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暑假新课专项重点提升预习练:判断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暑假新课专项重点提升预习练:判断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4 10:4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暑假新课专项重点提升预习练:判断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判断题
1.1.65×100=1.65÷0.01。( )
2.太阳每天一定从东方升起来。( )
3.0.098009800980是循环小数。( )
4.。( )
5.教学楼每层高度是2.8米。六(1)班的教室在4楼,教室的地板离地面有11.2米高。( )
6.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栽,是指一端×2。( )
7.1.76×2.8与17.6×0.28的积相等。( )
8.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底长相等,面积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3分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6分米。( )
9.4.8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小于4.8。( )
10.投掷硬币10000次,正反面出现的次数各占大约二分之一。( )
11.盒子里装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奇思摸了30次,其中23次摸到黄球,7次摸到白球。盒子里黄色的球可能多。( )
12.循环小数无法比较大小。( )
13.在,,0.58,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14.19.9×0.5的积保留一位小数是10。( )
15.甲、乙两车同时从A城开往B城。3小时后,乙车超过甲车46.5km,甲车平均每小时行68km,乙车平均每小时行80km。( )
16.一个数(大于0)的1.03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
17.从平行四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
18.0.7070707…是一个无限小数,也是一个循环小数。( )
19.,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y,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
20.如果x=4是方程3x-4a=0的解,那么a=3。( )
21.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0.01,等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
22.学校体操队排成方阵进行表演,最外层每边有16人,最外层一共有64人。( )
23.甲乙两数的商是18,把甲乙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它们的商还是18。( )
24.3.258258是一个循环小数。( )
25.数对(5,3)和(3,5)表示的位置是不同的。( )
26.x的2倍与3的差写成式子是2x-3,这个式子是方程。( )
27.一个数除以a,商5余b,这个数用式子表示是。( )
28.把4÷13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0.30。( )
29.把10根橡皮筋连接成一个圈,需要打9个结。( )
30.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cm,与它等高等面积的三角形的底是8cm。( )
31.用(4,4)表示位置,这两个4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
32.因为=,所以=2。( )
33.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所以无限小数也一定是循环小数。( )
34.一个数(0除外)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35.68、86、88、89、90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88。( )
36.0.372×0.15的积有五位小数。( )
37.4.8÷0.9=5……3。( )
38.盒子里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第一次摸出的球一定是黄球。( )
39.0.6除以一个小数,所得的商一定比0.6大。( )
40.0.99999是一个循环小数。( )
41.一名老师和64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能坐8人,至少需要8条船。( )
42.数对(6,6)中,两个“6”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
43.两个因数的积是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10.0,它的准确值最大是9.99。( )
44.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45.4.6+5.4×0.35=10×0.35=3.5。( )
46.笔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
47.95.959595是循环小数。( )
48.投掷一枚硬币,前5次都正面朝上,第6次一定反面朝上。( )
49.数对(7,2),(2,8)在同一列。( )
50.如果1.2x-1.3=3.5,那么x2+3x=28。( )
《五年级暑假新课专项重点提升预习练:判断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参考答案
1.√
【分析】计算1.65÷0.01,根据小数除法法则,先将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使它变成整数1,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两位变为165,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165÷1=165,1.65×100=165,所以等式成立。
【详解】1.65×100=165
1.65÷0.01=165
1.65×100=1.65÷0.0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
【分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事件。
【详解】太阳每天一定从东方升起来,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事件发生的可能大小,可以用“一定”“经常”“偶尔”“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3.×
【分析】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有限的,这样的小数就是有限小数;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无限的,这样的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不断地重复出现的一个或一节数字的无限小数,叫做循环小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0.098009800980是有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循环小数,明确循环小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
【分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先计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计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13.92×8
=111.36
=17.4÷10
=1.74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4楼教室地板的离地面的高度相当于3层楼的高度,用2.8×3即可求出教室的地板离地面的高度。
【详解】2.8×3=8.4(米)
教学楼每层高度是2.8米。六(1)班的教室在4楼,教室的地板离地面有8.4米高,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乘法的应用,明确4楼教室地板的离地面的高度相当于几层楼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分析】根据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时,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据此判断。
【详解】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栽,是指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即植树棵数=间隔数+1。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植树问题,掌握沿直线上栽树的三种情况:两端都栽时,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时,棵数=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时,棵数=间隔数。
7.√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详解】1.76×2.8与17.6×0.28都是先算176×28,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3位点上小数点,1.76×2.8与17.6×0.28的积相等,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8.√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知:S=ah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知:S=ah2÷2,若底边长相等,面积也相等,则ah1=ah2÷2,可求出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据此解答。
【详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ah1,
三角形的面积:S=ah2÷2,
ah1=ah2÷2
h1=h2÷2
h2=2h1
即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
3×2=6(分米)
即三角形的高是6分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9.×
【分析】一个小数乘小数,乘数的小数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则得到的积可以大于或小于这个数,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4.8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不一定小于4.8,也可能大于4.8。
