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准备与安装硬件 局域网的构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一 准备与安装硬件 局域网的构建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07-14 17:0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8张PPT。第二节 局域网的构建第2章 网络通信技术与局域网课程回顾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
常用的网络硬件;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数据传送、资源共享(包括软件和硬件)
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
星形、总线形、环形常用的网络硬件:
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网卡、网线、光纤、同轴电缆
局域网的构建思考:为什么构建局域网?一句话: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怎样构建网络?[任务一] 选择相应的硬件(若采用,请打“√”)2、连接硬件(需要考虑采用什么类型的拓扑结构)星型结构3、检查网卡驱动是否已经正确安装。如果网卡没安装好,在此会有一个黄色的感叹号(!),则需重新安装网卡驱动程序。表示网卡安装正确[任务二](讨论)以上我们把硬件都安装好了,那么是不是网络可以正常使用了呢?如果没有,还缺什么?除了硬件,最核心的部分还是软件。网络通信软件[任务三] 了解一个人写信到另一个人收到信的全部过程。写信人收信人有协议有协议有协议网络通信软件——协议什么是协议?协议:即规则,约定俗成的规范。
任何形式的通信,都要有一套通信
规则的保证才能正常进行。如何安装协议?TCP/IP协议是广域网协议,为互联网中采用的标准。[任务四]设置网络参数——IP地址
在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中,每台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32位逻辑地址,以便彼此识别。该地址就是IP地址。 参数设置设置IP地址IP设置如图所示同一网段不能有相同的IP地址局域网中其它计算机IP依次设置为192.168.1.2 192.168.1.3掩码都为255.255.255.0[任务五] 检测网络是否连通查看硬件
网络连接设备的指示灯
不亮
亮,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上的网卡指示灯
不亮
亮,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指示灯不亮或显示了红色:物理连接有问题或网络设备有故障
绿色绿色使用ping 命令进行测试
单击“开始/附件/命令提示符” ,在提示符下键入“ping 192.168.1.2”(局域网中另一台计算机关IP地址),通过显示的信息即可判断网络是否连通。
已连通未连通[任务六]实现资源共享打开“我的电脑”选中要共享的资源,进行如下图的操作,完成后单击“确定”。这时该资源的图标下将出现一只手,表示该资源已被共享。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访问该资源了。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初期,所有的计算机设备都能象现在这样自由联网吗?
回答是否定的。为什么呢?7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主要计算机生产厂家先后推出了各自的网络体系结构,但都属于专用的。为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的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有必要建立一个国际范围的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了一个网络系统结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简称OSI。由于这个标准模型的建立,使得各种计算机网络向它靠拢,大大推动了网络通信的发展。
“开放”这个词表示: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OSI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连接。OSI参考模型应用层与用户应用程序的接口“做什么”表示层数据格式的转换“对方看起来象什么”会话层会话管理与数据传输同步“该谁讲话”,“从哪儿讲起”传输层端到端可靠的数据传输“对方在哪儿”网络层分组传送,路由选择,流量控制“走哪条路可以到达对方”数据链路层相邻结点间无差错地传送帧“每一步该怎么走”物理层在物理媒体上透明传输位流“怎样利用物理媒体”分 层 功能与作用 形象比喻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直接面向用户,负责两个应用进程(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它是用户使用OSI功能的唯一窗口。
应用程序不用去关心实际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细节,这一切已全部交给执行这些协议的通信软件去处理了。7、应用层6、表示层表示层是对通信双方计算机系统之间交换数据的“表示方式”加以约定。
例如,用什么样的二进制数表示A、B、C等字母,一个8位的数字“201412116”是表示日期还是电话号码等。为了传输安全,对传输的信息的加密和解密也由表示层协议解决。5、会话层 会话层协议维持两台计算机上的两个应用实体(执
行中的程序)之间的交互过程。
如同打一次电话的过程。4、传输层 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为通信的两个主机,提供可靠
的“端”到“端”数据传输通道。
传输层不关心路径选择。3、网络层 网络层协议解决“跨”网络的数据通信问题。包括传输路由选择、传输数据流量控制和差错检测等。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的基础上,为两个相邻的网络实体(计算机、路由路、交换机等)建立一条可靠的数据链路。
该层传输的是以一组数据(称为帧)为单位的数据块。帧的收发过程有应答关系,每帧数据都经过校验,错误的数据通过重发加以纠正。
网卡的功能就是执行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协议。1、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与传输线路直接相连。它定义了硬件接口的标准,如数字信号的“1”和“0”的电压值、规定线缆与网络接口卡的连接头的形状、几何尺寸、引脚线数、引线排列方式、锁定装置等一系列外形特征。
在物理层看来,通信线路中传输的是一串以二进制位为单位的电信号,它不管这些二进制电信号的意义及正确与否。
TCP 头IP 头LLC 头MAC 头应用层表示层上层数据上层数据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会话层TCP+上层数据IP + TCP +上层数据0101110101001000010LLC 头 + IP + TCP + 上层数据FCS应用层表示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会话层上层数据上层数据TCP 头TCP+上层数据IP 头IP + TCP +上层数据LLC 头0101110101001000010LLC 头 + IP + TCP + 上层数据MAC 头通信线路发送方接收方OSI参考模型 1、在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添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2、在接收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去掉一个协议控制信息。数据链路层 应用层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发送进程接收进程主机A主机B OSI参考模型通信线路虚拟的数据传输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互联参考模型的特点每个层次向上一层次提供服务
每个层次向下一层次请求服务
上层是为下层指引方向的,下层为上层提供更好的服务。ISO/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定义硬件接口的标准
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
网络层:确定地址和最佳路径
传输层:端到端连接
会话层:互连主机通信
表示层:数据表示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归纳总结前面我们讲过:TCP/IP协议是是因特网中最基本的网络通信协议,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TCP/IP协议有哪些作用和特点。TCP/IP协议——因特网的互联基础
TCP/IP协议就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整个协议结构分成:应用层协议、TCP协议层和IP协议层。
TCP协议层和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相当。
IP协议层和OSI参考模型网络层相当;
TCP/IP协议没有定义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它可以建构在不同的数据链路上面。
TCP/IP协议的主要特点
⑴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⑵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用于互联网中;
⑶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惟一的地址;在网络中,使两台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间相互通信的前提是什么?
