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业质量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业质量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4 12:4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业质量测评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级开展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聆听·体会父母恩情
1.聆听主持人壮壮写的主持词,完成练习。(14分)
在kù shǔ( )难耐的夏季,空中热气令人yā yì( ),戴着帽子和kǒu zhào( )的母亲却仍然在田里劳作。劳作归来,疲惫(bài bèi)的母亲总能从衣兜(dū dōu)里掏出果子。看到母亲shòu ruò( )的身躯和弯曲的jǐ bèi( ),我xīn téng( )极了,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应该长大了,要保护母亲。
在童年的时光里,父亲一边zhèng qián( ),一边陪伴我成长,让我从失败中得到 jiào xùn ( ), 助力我战胜困难。
当我成绩不如意而失魂落魄(bò pò)时,是父母耐心开导我,避免我误入歧
(qī qí)途,给我启迪。父母的爱,如阳光般照耀着我成长的道路。父母之恩,我一生铭记。
(1)看拼音,写词语,补全主持词。(8分)
(2)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3)下列与主持词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B.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C.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D.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4)主持词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发了大家的共鸣,请你写出自己“第一次”在思想上发生变化的经历。(2分)
2.下面对场景和细节描写作用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作者的感情有时会融入其描写的场景中,如《父爱之舟》里写“我”和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父子间的温情。
B.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和细节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这和提高阅读速度有矛盾。
C.场景描写不仅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还能烘托氛围,衬托人物形象。
D.细节描写会把作者浓厚的感情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用心去品味。
3.体会下面几篇课文结尾的特点,结合课文内容选一选。(4分)
(1)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慈母情深》) ( )
(2)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落花生》) ( )
(3)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珍珠鸟》) ( )
(4)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将相和》) ( )
A.点明主旨 B.自然结尾 C.首尾照应 D.抒发情感
4.壮壮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心有感慨,在日记本上写了下面一段话。将下列短语填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舐犊情深,知恩报德 ②母爱如山,影响深远 ③慈母心牵,春晖绵延
岳母刺字,孟母三迁,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游子远行,万水千山, 。伟大的母亲之爱,永远流淌在我们心中,激励一生,相伴永远。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任务二:讲述·回顾父母之爱
5.壮壮分享了自己和父母相处的场景,想象画面,完成练习。(8分)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补全这段话。(2分)
(2)这段话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病句,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壮壮记录了和爸妈散步的场景。最近你和父母相处的哪个场景令你感触最深 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4分)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5分)
父母之爱伴我们成长。母爱是《慈母情深》中母亲在极端贫困的状况下,仍然 的行为;也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母亲“ ”的评价。父爱是《父爱之舟》中那一个个难忘的场景—— 、 ;也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父亲“ ”的评价。
任务三:铭记·感恩父母教导
7.班会上,同学们分享了父母对自己的教导。壮壮想将父母教导自己的话制成书签送给同学们,请帮他完善书签。(5分)
(1) (2) (3) (4)
8.班会上,下列漫画引起了大家的讨论。请任选一幅,谈谈你如何看待其中父母的做法。(4分)
任务四:阅读·领悟父母之爱
(一)学校开展“走进吴冠中”跨学科学习活动,请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练习。学着从场景、细节中观察生活,了解画家及其作品。(13分)
【材料一】 父爱之舟(节选)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对我而言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材料二】 画作的艺术特色
吴冠中坚持不懈地走中西融合之路,对“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有深刻的理解。他的作品多取材于江南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和绿柳红花,生活气息浓郁,给人宁静与回归的感受,且作品点线交错迷离,色墨飞舞辉映,抽象意味浓重,艺术特色鲜明,具有迷人的魅力,其艺术思想可谓大道至简、贯通中西。
【材料三】 经典画作《周庄》
《周庄》油画,尺寸148×297厘米,是目前出现于市场上尺幅最大的吴冠中油彩作品。1997年创作这幅作品时,吴冠中已经78岁高龄,《周庄》可谓他的压卷之作,也代表了他创作生涯的高峰。这幅作品最终以2.36亿港元高价成交,不仅创造了吴冠中本人作品的拍卖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中国现当代油画世界拍卖纪录。
材料一中“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中的“苦心人”指的是 。(2分)
10.材料一将回忆的场景放在小船上,请了解这样写的原因,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情节 将 的场景聚焦于小渔船这一狭小的空间,有利于紧凑地让读者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故事。
情感 将回忆场景放在小渔船上,环境简陋,更能突出父亲对“我”的支持和爱,也表现了“我” 。
11.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3分)
12.吴冠中想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父爱,他潜心学画。请你根据材料,写一写吴冠中作品的艺术特色。(4分)
(二)浙江真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父亲是煤
①夜里醒来,我又想起了父亲:矮矮的,走路一瘸一拐,那张因长期劳累而发黄、满是皱纹的脸,严厉得有些吓人的目光……
②我的家里很穷苦,为了供我们兄弟几个读书,父亲每年冬天都要上县城送煤,挣那么可怜的一点儿钱。寒假里的一天,我随父亲去送煤。大半夜,我们就爬了起来。外边正刮着西北风,我和父亲都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大狗皮帽子,西北风还是直往肉里钻,冷得厉害。马蹄子踏着冰冻的路面,冒着火星子,发出清脆的响声。我坐在煤车上,一边听着马蹄声,一边想着心事,过了一会儿,便在车上不争气地睡着了。
③不知过了多久,天已经亮了,我醒了想坐起来,但身上沉甸甸的,再往车下一看,惊呆了:父亲没穿大衣,穿着笨重的大头鞋跟在车后跑。我费劲儿地坐起来,一看,身上盖了两件大衣,我终于明白了……再看父亲,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我赶忙跳下车,把大衣给父亲披上,吆喝住牲口,并对父亲说:“爸,你上车坐会儿吧,我赶车。”
④“把大衣披好了,你刚睡醒,可别感冒。”父亲气喘吁吁地说。
⑤“我不冷,爸,你快把大衣穿上,别冻坏了。”我帮父亲穿上大衣。
⑥“没事,人老了,不怕冷,就怕你们年轻人冻坏了,落下毛病,这可是一辈子的事。”父亲踩着冻麻的脚说。
⑦我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怕父亲看见,赶忙转过身去……“父亲!”我从心里喊着。等晚上回到家里,父亲就支撑不住了,发起高烧来,我的泪更忍不住了。这就是父亲啊!有哪一种爱能有父爱这么宽厚,这么深沉呢!
