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语文园地二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交流平时阅读到的和自身习作中所写的场面描写,进一步巩固强化点面结合方法在场面描写中的运用。
语言运用:通过朗读对比和仿写改写,体会反复的强调作用;体会提示语的多样性。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
思维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和不断朗读,理解赞扬民族英雄的四句名言,并熟读成诵。
审美创造:通过查阅资料和不断朗读,理解赞扬民族英雄的四句名言,并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2.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3.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4.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检视的好习惯。
5.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的教学
(板书:语文园地)过渡: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如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
1.《狼牙山五壮士》的激烈战斗
出示《狼牙山五壮士》第2自然段,交流语段中运用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
预设1:既从整体上写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
预设2:又对五壮士的动作、神态进行具体描写。
预设3:既给人以整体感,又突显了人物的特点,使我们对每个人物有了具体的印象。
2.《开国大典》的阅兵式
出示《开国大典》第12自然段,交流语段中运用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
预设1: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
预设2:又注意通过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
预设3: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队伍的特色。
3.总结: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我们既能感受到整体,又对细节有深刻的印象。(板书:点面结合)
4.平时的阅读中,你是否也读到过这样的场面描写?在自己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写场面的?和同学交流。
二、“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教学
比一比,下面两组中哪个句子更好?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每组第一个句子更好,因为运用了重复,感情更加强烈。(板书:反复手法)
总结:重复词语有增强语势、增强情感的作用。
三、“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教学
1.读题中前两个例句,圈出表示“说”的词语。
赞叹、婉言谢绝。
读题中后两个例句,体会句子如何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来表达说的意思。
这两句话中没有一个表示“说”的词,但是都表达了“说”的意思。
总结: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
3.积累写“说”不用“说”的词语。(板书:“说”的不同表达)
讲、喊、叫、读、问、答
谈话、讲话、议论、复述
自言自语、滔滔不绝、议论纷纷
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让人感觉更有画面感,不会单一。
4.小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欣赏作品,练习书写
1.谈话导入:我们要举行一次书写作品展览,向大家展示自己优秀的书写作品。你愿意参加吗?
2.引导观察: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书写作品,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好在哪里?(课件出示竖式《游子吟》和横式《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
预设:竖幅的作品从右往左写,署名在左下角;横幅的作品从左往右写,署名在右下角。
3.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写好一幅作品呢?
(1)指名交流。
(2)齐读教材上的“书写提示”。
课件出示:
·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书写正确,字体规范。
·自我检视,不断提高。
4.练写作品:选择一首诗竖着写,或选择一段话横着写,做到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5.自我检视:学生根据书写要求进行自我检视。
6.评价展示。
(1)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作品在班上展示。
(2)评选“小小书写家”。
【设计意图】创设活动情境,借助两幅书写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书写要点,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书写中去,帮助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和自我检视的习惯。
二 读读背背,积累名言
1.学生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的句子。
2.想一想:这些句子中有没有自己熟悉的词语?
预设:为国捐躯、视死如归、忧国忧民。
3.理解意思:你们能说说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吗?
4.交流汇报。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了解除国难而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2)“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这句话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3)“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尽管自己地位低下,但是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
引导:“位卑未敢忘忧国”是陆游爱国精神的写照,由此你联想到了陆游的哪首诗?(出示《示儿》,全班齐读)
5.引导发现:这3句名言警句都与什么有关?(爱国精神)
6.学生交流:这些句子让你想到了本单元课文中的哪些人物?说说理由。(学生自由交流)
7.背诵摘抄。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把名言与学生学过的成语、古诗、本单元课文相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教学反思】
1.授之以渔,发展思维。
利用“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并拓展延伸到课外阅读和习作之中,落实了单元核心教学目标。
2.合作学习,积累语言。
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积累典型的语言图式。同时,重视语文的育人功能,在引导学生理解、积累爱国名言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课外延伸,拓展空间。
语文园地每个板块的学习,都注重从课内引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拓展了学生的学习交流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智慧增长和精神成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语文园地二
(部编)六年级
上
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
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
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狼牙山五壮士》的激烈战斗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既给人以整体感,又突显了人物的特点,使我们对每个人物有了具体的印象。
既从整体上写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
又对五壮士的动作、神态进行具体描写。
《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火箭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队伍的特色。
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
又注意通过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
我们既能感受到整体,
又对细节有深刻的印象。
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平时的阅读中,你是否也读到过这样的场面描写?在自己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写场面的?和同学交流。
交 流
运动会上人头攒动,像一面面迎风飘动的彩旗,像随风逐波的麦浪。“加油!加油!”会场上传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助威声。只见运动员们个个咬着牙,脸憋得通红,手紧握接力棒,眼睛紧盯着终点处的红布条。糟糕,一名运动员手中的接力棒掉到了地上。他迅速转身,手飞似的掠过,一下子将接力棒握在手里。他继续向前跑。树上的麻雀在枝头上蹦来蹦去,急得直跺脚。终于冠军冲向了红线,全场一片欢呼,人们簇拥而上……瞧,树上的小麻雀蹦得多欢乐!
比一比,下面哪个句子更好?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
···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
词句段运用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
重复词语有增强语势、增强情感的作用。
读例句,圈出表示“说”的词语。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
读例句,体会句子如何不用与“说”有
关的词语来表达说的意思。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写人物说话时, 可以不用“说”来表达。
讲、喊、叫、读、问、答
谈话、讲话、议论、复述
自言自语、滔滔不绝、议论纷纷
词语积累
写“说”不用“说”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让人感觉更有画面感,不会单一。
我就像发怒的狮子冲母亲说:“我不想做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自己对自己说:“加油,一切都会好的!”
我就像发怒的狮子冲母亲吼道:“我不想做了!”
“说说说”
不用“说”
卖火柴的小女孩自言自语:“加油,一切都会好的!”
改写“说说说”
书写提示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书写作品,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好在哪里?
竖幅的作品从右往左写,署名在左下角。
横幅的作品从左往右写,署名在右下角。
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
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怎样才能写好一幅作品呢?
1.选择一首诗竖着写,或选择一段话横着写,做到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根据书写要求进行自我检视。
3.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作品在班上展示。评选“小小书写家”。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日积月累
这些句子中有没有自己熟悉的词语?
为国捐躯、视死如归、忧国忧民。
你们能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吗?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李纲
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尽管自己地位低下,但是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位卑未敢忘忧国”是陆游爱国精神的写照,由此你联想到了陆游的哪首诗?
这3句名言警句都与什么有关?
爱国精神
这些句子让你想到了本单元课文中的哪些人物?说说理由。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书写提示
书写正确
日积月累
行款整齐
布局合理
熟读
背诵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