例如:4.81.2=5.76,4.80.5=2.4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小数乘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小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而得出答案。
10.√
【分析】硬币只有正面和反面,投掷硬币,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一样,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投掷硬币10000次,正反面出现的次数各占大约二分之一,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的大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可能性的大小的概念。
11.√
【分析】根据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盒子里哪种颜色球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据此判断。
【详解】23>7
摸到黄球的次数多,则盒子里黄色的球可能多。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的大小,根据事件数量的多少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12.×
【分析】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不断地重复出现的一个或一节数字的无限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比较大小实际上就是小数比较大小。
【详解】如:和是循环小数,>,所以循环小数可以比较大小。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循环小数,明确循环小数比较大小应按照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是解题的关键。
13.√
【分析】循环小数记数时,在第一个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末一个数字上分别记上一个圆点(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的只记一个圆点),表示这个循环小数的这几个(或一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圆点叫做循环点。
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百分位上相同,千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详解】
从小到大排列:0.58<<<
即0.58<<<
所以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熟悉循环小数的记数方法,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14.×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19.9×0.5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数字是否满5,然后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得近似数即可。
【详解】19.9×0.5=9.95≈10.0
则19.9×0.5的积保留一位小数是10.0。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乘法,明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
【分析】从题意可知:乙车比甲车3小时多行46.5km,用46.5÷3即可求出1小时多行多少,再加上甲车平均每小时行的,就求出乙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即可判断。
【详解】46.5÷3+68
=15.5+68
=83.5(km)
甲车平均每小时行68km,乙车平均每小时行83.5km。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0.2×1.03=0.206,0.206>0.2,一个数(大于0)的1.03倍一定大于这个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从平行四边形里剪最大的三角形,得让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这样三角形才最大)。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看占比,三角形面积刚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以此解答。
【详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这个最大三角形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故答案为:√。
18.√
【分析】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小数点后面的小数是有限的、可数的;而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面的小数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详解】0.7070707…的小数位数是无限的,所以0.7070707…是一个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07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所以0.7070707…也是一个循环小数。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循环小数的认识,注意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19.√
【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一个数,等式依然成立。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y,根据等式基本性质,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进而得出答案。
20.√
【分析】把x=4代入方程3x-4a=0,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即可求出a的值,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x=4时;
3×4-4a=0
12-4a=0
4a=12
a=12÷4
a=3
如果x=4是方程3x-4a=0的解,那么a=3。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
【分析】小数除法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0.01,相当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等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据此举例判断即可。
【详解】如:3.6÷0.01=360,3.6×100=360,则3.6÷0.01=3.6×100,相当于把3.6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0.01,等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对于方阵最外层人数的计算,我们要考虑到四个顶点的位置。因为每个顶点的人同时属于两条边,在计算每边人数之和时,顶点的人被重复计算了。所以不能简单地用每边人数乘4来得出最外层人数。先按照每边人数乘以4去计算,然后再减去顶点重复计算的4个人,才是最外层的实际人数。
【详解】最外层人数:16×4-4=64-4=60(人)。先计算每边16人时四条边的总数为16×4=64人,但四个顶点的人都被多算了一次,所以要减去4得到实际人数60人。
故答案为:×
23.√
【分析】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知,甲乙两数的商是18,把甲乙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也就是两数都乘10,它们的商还是18。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商的变化规律,牢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4.×
【分析】循环小数是一个无限小数,据此解题。
【详解】3.258258是有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循环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5.√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
【详解】数对(5,3)表示第5列第3行,(3,5)表示表示第3列第5行,位置是不同的,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6.×
【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是等式;(2)含有未知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据此解答。
【详解】2x-3,虽含有未知数,但它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
27.√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所以根据除法各部分关系可得: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据此代入相应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除数是a,商是5,余数是b。
则被除数为:a×5+b=5a+b。
一个数除以a,商5余b,这个数用式子表示是,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8.×
【分析】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按照整数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上写“0”;如果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保留几位小数,就看保留小数的下一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解答。
【详解】4÷13≈0.31
把4÷13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0.31。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9.×
【分析】根据植树问题公式: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判断即可。
