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了解数据通信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一 了解数据通信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07-14 17: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任务一
了解数据通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了解信道、带宽以及宽带的概念;
理解电话机和计算机网络中信号的传输原理;
理解MODEM的工作原理;
理解分组交换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
②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借助自身的使用经验,领悟原理,使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③素质目标:
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章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传输介质、连接设备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一般的数据通信应用也有所了解,只是没有系统地学习数据通信知识,如果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在解释相关生活现象的同时理解原理,学生应该容易接受。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网络通信中的信号传输原理,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难点:理解分组交换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并能利用其原理解释生活现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2页任务一,并思考需要填写的问题,通过任务总结出现代通信方式的种类:电话、电脑网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用课件展示电话发明的原理,引出信号的概念。
活动2【讲授】课件展示、引导,自主探究
1、信号的概念
通过课件展示信号在电话和电脑中不同的传播原理,让学生们讨论思考这两种信号是否一样,学生们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从而引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概念,给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不同表现形式的波形。21·cn·jy·com
模拟信号:信号波形模拟着信息的变化而变化
,电话、传真、电视信号一般都是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幅值表示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如:用二进制码(0、1)的数字把数据变成数字信号来存储和传输。www.21-cn-jy.com
2、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提问:同学们,电脑上网要通过什么设备才能连入Internet网?
学生回答:Modem。
通过课件展示,让同学生们认识调制解调器(Modem),并了解其工作原理,从而掌握其两个主要功能:
调制是把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发送方)
解调是把模拟信号反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接收方)
3、信道、带宽与宽带网的概念
通信中要用到几个基本概念,同学们一定要了解清楚,如信道、带宽以及宽带网。
同学们可以阅读课本,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进一步理解理解这几个基本概念。
信道是通信双方之间以传输介质为基础传递信号的通路。
带宽是指通信信道的传输容量。
宽带网是指具备较高通信速率和较高吞吐量的计算机网络。
4、信息交换方式的分类和区别
首先通过课件展示传统电话和IP电话工作原理,提醒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不同之处,然后给出问题:
①传统电话与IP电话各自采用何种信息交换方式?
②仔细观察并记录三种信息交换方式的演示过程,分析比较各自优劣性。
要求们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软件
“数据通信演示”。
通过软件分别演示三种信息交换方式: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演示结束,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前面给出的两个问题。
然后请几位同学分别代表本小组给出讨论结果,同学们比较,老师总结最后结果,给出三种信息交换方式各自的特点。从而使学生们掌握三种信息交换方式的原理,及传统电话和IP电话各自采用的信息交换方式。21教育网
思考讨论:通过三种信息交换方式工作原理的学习,IP电话为什么比普通电话省钱?
活动3【活动】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了信道、带宽以及宽带的概念;理解了电话机和计算机网络中信号的传输原理;
MODEM的工作原理;分组交换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从而能够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电话和MODEM所运用的技术及原理。2·1·c·n·j·y
活动4【作业】课后探究
课后,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⑴为什么用ADSL上网的时候可以同时打电话,而拨号上网则不行?
⑵分析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⑶便捷的通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