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4 08:51:14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202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类型最多样的天然草原,为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成效显著,牧草年产量增加,沙尘天气次数减少,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有所回升。图1为内蒙古草原分布示意图,图2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组合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内蒙古草原类型东西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热量 D.水分
2.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改善后,能更好发挥的经济效益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发展畜牧业
③观光旅游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内蒙古自治区要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应选择图2中的组合关系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5·内蒙古自治区)为深入认识与有效保护极地,我国多次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在科考中,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看到了穿上“石油礼服”的企鹅,在北冰洋拍摄到失去“冰层家园”的北极熊。下表为我国近六次极地科考时间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南极科考 出发时间 结束时间 北冰洋科考 出发时间 结束时间
第四十一次 2024年11月 2025年5月 第十四次 2024年7月 2024年10月
第四十次 2023年11月 2024年4月 第十三次 2023年7月 2023年9月
第三十九次 2022年10月底 2023年4月 第十二次 2021年7月 2021年9月
4.我国南极科考与北冰洋科考出发月份存在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板块运动 D.海陆变迁
5.为帮助北极熊恢复家园、企鹅免受污染,人类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②增设极地探险项目
③加强海洋环境治理 ④开发极地淡水资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5·内蒙古自治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柑橘喜温、喜湿、不耐寒、不耐涝,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产业规模居全国水果之首。截至2022年,我国以柑橘类作物为主导产业的186个村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这些示范村镇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走出了柑橘产业特色发展之路。图为柑橘类“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在我国各省区分布总体情况示意图。
(1)描述我国柑橘类“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2)简析上述示范村镇发展柑橘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3)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柑橘种植区域界限不断被跨越。有人提出将柑橘引种至辽宁省,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7.(2025·内蒙古自治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利比里亚是非洲欠发达国家之一,长期以来,进口贸易额超过出口贸易额。该国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广,水稻、木薯为其主要粮食作物,受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单产低,粮食无法自给。该国拥有丰富的铁矿、铝土矿及石油等矿产资源,但开发程度低、利用率低。该国港口、公路、铁路设施陈旧,年久失修,交通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图1为利比里亚位置示意图,图2为利比里亚近出口基本情况示意图。
(1)描述利比里亚海陆位置并说出其优越性。
(2)结合图2,简析利比里亚进口贸易额超过出口贸易额的原因。
(3)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多领域合作,中国已成为利比里亚重要的贸易伙伴。假设你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的调研人员,要为两国合作提供建议。现有以下三个合作项目,请选择一个并说明合作理由。
①水稻种植
②铁矿资源开发与利用
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3.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降水类型主要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A、均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区,地形相差不大,A错误;
B、光照相差不大,B错误;
C、光照相差不大,C错误;
D、自西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丰富,因此草原类型差异大,主要是水分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D。
2.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成效显著,牧草年产量增加,促进畜牧业发展,生态改善吸引游客,可发展观光旅游,发展畜牧业和观光旅游是典型经济效益,②③正确;防风固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属于生态效益,非直接经济收益,①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3.A、需选择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模式;甲侧重经济发展单一目标,A错误;
B、乙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是最优选择,B正确;
C、丙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都较差,C错误;
D、丁可能偏向生态保护单一目标,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4.B
5.A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4.A、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与极地科考季节差异无关,A错误;
B、南极与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科考选择南半球暖季(11月-次年3月),北冰洋科考选择北半球暖季(7月前后),时间差异由地球公转导致,B正确;
C、板块运动影响地质活动,与科考时间无关,C错误;
D、海陆变迁不直接影响科考的月份,D错误。
故答案为:B。
5.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缓解全球变暖,保护北极熊栖息地,加强海洋治理,可以减少石油污染,保护北极熊,①③正确;
增设极地探险项目会加剧极地环境破坏,开发极地淡水资源,可能会破坏极地生态,②④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1)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集中于北纬20°~35°之间;东部沿海省份分布较多,西部相对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密集。
(2)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降水丰富;多低山丘陵,排水良好;多酸性土壤;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大;交通便利;农业技术推广等。
(3)不可行,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柑橘易受冻害(不耐寒);生长周期不足;成本高昂。可行,品种改良,培育耐寒品种;利用温室、覆膜等技术调控温度、湿度;辽宁南部冬季相对温和,可小规模试验种植。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我国柑橘类“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总体空间分布特征是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如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集中于北纬20°~35°之间,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区,符合柑橘喜温、喜湿的生长需求;东部沿海省份分布较多,西部相对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示范村镇密集。
