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学业质量测评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为了领略大自然的美,班级举行了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来参与。
任务一:拍摄自然之美
1.壮壮准备了下面的拍摄文案,根据要求完成练习。(9分)
朝阳升起, 鸟儿lù xù( ) 醒来。榕树shù shāo( ) 上不可计数的 huà méi( )在鸣叫,那声音丝毫不让人觉得聒噪。阳光悄无声息地 zhào yào( )在zhǎng cháo ( )后的水面上,停泊在水面上的小船,像披上了一层金纱。春日húpàn( )踏青,划桨泛舟;夏天旷野漫步,园中野餐;秋日果实累累,层林尽染;冬天风雪更替,凛冽漫长。四时景物令人yìng jiē bù xiá( ),真叫人心旷神怡!
(1)读一读,看拼音,写词语,补全文案。(7分)
(2)给文案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榕树(róng) 悄无声息(qiāo)。 B.聒噪(guō)不可计数(shǔ)
C.划桨(jiǎng) 果实累累(lěi) D.停泊(pō) 风雪更替(gēng)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竹喧归浣女(浣:洗) B.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加)
C.随意春芳歇(歇:尽) D.斜风细雨不须归(归:回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春日的湖畔,柳絮乘着暖风翩翩起舞。
B.上课铃一响,同学们面面相觑,陆续进了教室。
C.六月的呼伦贝尔,不可计数的野花将草原织成彩色的绒毯。
D.登上泰山顶峰,极目远眺,眼前的美景令人应接不暇。
4.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2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长相思”和“清平乐”一样,都是词牌名。
B.《枫桥夜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的志向。
C.“月迹”是孩子们寻月寻美的足迹,也可以理解为月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
D.《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榕树,表现出对榕树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读了《鸟的天堂》这篇文章,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2)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去找它吧。”(改为转述句)(2分)
(3)同学们为“自然风光展”拍摄了几张照片,请从中任选一张,仿照例句将画面写具体。(3分)
例:月亮升起——夜幕降临,月亮像个大圆盘,悄悄地从树梢探出头,橘红渐褪成银白。晚风轻拂,湖面碎成千万点星光。
我选第( )张:
7.根据积累完成填空。(7分)
(1)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唐代词人张志和的“ ,桃花流水鳜鱼肥”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水乡风光的喜爱;从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风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中,我体会到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3分)
(2)《山居秋暝》是 代诗人 写的。苏轼将《山居秋暝》中的“ , ”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2分)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句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的作用是表示 ;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是因为 。(2分)
8.学校准备举办元旦联欢会,下面是设计的海报,请据此完成练习。(4分)
(1)本次联欢会的举办时间是 ,地点是 。(2分)
(2)请为这次元旦联欢会写一则宣传语,写在海报中的横线上。(2分)
任务二:品味自然之美
9.观枫桥夜色:阅读《枫桥夜泊》,完成练习。(10分)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
(1)请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朗读这首诗时,如果要选择背景音乐,最好选择()。(2分)
A.欢快的音乐 B.哀伤的音乐 C.轻柔的音乐
(3)古诗第一句属于 (动态 静态)描写,第二句属于 (动态 静态)描写,突出了月夜 的特点,抒发了诗人的 。(4分)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在描写景物时,由远到近,综合视觉和听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B.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美景抒发内心情思。
C.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0.品美丽的普者黑:云南真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美丽的普者黑
①普者黑,位于中国云南滇东南,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四季变换的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
②春天,普者黑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果林里,桃花□梨花□柿子花竞相开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随着气温的回升.树芽兴奋地扭动着身子,抽出嫩绿的枝条,迎接新世界的到来。丛林间,报春鸟啾鸣声声,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道路两旁,樱花树上花朵簇簇,粉红色的花簇与秀美的山水田园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静谧迷人的画卷。
③夏日炎炎,普者黑以荷花之美著称。湖面上,红色、白色的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它们有的偎依在荷叶下,有的昂首阔步,有的翩翩起舞,有的窃窃私语。坐上小船,荡漾在湖面上,朵朵荷花触手可及,让人不禁想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赞美。荷花虽生于水草藤蔓之中,却迎骄阳而不惧,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精彩。
④秋天,普者黑换上了金黄的盛装。水杉层林尽染,红如云霞,美不胜收。傍晚时分,一场橙色日落将金色余晖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令人陶醉。小桥之上,凭栏远眺,听湖水静静流淌,疲惫的心灵在这一刻得到了治愈。
