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学业质量测评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无数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一个个鲜明的历史人物闪烁着动人的智慧与美好,让我们举行一次历史人物故事会吧!
活动一:挑选故事主题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17分)
【智慧少年篇】在zhū( )多的历史故事中,“智慧少年”深受大家喜爱。七岁的王戎和小伙伴看见路边李树上硕果累累,小伙伴们 jìng zǒu( )取之,wéi( )戎不动。王戎认为李子是苦的,小伙伴们摘李子后, xìn rán( )。 看见自己的小伙伴“足跌没水中”,“持石击瓮破之”,救下了小伙伴。
【美好品德篇】 心系百姓、造福百姓,深受百姓敬重。他巧借巫婆和官绅(shēn shēng)欺骗老百姓的说法,把原本在百姓面前威风凛凛的官绅们一个个吓得miàn rú tǔ sè( ),跪下来(磕 嗑)头求饶。他又发动百姓开凿(zháo záo)渠道,引水guàn gài( )庄稼。 听从射箭能手飞卫的指点,数年如一日,潜心练习本领,成了百发(fā fà)百中的射箭能手,他的恒心与毅力令人敬佩。
1.根据拼音和所学内容把语段中的字词补充完整,用“ ”选择正确的汉字或读音。(10分)
2.在“ ”上填写历史故事中的人物。(3分)
3.王戎认为“道旁李苦”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分)
4.“威风凛凛”是形容人的精神风貌的词语。有四位同学在习作中使用了这一类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上大学的哥哥戴着一副浅色眼镜,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看上去文质彬彬的。
B.妈妈每天坚持运动,两个月后,整个人显得容光焕发。
C.兰兰是个特别文静的小女孩,看起来慈眉善目,大家都喜欢她。
D.鹤发童颜的爷爷是个乐观的人,85岁的他还和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
二、选择题。(6分)
1.西门豹在邺县不仅破除迷信、惩办祸首,还兴修水利、造福百姓。当地人打算送他一面锦旗以示感谢。下列句子中最适合写在锦旗上的是( )。(2分)
A.剑胆琴心,济困扶危 B.两袖清风,为民救急
C.授教固有方,桃李满天下 D.为民谋福利,凛然正气生
2.从《故事二则》中,我认识了下列人物:( )的飞卫,( )的纪昌,( )的蔡桓侯,( )的扁鹊。(4分)
A.固执己见、讳疾忌医 B.堪称名师、教导有方
C.医德高尚、医术高明 D.虚心认真、勤奋踏实
活动二:学习复述故事
三、请仿照例句,试着运用“长话短说”的方法进行复述。(9分)
1.桓子野当时已经做了大官,素来知道王子猷的名声,立刻就掉头下车,上船坐在胡床上,为王子猷吹曲子。
例:聪明勤劳的孙思邈,一边学习医书,一边拿着小镐,背着药篓,翻山越岭,到山上采药。
【方法1: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孙思邈到山上采药。
2.陶渊明取出官印交给小吏说:“你把官印交给刘督邮,就说我辞官回家了。”
(例)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 ”
【方法2:将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蔡桓侯派人问扁鹊,他为什么不说话就跑掉了。
3.干将攀上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找齐了五块精铁,又走访山川大地,冒死找回六块上好的青铜,终于备齐了铸剑的材料。
例: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拉萨。
【方法3: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提炼概括】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拉萨。
活动三:分享、讲述故事
四、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10分)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②大姓⑧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之以书,遂④成大学⑤。
【注释】①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②邑人:同邑的人,同乡。③大姓:大户人家。④遂:最终。⑤大学:有学识的人。
1.本文第( )句话直接在写“凿壁借光”。(1分)
A.1 B.2 C.3
2.“凿壁借光”中的“凿”的意思是( )。(1分)
A.穿 B.引 C.映
3.匡衡“凿壁借光”是为了( )。(1分)
A.玩耍 B.织布 C.读书
4.联系上下文可知,文中画“ ”句子的意思是( )。(2分)
A.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B.匡衡就到他家去借书,并按时归还。
C.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并得些报酬。 D.匡衡就到他家去借书,又不给报酬。
5.下列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围绕匡衡勤学好读,文章写了两件事情。
B.文不识被匡衡的好学感动了,把家里的书都借给他读。
C.文不识被匡衡的好学感动了,于是也学着刻苦读书。
D.勤学好读的匡衡长大以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6.匡衡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3分)
五、阅读《孔子学琴》,完成练习。(12分)
①孔子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孔子从不满足,他还特意向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
②师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并让他练习。一晃十天过去了,师襄还不见孔子来学新的曲子,感到有些奇怪,便去看望他。师襄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在毕恭毕敬地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师襄轻轻地走进屋里,对孔子说:“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③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
④又过了些时候,师褱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醉如痴,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他快步走了过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
