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共16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共16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23 22:1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
秦坑儒谷碑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末起义形势图
秦朝刑具
上古五刑
播放视频《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 秦朝是如何灭亡的
新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早期发展的过程。
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文字史料和图片等,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探究分析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通过观看视频,知道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了解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了解农民起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秦末起义形势图》及相关史料,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基本史实,学习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能够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秦汉时期农民起义的作用;了解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陈胜吴广起义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家国情怀)
独白反映秦朝的统治出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秦朝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可怜我老妇,垂死犹挣扎。
民众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被迫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
一、秦的暴政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任务1:阅读材料,观察图片,归纳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暴政表现。
材料一:秦朝税收20倍于古代,三分之二的收成交给国家。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现象。至于始皇…收泰半之赋(土地收获物的三分之二)……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汉书 食货志上》
材料二:一岁屯戍(戍守边疆),一岁力役(服劳役),三十倍于古(过去的三十倍)。 ——《汉书·食货志上》
①赋税沉重。
②徭役和兵役繁重。
材料三: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趾,又黥为城旦。 ——秦简《法律答问》材料四:秦始皇时期,"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人民摇手触禁,动辄陷刑。一人犯法,罪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司马迁《史记》之《秦始皇本纪》
③法律严苛残酷
④株连九族
材料五: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诗书弃市......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汉·孔安国《<尚书>序》
⑤焚书坑儒、禁锢思想
焚烧百家典籍
坑埋方士儒生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各国史书和诸子百家著作,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等书籍;又将非议朝政的儒生和方士坑杀,史称"焚书坑儒"。
公元前210年(始皇三十七)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秦二世(胡亥)继位。
——司马迁《史记》之《李斯列传》
任务二:你能讲讲指鹿为马的故事吗?结合教材内容,反映了秦二世怎样的统治?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指鹿为马
⑥秦二世更加残暴
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 ”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做马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这时,秦王不相信自己,却相信奸臣的话。
观看视频《陈胜、吴广起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任务1:阅读教材,简述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陈胜、吴广起义》
( 秦二世)更始作阿房宫 ,繁刑严诛,吏治刻深, 赏罚不当,赋敛无度……是 以陈涉(胜)……奋臂于大 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贾谊《过秦论》
阅读材料,说说秦朝的施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有何关系?
概况 时间、地点
领导人
口号
典故
地位
失败原因
陈胜、吴广等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遇雨误期,按秦律要被处死。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任务2:阅读教材,完成下列有关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陈胜和吴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起义军未严格军事训练、作战实力有限。内部存在矛盾,缺乏后援等。
在地图上找到渔阳的位置,并指出起义的路线。
大泽乡起义
攻占陈县,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秦军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起义失败
材料研读:(秦二世)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是以陈涉(胜)……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贾谊《过秦论》
如果没有遇到大雨,农民起义还会发生吗?为什么?
会。因为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
即使这支戍边队伍没有遇雨误期,秦朝的暴政也会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陈胜、吴广起义沉重动摇了秦的统治,其革命首创精神和反抗精神鼓舞更多的人起来反抗秦的暴政。
任务3:陈胜、吴广起义给后世留下了哪些名言?从中感受到他们的什么精神?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伐无道,诛暴秦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材料一:陈涉(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陈涉(陈胜)首事也。 ——司马迁
材料二: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
三、秦朝的灭亡
任务1:陈胜吴广起义后又出现了哪些反秦势力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反秦浪潮: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群起响应,一些原六国旧贵族也试图借机复国。他们中有的直接加入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有的带领队伍起兵反秦,如项梁、项羽等。 此外,秦吏萧何、曹参,儒士叔孙通,市井平民樊哙(kuài) 和周勃等社会各阶层人 士,纷纷投入反秦的浪潮中。在各地反秦斗争的打击下,秦朝迅速走向灭亡。
任务2:陈胜吴广起义后,继续斗争的项羽、刘邦军队与秦朝进行了哪些斗争?
项羽:项羽是楚国名将之后,骁勇善战,跟随叔父项梁起兵。他们领导的队伍逐渐发展到数万人,成为反秦的强大武装。
刘邦:出身平民,曾为小吏,后率众反秦。他注重网罗人才,积蓄力量,势力很快强大起来。巨鹿之战后,秦朝统治者内部矛盾加深,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刘邦:公元前 207年,秦朝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强盛一时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公元前207年,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
说说秦朝灭亡的原因,留给后人什么启示?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关心民生,以民为本。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学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感悟大秦帝国的沉浮兴衰,感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斗争气魄……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感叹道:“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应吸取秦亡的教训,以民为本,尊重民意。
一、秦的暴政
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法律严苛——焚书坑儒——秦二世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2.政权:张楚政权(陈县)
3.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三、秦朝的灭亡
项羽: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
刘邦:公元前207年,攻陷咸阳,秦朝灭亡
1.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开展“阅读史学,品悟汗青墨韵”读书活动,右图是其中一本书的读书摘要(节选)。据此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
A.桂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巨鹿之战
巩固练习
原因:秦朝的暴政
时间:公元前209年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
2.唯物史观强调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起义领袖的个人领导能力 B. 底层民众不堪压迫奋起反抗,推动历史变革
C. 秦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 D. 诸侯势力趁机复国的政治诉求
B
3.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秦代的简牍,简文主要记载了秦代施行的20多个单行法规,法条多达600条,并且多数为残酷的死刑等。由此可以看出秦代( )
A.法律细密,社会秩序稳定 B.宽严相济,律法深入人心
C.儒法并用,统治基础牢固 D.刑罚众多,隐含统治危机
D
4.有人曾形容秦朝“赭衣塞路,图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因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
A.刑法严苛 B.治安混乱 C.人口众多 D.社会安定
A
5.陈胜、吴广起义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 )
A.在短期内势力发展十分迅速 B.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政权
C
6.秦末有一句流行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似乎是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所主宰。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
A.项羽 B.陈胜 C.吴广 D.刘邦
D
7.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率九百多成卒,奋起于大泽乡,“伐无道,诛暴秦”,吹响了反秦起义的号角。秦末“反秦起义”风起云涌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匈奴南下 B.秦灭六国 C.秦的暴政 D.遇雨误期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