⑤冬日里,日出与云海交相辉映,普者黑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虽然没有了夏日的繁花似锦和喧嚣的人群,但它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宁静之美。
⑥普者黑的四季,是多姿多彩的世界,是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歌谣,是一处让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
(1)请在文中“□”处,填上恰当的标点。(2分)
(2)围绕“美丽的普者黑”作者主要写了四季的哪些景物 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借助下面的思维导图概括梳理。(4分)
(3)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在阅读第②自然段时,可以抓住 、丛林间、 这三个关键词。通过这三个词,我知道本段写了三个地方的景物。(2分)
(4)短文第③自然段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是
(A.动态 B.静态)(填序号)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
(5)文中第③自然段画“ ”的部分运用 的写作方法,作者由荷花联想到了生活中纯洁、顽强的人。你还能从生活中的什么事物联想到哪些具有美好品质的人 试着写一写。(3分)
11.赏梅花。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壮壮搜集了一些关于“梅花”的材料。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11分)
【材料一】天下的花儿千千万,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梅花应该不算是陌生的那一个。从“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的精气神与形色香一直贯穿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在20世纪80年代评选的“中国十大名花”中,梅花当之无愧夺得榜首;此后许多年,在关于国花的讨论中,梅花与牡丹一直都是呼声最高的两种花。
【材料二】 被错认的“梅花”
在植物学中,“梅花”是指蔷薇科李属植物中用于观花的部分物种。也许是古往今来爱它的人太多,有关它的故事也太多,导致许多与梅花完全没有关系的植物,也被赋予了“梅”的名字,如蜡梅、杨梅、茶梅、三角梅、金缕梅等。其中,最能与真正的梅花分庭抗礼的大概就是蜡梅了。它们同样开在寒冷季节,同样拥有动人的清香,街头巷尾看惯了,还真要以为它们是一家子了。实际上,蜡梅与梅花既不同科也不同属,在植物学中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可以说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陌生人”。之所以会被混为一谈,也许宋朝的大文学家黄庭坚要负点责任,正是他的注解“香气似梅,类女工燃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确定了蜡梅的名字由来。此外,由于在腊月盛开,“蜡梅”也常常被误写为“腊梅”。
要区分梅花与蜡梅,其实也很简单:梅花花瓣以5为基数,蜡梅花瓣则以6为基数;梅花有红、粉、白、绿各种颜色,蜡梅却只有黄色;梅花是主干分明的小乔木,蜡梅则是一丛一丛生长的灌木;梅花一般在2——3月盛开,蜡梅的花期则可贯穿整个冬天。
【材料三】
(选自《少年科学画报》,有改动)
(1)分别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内容。(2分)
(2)材料二画横线句子中的“也许”一词能否删去 简要说明理由。(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4分)
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写到了梅花的香气。 ( )
②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梅花的精气神与形色香一直贯穿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 ( )
③蜡梅、杨梅等许多完全与梅花没有关系的植物,也被赋予了“梅”的名字。
( )
④梅花和蜡梅都有红、粉、白、绿各种颜色。 ( )
(4)结合三则材料,说说梅花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3分)
任务三:抒写自然之美
12.习作。(30分)
夕阳西下、风过田野、窗外飘雪……大自然中的许多景物,一直在不断变化,并为我们带来美妙的感受。请你结合自己的观察,选择一处景物或景观,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景物或景观的动态变化写出来。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书写工整。
第七单元学业质量测评
任务一
1.(1)陆续 树梢 画眉 照耀 涨潮湖畔 应接不暇
(2)B
2. B
3. B
4. D
5. B
6.(1) 去掉“读了”或“使”。
(2)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让我们去找它。
(3)示例:①瀑布垂直下泄,砸落在石壁突出的岩石上,琼浆迸溅,碧玉粉碎,溅出的水花形成大片喷雾,像一团乳白色的轻烟薄云。
7.(1)西塞山前白鹭飞 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
(2)唐王维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3)特定的称谓 作者亲身感受到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在作者心里,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
8.(1)12月 29 日下午 2点 学校大礼堂
(2)示例:激情元旦,绽放梦想。
任务二
9.(1)月落乌啼霜满天 夜半钟声到客船
(2)B
(3)动态 静态 静寂 愁绪
(4) C
10.(1) 、 、 , 。
(2)从左往右:竞相开放 荷花
水杉 交相辉映
(3)果林里 道路两旁
(4)排比和拟人 A 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各种姿态
(5)借物喻人
示例:松树可以让人联想到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人。松树在严寒的冬季依然挺立,即使大雪压顶也不弯腰,象征着那些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坚持到底的人。他们无论面对多大的挑战,都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11.(1)材料一:自古至今,梅花的精气神和形色香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材料二:梅花和蜡梅混为一谈的原因及如何区分梅花和蜡梅。
(2)不能删去。因为“也许”表示“可能,不很肯定”,用在这里的意思是,人们把梅花和蜡梅混为一谈,可能宋朝的黄庭坚要负点责任,并没有那么确定。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3)① ② ③ ④×
(4)示例:梅花十分美丽,有红、粉、白、绿各种颜色;梅花开在寒冷的季节,拥有动人的清香;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坚韧不屈的精气神。
任务三
12.略