⑤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他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感情随着抑扬的琴声起伏不平。突然,琴声戛然停止,孔子激动得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他就是体恤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⑥师襄一听,既惊异,又佩服。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我的老师讲过,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⑦后来,琴艺高超的孔子把弹琴纳入了教学范畴。
1.“毕恭毕敬”的意思是 。(2分)
2.复述故事时,人物对话可以进行转述,请转述文中画“ ”的句子。(2分)
3.在简要复述第⑥段时,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最合适的是( )。(2分)
A.师襄一听,既惊异,又佩服。
B.师襄听了,既惊异又佩服,他告诉孔子这首乐曲就叫《文王操》。
C.师襄一听,既惊异,又佩服。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我的老师讲过,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4.孔子学习一首曲子经历了哪些阶段 弹奏效果怎样 请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4分)
十天过去了 过了几天 又过了些时候 不知又过了多少天
学习阶段 掌握弹奏技巧 理解作曲者
效果 会弹曲子 弹奏得激情洋溢
5.读完故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分)
六、阅读历史小故事,完成练习。(16分)
商鞅徙①木立信
①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曾经辅佐秦孝公在秦国积极推行新法,实施改革,历史上称为“商鞅变法”。
②变法还没开始,商鞅就遇到了一个难题:自己初到秦国,怎样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使推行的新法“有令则行,有禁则止”②呢 思来想去,商鞅决定先做一件小事。
③一天早上,人们发现咸阳城南门城楼前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旁边的两个士兵高声宣布:“新上任的商鞅大人有令,谁能把这根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④闻讯赶来的百姓议论纷纷, 谁都不相信天底下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试一试。
⑤商鞅手下的人见围观的百姓渐渐走散,便向商鞅建议:“依小人之见,这赏金太重,不如减去五两,或许有人会……”
⑥商鞅沉思片刻,摆了摆手,说:“不!
说出的话不能收回。我徙木立信,就是要表
明朝廷不会欺骗百姓。只有这样,才能建立
起守信的风气,百姓才会遵守颁布的新法。
你去告诉大家,朝廷说到做到,绝不食言。还有,从现在起,移木者,赏金五十两!”
⑦“五十两!”围观的百姓一阵喧哗,吃惊地你看我,我看你。正当大家议论不休的时候,一位中年人壮着胆,走出人群,说:“我来试试。”他走到木杆前打量了一下,两手一提就把木杆扛到了肩上,迈开大步向北门走去。
⑧人们让开一条路,吵吵嚷嚷地跟在后面,一直跟到了北门。
⑨等那中年人放下木杆后,商鞅立即派人当众赏赐他五十两黄金,一钱不少。
⑩这件事马上传开了,一下子轰动了秦国。不久,秦国颁布了新法。秦国百姓知道朝廷令行禁止,都积极地拥护新法。商鞅在秦国的改革得以推行,秦国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注释】①徙(xǐ):迁移,文中指搬动。②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意思是有命令就立刻去执行,有禁令就马上停止行动。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成语。(3分)
(1)比喻说到做到,取信于人。 ( )
(2)形容众人谈论不休,说法众多。 ( )
(3)形容法令严正,雷厉风行。 ( )
2.用简洁的语言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补充完整。(4分)
3.读第④段,联系上下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把你想到的画面写在文中的横线上。(3分)
4.批注可以帮我们更好地阅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请你完成对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批注。(3分)
5.《论语》有云:“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说话一定要讲诚信,做事一定要果断。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3分)
活动四:畅谈活动心情
七、习作。(30分)
“心”是个有魔力的字,由“心”字想开去,我们会想到很多词语————
每一个词语都是一个故事,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事情写下来。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把过程写清楚,写出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第八单元学业质量测评
一、1.诸 竞走 唯 信然 shēn面如土色 磕 záo 灌溉 fā
2.司马光 西门豹 纪昌
3.树在道边而多子
4. C
二、1. D 2. B D A C
三、1.桓子野为王子猷吹曲子。
2.陶渊明让小吏把官印交给刘督邮,并告诉他陶渊明辞官回家了。
3.干将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备齐了铸剑的材料。
四、1. B 2. A 3. C 4. A 5. C
6.示例:勤奋和坚持有助于我们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五、1.形容十分恭敬
2.孔子激动得站起来,大声说他已经知道作曲者是体恤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了。
3. B
4.学习阶段:学会曲谱 弹出思想感情,领会音乐精神
效果:弹奏得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弹奏得抑扬起伏
5.示例:学无止境,学习要有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
六、1.(1)徙木立信 (2)议论纷纷
(3)令行禁止
2.①商鞅推行变法前,遇到取信于民的难题。
②贴出告示,承诺搬木杆者赏金十两
③扛起木杆搬到北门
④商鞅兑现承诺,树立了威信,新法得以推行。
3.示例:“嘿,这倒是稀奇事,扛一根木头就赏十两。”“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没人去碰那根木头。
4.语言 取信于民,推行变法 计谋深远、言而守信
5.示例:商鞅通过实际行动兑现承诺,展示了诚信的价值,从而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可见,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立国之本。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