【详解】把10根橡皮筋连接成一个圈,需要打10个结。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0.√
【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所以当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相等,并且高相等时,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除以2。那么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乘2,可以求出与它等高等面积的三角形的底。
【详解】4×2=8(cm)
所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cm,与它等高等面积的三角形的底是8cm。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31.×
【分析】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用(4,4)表示位置,据此写出两个4所表示的位置即可解答。
【详解】数对(4,4)表示位置,说明这个位置是在第4列第4行,所以这两个4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对的概念。
32.×
【分析】,表示的是m乘m,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因为,表示的是m乘m,两个字母相乘可将乘号简写为,即不等于。如:,不等于。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33.×
【分析】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小数按小数部分的位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无限小数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的分类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4.×
【分析】一个非0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数;一个非0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数。据此解答。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一个数(0除外)乘小数,积不一定小于这个数,如3×1.1>3。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5.×
【分析】把这五个数相加求出总和,再用总和除以数的个数,需要计算才能得出平均数,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68+86+88+89+90=421
421÷5=84.2
所以:68、86、88、89、90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84.2,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36.×
【分析】0.372×0.15末尾的积有0,则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出结果,再看积有几位小数。
【详解】0.372×0.15=0.0558
0.372×0.15的积有四位小数,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位数和因数位数的关系,两个小数相乘,所得的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之和,末尾有0的除外,末尾有0的要先求出结果,再判断积有几位小数。
37.×
【分析】余数=被除数-商×除数,据此即可判断计算是否正确。
【详解】4.8-5×0.9
=4.8-4.5
=0.3
即4.8÷0.9=5……0.3,所以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38.×
【分析】由题意可知,盒子里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第一次摸出的球可能是红球、白球或黄球。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盒子里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第一次摸出的球不一定是黄球。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明确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是解题的关键。
39.×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和除以大于1的数,得到的结果小于它本身;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和乘大于1的数,得到的结果大于它本身。依此比较即可。
【详解】比如:0.6÷1.5=0.4
所得的商比0.6小,
所以0.6除以一个小数,所得的商一定比0.6大,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不用计算,根据一个数乘或者除以的数比1大还是比1小进行比较。
40.×
【分析】根据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定义:有限小数是指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无限小数是指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得:0.99999是一个有限小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1.×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名老师和64名同学共1+64=65个人,再根据除法的意义,用65除以8进行计算,其结果根据实际运用 “进一法”保留整数即可。
【详解】(64+1)÷8
=65÷8
=8.125
≈9(条)
则至少需要9条船,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2.×
【分析】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先说列,后说行,表示形式为(列数,行数)。
【详解】数对(6,6)中第一个“6”表示第6列,第二个“6”表示第6行,两个“6”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先表示列,后表示行,不能调换位置;两个数之间一定要用逗号隔开。
43.×
【分析】“四舍”法取近似值时,原数大于近似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数字最大并且不能向前一位进一,原数取最大值;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两个因数的积是一个两位小数,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一位小数是10.0,它的准确值最大是10.04。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小数取近似值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44.×
【分析】根据和可进行推理。
【详解】若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则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原题并不知道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则不能判断它们面积的大小。
故答案为:×
45.×
【分析】四则运算分为两级。加法、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4.6+5.4×0.35,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据此分析。
【详解】4.6+5.4×0.35=4.6+1.89=6.49,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46.√
【分析】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①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②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③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添0继续除。据此解答。
【详解】笔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7.×
【分析】根据小数的分类,小数可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无限的小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且循环小数的位数也是无限的,所以循环小数也是无限小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95.959595是有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8.×
【分析】硬币只有正、反两面,掷一次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无论掷多少次,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详解】投掷一枚硬币,前5次都正面朝上,第6次投掷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与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一样大。有可能下面朝上,也有可能反面朝上。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9.×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列,后面的数字表示第几行,据此解答。
【详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7,2)表示第7列,第2行;(2,8)表示第2列,第8行;所处的位置不在同一列。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0.√
【分析】先利用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3,再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2求出x的值,再把x的值代入x2+3x求出式子的结果,据此解答。
【详解】1.2x-1.3=3.5
解:1.2x-1.3+1.3=3.5+1.3
1.2x=4.8
1.2x÷1.2=4.8÷1.2
x=4
x2+3x
=42+3×4
=16+12
=28
所以,如果1.2x-1.3=3.5,那么x2+3x=28。
故答案为:√
【点睛】利用等式的性质求出方程的解,并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化简求值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