(2)该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降水丰富,满足柑橘喜温、喜湿的需求;多低山丘陵,排水良好,避免涝渍;红壤、黄壤等酸性土壤适合柑橘生长;河流众多,灌溉便利;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品种优化;国家“一村一品”政策扶持,促进产业规模化;市场需求大,柑橘鲜食及加工(果汁、罐头)需求旺盛;南方水陆交通发达,利于产品运输和销售;农业科技(如温室大棚、滴灌技术)提升产量和品质。
(3)不可行,从自然条件限制方面分析,如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最低温可达-20℃以下,柑橘易受冻害,不耐寒;无霜期较短,柑橘成熟所需积温和生长期可能不足;需建温室或大棚保温,投入大,经济效益低。
可行,从技术进步方面分析,如培育耐寒品种;通过温室、覆膜等技术调控温度、湿度;辽宁南部,如大连,受海洋调节,冬季相对温和,可试验种植。
【点评】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7.【答案】(1)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濒临大西洋,便于发展海洋运输,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
(2)出口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低,价格相对低廉。进口粮食,工业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粮食和工业产品因需大量进口,导致进口额高,所以进口贸易额超过出口贸易额。
(3)选①水稻种植:利比里亚水热充足,适合水稻生长;中国水稻种植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可合作提高水稻单产,解决粮食自给问题。
选②铁矿资源开发与利用:利比里亚铁矿丰富但开发程度低,中国有资金、技术、设备和开发经验,合作开发可促进利比里亚资源利用,中国也能获取铁矿资源
选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利比里亚交通设施陈旧,中国在交通基建方面技术、资金、施工能力强,合作建设可改善其交通,促进经济发展,也利于中国相关企业拓展市场。(三选一作答即可 )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西临大西洋,为利比里亚提供了便利的海洋运输条件,海洋运输运量大、成本低,利于利比里亚进出口贸易开展。
(2)利比里亚主要出口木材、天然橡胶、可可等农产品,以及铁矿石、原油等初级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相对低廉,出口产品价值低。利比里亚主要进口成品油、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等工业产品,以及稻谷、大米等粮食。工业产品科技含量高、加工复杂,附加值高,进口成本高。
(3)选择①水稻种植: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充足,中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在品种培育、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先进,帮助利比里亚提高水稻单产,实现粮食自给,保障粮食安全。
选择②铁矿资源开发与利用:利比里亚铁矿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差等问题。中国钢铁工业发达,对铁矿资源需求量大,合作开发铁矿,中国可助力利比里亚完善采矿基础设施、提升开发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利比里亚为中国提供稳定的铁矿资源,保障中国工业原材料供应,实现互利共赢。
选择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利比里亚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陈旧、年久失修,交通发展滞后,制约了农矿产品出口、工业产品进口及国内经济交流。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成熟、经验丰富,有强大的工程建设能力和完善的产业链,可提供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支持。能改善利比里亚交通条件,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中国交通建设企业可拓展海外市场,输出过剩产能,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土地、水源、原料、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主要的五种指向型工业有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
1 / 1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202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类型最多样的天然草原,为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成效显著,牧草年产量增加,沙尘天气次数减少,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有所回升。图1为内蒙古草原分布示意图,图2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组合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内蒙古草原类型东西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热量 D.水分
2.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改善后,能更好发挥的经济效益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发展畜牧业
③观光旅游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内蒙古自治区要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应选择图2中的组合关系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D
2.C
3.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降水类型主要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A、均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区,地形相差不大,A错误;
B、光照相差不大,B错误;
C、光照相差不大,C错误;
D、自西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丰富,因此草原类型差异大,主要是水分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D。
2.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成效显著,牧草年产量增加,促进畜牧业发展,生态改善吸引游客,可发展观光旅游,发展畜牧业和观光旅游是典型经济效益,②③正确;防风固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属于生态效益,非直接经济收益,①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3.A、需选择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模式;甲侧重经济发展单一目标,A错误;
B、乙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是最优选择,B正确;
C、丙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都较差,C错误;
D、丁可能偏向生态保护单一目标,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5·内蒙古自治区)为深入认识与有效保护极地,我国多次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在科考中,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看到了穿上“石油礼服”的企鹅,在北冰洋拍摄到失去“冰层家园”的北极熊。下表为我国近六次极地科考时间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南极科考 出发时间 结束时间 北冰洋科考 出发时间 结束时间
第四十一次 2024年11月 2025年5月 第十四次 2024年7月 2024年10月
第四十次 2023年11月 2024年4月 第十三次 2023年7月 2023年9月
第三十九次 2022年10月底 2023年4月 第十二次 2021年7月 2021年9月
4.我国南极科考与北冰洋科考出发月份存在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板块运动 D.海陆变迁
5.为帮助北极熊恢复家园、企鹅免受污染,人类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②增设极地探险项目
③加强海洋环境治理 ④开发极地淡水资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4.B
5.A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4.A、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与极地科考季节差异无关,A错误;
