在水盆中的水面中心O两侧,如图乙,则(  )
A.小船自动加速前进是因为加入洗洁精后表面张力变大了
B.小船自动加速前进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做功
C.若在O处滴入少量洗洁精,纸片a和b会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D.若在O处滴入少量洗洁精,纸片a和b会立即向O点运动
14.(多选)关于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银滴放到打磨干净的铅板上,水银就附着在铅板上,很难擦去,是因为附着层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B.液晶显示器是液晶中掺入少量多色性染料,染料分子会与液晶分子结合而定向排列,从而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
C.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及液体表面张力作用形成的现象,现象是否明显与液体种类和毛细管的材料有关
D.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小
课时跟踪检测(十)
1.选A 水滴因表面张力具有收缩趋势,故A正确;水滴和防水布料发生不浸润现象,接触层内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但同时存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故B、C错误;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故D错误。
2.选D 容器与液体所受重力均提供容器与液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液体仅受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其表面自由收缩到最小状态,呈球形。如果液体对于容器是浸润的,那么将出现题图乙中b的情况;如果液体对于容器是不浸润的,那么就表现为题图乙中a的情况,故D正确,A、B、C错误。
3.选A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污垢,一个重要原因是洗涤剂内有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浸润油污的物质,故选项A正确。
4.选C 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使得水滴呈球形,但是由于有重力作用使得水滴呈椭球形,A错误;题图中的玻璃和水滴不浸润,B错误;水滴与玻璃表面接触的那层水分子间距比水滴内部的水分子间距大,C正确;题图中水滴表面分子比水滴的内部稀疏,D错误。
5.选D  水滴形状的成因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因水滴呈现椭圆形,则与重力也有关,A错误; 水滴不浸润口罩,换另一种液体,可能会浸润该口罩,B错误;能否浸润是由水与口罩的材料决定的,与是否处于完全失重的环境无关,C错误;水滴与口罩附着层内水分子间距比水滴内部分子间距大,产生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绷紧,D正确。
6.选D 玻璃是非晶体,高温熔化冷却凝固后仍然是非晶体,导热性表现为各向同性,故A、B错误;玻璃管裂口尖端在火焰上烧熔,冷却后尖端变钝,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因熔化后的玻璃表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其表面收缩,故C错误,D正确。
7.选BC 一些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A错误;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形成糖块,看起来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是因为受潮形成的糖块为多晶体,故B正确;酱油卤鸡蛋,是因为酱油的色素分子扩散进入鸡蛋内,故C正确;种植农作物进行土壤锄松保存地下水分,是因为松土破坏了土壤里的毛细管,使水不能沿毛细管上升,故D错误。
8.选CD 水在玻璃管中液面会上升是浸润现象,水在塑料笔芯中液面会下降是不浸润现象,故A、B错误;题图甲中是浸润现象,说明水和玻璃的相互作用比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故C正确;题图甲、乙都能说明管的内径越小,毛细现象越明显,故D正确。
9.选BCD 毛细现象的本质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对管中液体的拉力,肥皂水的表面张力更小,对管内液体向上的拉升效果更小,故毛细现象更不明显,故A错误;液体表面张力越大,越有形成细小液珠的趋势,即表面张力越大,越不容易变成扩张的气泡,故B正确;温度越高,水的表面张力越小,水与固体表面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更容易浸润固体,故C正确;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雨水会在布伞上形成液珠,液珠的尺寸大于布伞的孔隙大小,因此不会渗水,故D正确。
10.选D 使用题图甲所示的云母材料制作光的偏振片是利用了它的各向异性,故A错误;云母是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题图甲所示云母材料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故B错误;题图乙所示的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既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也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此时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故C错误;如题图乙所示,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距离略大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平衡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D正确。
11.选C 题图1中水黾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A错误;题图2中石英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玻璃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错误;题图3中水银在玻璃上形成“圆珠状”的液滴,说明水银不浸润玻璃,C正确;题图4中组成晶体的微粒对称排列,形成很规则的几何空间点阵,因此表现为各向异性,D错误。
12.选B 浸润的情况下,液体会沿着器壁上升,这是由于附着层内分子相互排斥,同时表面层内分子相互吸引的结果;不浸润的情况下,液体会沿着器壁下降,这是由于附着层内分子和表面层内分子均相互吸引的结果。由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约为0,因此当附着层分子分布比内部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附着层分子分布比内部密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①③④说法正确,故选B。
13.选B 在船尾P附近沾一点洗洁精,水的表面张力变小,与小船另一侧的水的表面张力不一样大,故小船会移动,表面张力做功,A错误,B正确;若在O处滴入少量洗洁精,纸片a和b会向远离O点的方向运动,C、D错误。
14.选ABC 水银滴放到打磨干净的铅板上,水银就附着在铅板上,很难擦去,是因为附着层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水银对铅板表现为浸润,A正确;液晶显示器是液晶中掺入少量多色性染料,染料分子会与液晶分子结合而定向排列,从而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B正确;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及液体表面张力作用形成的现象,现象是否明显与液体种类和毛细管的材料有关,C正确;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D错误。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