⑧寒假结束了,父亲送我去赶火车。他背着我的大旅行包,弓着腰,在崎岖的山路上吃力地走着。听着父亲急促的喘息声,我急忙跑上去,说:“爸,我拿吧。”父亲放下包,用袖子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又把包拿了起来,说:“我拿吧,过一会儿你还要赶火车。”说完,又吃力地走,我又追了上去。此时,我忽然发现,我的个子比父亲高了!我的心又难过起来,眼睛开始变得模糊。“父亲啊父亲!”我想不下去了,我低下了头,泪水流了出来……
⑨火车开动了,我坐在椅子上,紧闭着双眼,努力地不把头探出窗外,我怕看见父亲那瘦小的身影,怕看见那依恋、期盼的目光……火车越开越远,父亲瘦小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高,像一座山那么雄伟,那么高大。
⑩父亲是一块燃烧的煤,而我是接受热量的一分子。
我又想父亲了……
13.阅读第②~⑦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场景。(3分)
14.对第⑨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的爱让“我”深深感动。 B.父亲对“我”的爱像山一样雄伟高大。
C.“我”领悟到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D.父亲的身影在“我”脑海中变得模糊。
15.文中有多处“我”流泪的细节描写,请摘录一处,并写出流泪的原因。(3分)
摘录:
“我”流泪的原因:
16.第⑩自然段“父亲是一块燃烧的煤,而我是接受热量的一分子”,联系短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7.短文结尾“我又想父亲了……”,其作用是( )。(2分)
A.呼应题目,深化主题。 B.设置悬念,引人深思。
C.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D.照应开头,蕴含难以言尽的情感。
任务五:倾诉·感恩父母之爱
18.习作。(30分)
在上文作者眼中,父爱是深沉无言的煤;在梁晓声眼中,母爱是那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在吴冠中眼中,父爱是那一艘亲切难忘的小渔船。在你的眼中,父母之爱又是什么呢
要求:回忆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将当时的场景写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
400字。
第六单元学业质量测评
任务一
1.(1)酷暑 压抑 口罩 瘦弱 脊背心疼 挣钱 教训
(2) bèi dōu pò qí (3)C
(4)示例:妈妈见我发高烧,她使出浑身的力气把我背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医院走。在妈妈温暖的背上,不知为什么,我第一次哭了,我第一次感受到妈妈的不容易,她身体瘦弱,怎么背得动我呢
2. B
3.(1)C (2) D (3) A (4) B
4. A
任务二
5.(1)无论 都
(2)我们继续往前走。
(3)示例:前天晚上,我发高烧了,爸爸急忙开车把我送到医院,忙着挂号、找医生;妈妈焦急地守在我身边,眼睛里满是关切。打完针后,我慢慢退烧了,爸爸妈妈才松了一口气。
6.给钱买书 精彩极了 父亲摇船送“我”报考学校和上学 父亲东奔西走凑学费糟糕透了
任务三
7.(1)克俭于家 (2)居安思危 (3)由奢入俭难
(4)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8.示例:我选图一。爸爸帮孩子背书包、打伞,这位爸爸真爱自己的孩子啊!然而,这可能是一种溺爱,看起来是为孩子好,实则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从而导致其独立生活能力差,这样会害了孩子。
任务四
(一)
9.父亲
10.父亲为“我”缝补棉被 对父亲的感恩之心
11.把父爱与船结合起来,形象地表现了父爱对“我”早期成长的作用,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父爱之舟”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以此舟送“我”读书、考学,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父爱之舟”情感内涵丰富,以此为题,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12.作品多取材于江南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和绿柳红花,生活气息浓郁,给人宁静与回归的感受;作品点线交错迷离,色墨飞舞辉映,抽象意味浓重,艺术特色鲜明。
(二)
13.“我”和父亲在寒冷的冬夜爬起来送煤。父亲没穿大衣跟在车后跑。父亲发高烧,“我”忍不住流泪了。
14. D
15.(示例)摘录:等晚上回到家里,父亲就支撑不住了,发起高烧来,我的泪更忍不住了。
原因:“我”在煤车上睡着了,父亲怕“我”冻着,便把棉衣脱下来给了“我”,到了晚上父亲却发起高烧,“我”深受感动。
16.示例:父亲像煤一样,燃烧自己,把温暖送给家人。文中的父亲,为了让“我”不挨冻,把棉衣脱下来给了“我”,自己却生病了。记得有一次,我随爸爸逛街,忽然下起雨来,爸爸连忙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让我披在头上,他自己却淋着雨。爸爸就如“一块燃烧的煤”,我就是接受热量的一分子。
17. D
任务五
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