前提就是保证应用程序所在的两台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两台计算机间的通信,这是OSI参考模型网络层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在TCP/IP协议中的IP协议层就工作在网络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IP协议层和TCP协议层它们是怎么工作的?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IP协议层OSI的网络层IP协议层
IP协议层主要保证网络中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通信。主要功能有:
1、IP地址的转换。IP地址是因特网中每台计算机的唯一标识,但在通信链路上使用的不是IP地址而是MAC地址。IP协议层通过“询问”的方式获得对方的MAC地址,并动态地维持着一张通信各方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对照表。
2、数据传输路由选择。
IP协议层还具有数据流量控制、传输差错报告等方面的功能。TCP协议层
TCP协议层主要为上层的应用层提供“端”到“端”的
通信服务。TCP协议层还执行数据的差错检验等功能。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IP协议层OSI的网络层OSI的传输层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IP协议层TCP/IP协议OSI的网络层OSI的传输层应用层协议
常用的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文件传送协议(FTP)和浏览网页的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都是应用层协议,它们直接支持应用程序对网络通信的要求。 在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中,每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的IP地址,那什么是IP地址呢?IP地址是什么?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即4个字节(8位构成一个字节),为方便起见,将IP地址表示为4段十进制数。将二进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写成十进制的IP地址是255.255.255.255就可表示网络中的某台主机的地址(点分十进制),每段数字的取值只允许在0-255之间。IP地址的分类 按照国际互联网组织的规定,IP地址的4段分成主机地址区域和主机所在的网络地址区域两部分,即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分为:A类、B类、C类、D类、E类等5类地址格式。A类IP地址特点:
1、首位是0
2、网络号占用1个字节,主机号占用3个字节
3、第一字节数字从0到127,IP地址范围0.0.0.0~127.255.255.255
4、适用于大型网络B类IP地址特点:
1、首位是10
2、网络号占用2个字节,主机号占用2个字节
3、第一字节数字从128到191,IP地址范围128.0.0.0~191.255.255.255
4、适用于中型网络C类IP地址特点:
1.首位是110
2.网络号占用3个字节,主机号占用1个字节
3.第一字节数字从192到223,IP地址范围192.0.0.0~223.255.255.255
适用于小型网络IP地址的分类D类地址被称为组播(MULTICAST)地址,用于多点广播。
IP地址范围224.0.0.0~239.255.255.255
E类地址保留将来使用。
IP地址范围240.0.0.0~255.255.255.255特别提示:
在给计算机分配IP地址时,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部分中的全“0”和全“1”是保留地址,不分配给主机使用。另外,127.0.0.0~127.255.255.255也作为保留范围不分配给主机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网络便于管理,可以把A、B、C类网络进一步分成若干个子网。
方法:把IP地址中表示主机地址的部分划分为两个部分:子网地址和主机地址。子网掩码
不同类型的网络对应不同的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由32位二进数组成。
未划分子网的网络子网掩码分别是:
A类:255.0.0.0
B类:255.255.0.0
C类:255.255.255.0子网的子网掩码
格式:将子网掩码中与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相对应的所有位都设为二进制的1,与主机地址相对应的位全都设为二进制的0。牛刀小试
下列IP地址分别属于哪一类的IP地址:
142.10.10.100
100.10.10.10
202.96.100.100
10.10.100.100
192.168.10.100
172.168.100.10下列哪些IP不能做为主机的IP地址:
100.0.0.10
142.10.0.0
202.256.10.100
10.0.0.255
192.168.10.256
172.168.255.255
255.255.255.255
0.0.0.0课后探究
设置计算机IP地址的方式有哪些?
如何设置计算机静态(固定)IP地址?
静态IP与动态IP的区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