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学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4.《元史较:“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受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同时,元代还大
历史试题
力发展漕运与海运,开辟了从刘家港至直沽的长途海运航线。这主要得盗于
A.行省制度的推行
B.长途贸易的兴盛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C,全回大一统的实现
D.丝绸之路的发展
注意事项:
5,明代都察院除监察中央及地方官员外,还负责提将各道、考察百官,并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理重大案件,形成“三法司”联合办案制度。这说明明代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铝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A.监察权超越司法权
B.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C监器体系功能复合
D,司法审判程序完善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17世纪末至18世纪,法回传教士李明在《中国近事报道(1687一1692)》中详细介绍了北京故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十选择件必修1、2、3.
宫的建筑布局与装饰艺术,英国建筑顺城廉·钱伯斯据此设计出带有中式飞檐的邱园“中国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塔”。这可以用米说明
合题目要求的。
A建筑技术的创新性
B.艺术审美的趋同性
1.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距今约1万年)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陶制容器,这些陶器器型多样(如圆
C.东学西渐的必然性
D.文化交流的桥梁性
底罐、做口釜),表面多饰以粗绳纹、刻划纹,既有实用的储物、炊煮功能,又通过纹饰体现了早
7.1902年,朝廷有意推行新的教育制度,“渝令各省督抚筹议”。两江总督类称当前师资匮乏,
期人类的审美意识。这表明甑皮岩遗址先民
仓促推行新制,恐质量难保,其他督抚也有类似担忧,朝廷只得级慢推行新制。这主妥反
A.原始制陶技术世界领先
B注重实用与艺术相结合
映出
D.陶器成为权力象征载体
A.师资问题亟待解决
B地方督抚态度消极
C审美观念超越时代局限
2.史记·秦始皇本纪我:“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
C,改革计划考虑不周
D.社会转型因难重面
8.1940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头版报道百团大战,《新华日报》华北版等报
为塞。”《汉书称:“使蒙恬将数十万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徒
刊也发布近400号战报。9月,鹅介石特电嘉奖百团大战之胜利,在日华作成记录中日军也
适成以充之。”这些史料表明素代边疆治理
承认其在百团大战中损失甚大。百团大战前3个半月期间,作战1824次,击苑击伤日伪军
A.以都县制强化军事控制
B.初步构建基层治理体系
共3.3万余人。据此可知
C忽视边疆地区经济开发
D.导致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A.日军侵华战略部署因此调整
B,與论宜传助力提升战役影响
3.唐朝时期,欧阳询的楷书严谨工整、法度森严,被祝为学习书法的典范:怀煮的狂卓笔走龙蛇、
C.八路军成为抗战的主导力量
D,国共合作推动战役最终胜利
飘逸奔放,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当时众多文人墨客以研习书法为雅好,甚至出现了以书
9.1956年2月8日,回务院公布《关于目前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政造中若干事项的
法会友,相互切能的文化活动。朝廷选拔官员也常以书法才能为标准,书法作品在宫廷与民
决定等几个文件。同时,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经易政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
间广泛流传.据此可知,当时
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表明当时我国
A.书法艺术主导文化发展走向
B书法审美呈现多元并存格局
A,对私有制经济持开放的态度
B.社会主义改造速遇严重困难
C,宫方文化政策决定艺术风格
D.文人阶层蓉断书法艺术领域
C.注重保持经济秩序的稳定性
D.构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路径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1】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