B、南极与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科考选择南半球暖季(11月-次年3月),北冰洋科考选择北半球暖季(7月前后),时间差异由地球公转导致,B正确;
C、板块运动影响地质活动,与科考时间无关,C错误;
D、海陆变迁不直接影响科考的月份,D错误。
故答案为:B。
5.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缓解全球变暖,保护北极熊栖息地,加强海洋治理,可以减少石油污染,保护北极熊,①③正确;
增设极地探险项目会加剧极地环境破坏,开发极地淡水资源,可能会破坏极地生态,②④错误;
故答案为:A。
6.(2025·内蒙古自治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柑橘喜温、喜湿、不耐寒、不耐涝,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产业规模居全国水果之首。截至2022年,我国以柑橘类作物为主导产业的186个村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这些示范村镇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走出了柑橘产业特色发展之路。图为柑橘类“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在我国各省区分布总体情况示意图。
(1)描述我国柑橘类“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2)简析上述示范村镇发展柑橘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3)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柑橘种植区域界限不断被跨越。有人提出将柑橘引种至辽宁省,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集中于北纬20°~35°之间;东部沿海省份分布较多,西部相对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密集。
(2)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降水丰富;多低山丘陵,排水良好;多酸性土壤;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大;交通便利;农业技术推广等。
(3)不可行,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柑橘易受冻害(不耐寒);生长周期不足;成本高昂。可行,品种改良,培育耐寒品种;利用温室、覆膜等技术调控温度、湿度;辽宁南部冬季相对温和,可小规模试验种植。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我国柑橘类“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总体空间分布特征是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如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集中于北纬20°~35°之间,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区,符合柑橘喜温、喜湿的生长需求;东部沿海省份分布较多,西部相对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示范村镇密集。
(2)该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降水丰富,满足柑橘喜温、喜湿的需求;多低山丘陵,排水良好,避免涝渍;红壤、黄壤等酸性土壤适合柑橘生长;河流众多,灌溉便利;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品种优化;国家“一村一品”政策扶持,促进产业规模化;市场需求大,柑橘鲜食及加工(果汁、罐头)需求旺盛;南方水陆交通发达,利于产品运输和销售;农业科技(如温室大棚、滴灌技术)提升产量和品质。
(3)不可行,从自然条件限制方面分析,如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最低温可达-20℃以下,柑橘易受冻害,不耐寒;无霜期较短,柑橘成熟所需积温和生长期可能不足;需建温室或大棚保温,投入大,经济效益低。
可行,从技术进步方面分析,如培育耐寒品种;通过温室、覆膜等技术调控温度、湿度;辽宁南部,如大连,受海洋调节,冬季相对温和,可试验种植。
【点评】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7.(2025·内蒙古自治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利比里亚是非洲欠发达国家之一,长期以来,进口贸易额超过出口贸易额。该国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广,水稻、木薯为其主要粮食作物,受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单产低,粮食无法自给。该国拥有丰富的铁矿、铝土矿及石油等矿产资源,但开发程度低、利用率低。该国港口、公路、铁路设施陈旧,年久失修,交通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图1为利比里亚位置示意图,图2为利比里亚近出口基本情况示意图。
(1)描述利比里亚海陆位置并说出其优越性。
(2)结合图2,简析利比里亚进口贸易额超过出口贸易额的原因。
(3)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多领域合作,中国已成为利比里亚重要的贸易伙伴。假设你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的调研人员,要为两国合作提供建议。现有以下三个合作项目,请选择一个并说明合作理由。
①水稻种植
②铁矿资源开发与利用
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1)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濒临大西洋,便于发展海洋运输,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
(2)出口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低,价格相对低廉。进口粮食,工业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粮食和工业产品因需大量进口,导致进口额高,所以进口贸易额超过出口贸易额。
(3)选①水稻种植:利比里亚水热充足,适合水稻生长;中国水稻种植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可合作提高水稻单产,解决粮食自给问题。
选②铁矿资源开发与利用:利比里亚铁矿丰富但开发程度低,中国有资金、技术、设备和开发经验,合作开发可促进利比里亚资源利用,中国也能获取铁矿资源
选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利比里亚交通设施陈旧,中国在交通基建方面技术、资金、施工能力强,合作建设可改善其交通,促进经济发展,也利于中国相关企业拓展市场。(三选一作答即可 )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西临大西洋,为利比里亚提供了便利的海洋运输条件,海洋运输运量大、成本低,利于利比里亚进出口贸易开展。
(2)利比里亚主要出口木材、天然橡胶、可可等农产品,以及铁矿石、原油等初级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相对低廉,出口产品价值低。利比里亚主要进口成品油、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等工业产品,以及稻谷、大米等粮食。工业产品科技含量高、加工复杂,附加值高,进口成本高。
(3)选择①水稻种植: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充足,中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在品种培育、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先进,帮助利比里亚提高水稻单产,实现粮食自给,保障粮食安全。
选择②铁矿资源开发与利用:利比里亚铁矿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差等问题。中国钢铁工业发达,对铁矿资源需求量大,合作开发铁矿,中国可助力利比里亚完善采矿基础设施、提升开发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利比里亚为中国提供稳定的铁矿资源,保障中国工业原材料供应,实现互利共赢。
选择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利比里亚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陈旧、年久失修,交通发展滞后,制约了农矿产品出口、工业产品进口及国内经济交流。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成熟、经验丰富,有强大的工程建设能力和完善的产业链,可提供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支持。能改善利比里亚交通条件,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中国交通建设企业可拓展海外市场,输出过剩产能,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点评】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土地、水源、原料、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主要的五种指向型工业有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